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黄山栾树生物学特征,并从种子采集与储藏、选地整地与做苗床、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对黄山栾树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卢芳  岳媛  周瑞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02-18203,18215
[目的]加速黄山栾树在徐州园林中的应用,培育优质的黄山栾树苗木。[方法]通过黄山栾树播种育苗试验,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生长模型。[结果]黄山栾树苗高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可把黄山栾树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5月l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l日至6月4日)、速生期(6月5日至8月28日)和生长后期(8月29日至10月18日)。其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54.48%。黄山栾树1年生播种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比例为1.53∶1.00。[结论]为黄山栾树的播种育苗及苗期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30年前,从省林科院带回来的一颗种子,如今,经过繁育,已经建立起一个有10万'成员'的大家庭,它们的名字叫黄山栾树!"苗木技术负责人蔡仿指着成片栾树林自豪地说。在江苏农垦新洋农场八届一次职代会上,农场场长潘元海明确指出:"2017年,新洋农场林业将以黄山栾树为引领,推进企业化运作、突出科研成果转化、注重专业人才技术培养,创塑品牌形象,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通过黄山栾树切根和沾灰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切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芽率,但同时能使黄山栾树苗木主根变短,侧根发根部位提高,侧根变粗,使得根系发达,苗木地径和苗高明显增加,生长旺盛,从而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沾灰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活率。研究结果可以为黄山栾树园林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叶片颜色是有色素组成、含量及分布动态决定,MYB转录因子在这一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揭示黄山栾树黄叶突变体‘金焰彩栾’叶片呈色的转录调控机制,依据转录组数据,通过挖掘MYB转录因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不同组织表达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黄山栾树转录组共鉴定97个MYB转录因子,预测编码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数目52~1 780个,分子质量大小52.0~193.35 ku。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发现,黄山栾树MYB基因与拟南芥MYB基因聚为23个亚家族,预测分别参与次生代谢、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等过程。结合表达特征分析,预测KbMYB80、KbMYB91、KbMYB6、KbMYB8和KbMYB40可能参与黄酮和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KbMYB60负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KbMYB16和KbMYB88参与黄山栾树叶片细胞次生壁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栾树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实生苗培育、移植苗培育、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栾树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栾树又叫灯笼树,落叶乔木,无患子科栾树属,分布于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华东。栾树是十分优良的行道绿化树种,春季观其叶,秀丽端庄,夏天观其花,艳丽夺目,秋季观其果,满树元宝,故又称为摇钱树。特别是到国庆节后,红色果实累累,结合树上绿叶,奇丽多姿,为城市增添了许多行道美景。栾树的季相变化丰富,观赏价值很高,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黄山栾树的繁殖方法浅析一下。  相似文献   

8.
黄山栾树芽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黄山栾树的芽苗移栽技术,包括选择圃地、制作苗床、播种、移栽前的管理、移栽、移栽后的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提高苗木质量和种子利用率,并为珍稀濒危树种育苗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Var integrifoliola),系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是既可观花又可观果的观赏树种,且为深根性树种,抗污染抗病菌能力强,是理想的行道,庭荫等景观绿化树种,目前的应用面积逐步扩大。在恒温条件下20℃,对经过不同层积天数的栾树种子进行浸种催芽与经过温水浸种的栾树种子进行对比播种发芽实验,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10.
栾树林圃两用林丰产高效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晓锋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14-214,216
栾树是很好的园林绿化、观赏及用材树种。根据皇圃山自然概况,从播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栾树林圃两用林丰产高效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黄山紫荆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调查了黄山紫荆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一年生容器苗年生长节律、生物量分配规律以及不同土壤类型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黄山紫荆在石漠化山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可以作为石漠化治理的优选乡土灌木树种;黄山紫荆一年生容器苗在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生物量生产分配具有规律性,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在生长初期较高;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从生长盛期末和生长后期就处于稳步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12.
栾树栾树又称为灯笼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近年来大量用于绿化和荒山造林,从目前培植来看,种植数量不大,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锦华栾系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是黄山栾的变种,经无性繁殖选育而成,是一个集观叶、观枝、观花、观果于一体的彩叶栾树新品种。锦华栾为落叶乔木,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褐黄色至褐红色,嫩枝金黄色,近熟枝橘黄色,成熟枝橘红色。二回羽状复叶,小叶通常全  相似文献   

14.
黄文庆  万福绪  蒋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665-2666,2705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石灰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徐州市铜山县吕梁林场小黑山为研究区,选取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CHL)、侧柏青桐混交林(CQ)、侧柏枫香混交林(CF)、侧柏纯林(C)、侧柏女贞混交林(CN)5种造林模式及对照荒坡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造林模式及对照荒坡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①5种造林模式都显著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侧柏枫香混交林对土壤改良效果最为明显.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比其他4种造林模式效果差,其他4种模式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③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效果:侧柏枫香混交林对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磷的改良效果较好;侧柏纯林对土壤全氮的改良效果较好;改良全钾的效果以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最好.[结论]侧柏枫香混交林比其他4种造林模式更适宜在研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酉华林场马尾松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优良树种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楸树、马褂木、白玉兰、香樟、栾树等树种完全适合于林场迹地更新造林;迹地更新山场可通过营造阔叶林,逐渐达到恢复地力、改良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濒临灭绝危险。为了扩大栽培,多年来进行了育苗和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在安徽黄山,播种育苗和扦插繁殖获得成功,造林成活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盐碱地区造林绿化中乔灌组合栽植对生长的影响,以提高造林绿化水平,选择了3种乔木(国槐、栾树、合欢)和3种灌木(忍冬、榆叶梅、金银木)进行了组合栽植试验,共设置4种组合(国槐-忍冬、国槐-榆叶梅、栾树-金银木、合欢-金银木),以单独栽植的纯种林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组合栽植条件下各树种的植株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乔灌组合栽植与乔木单独栽植相比,乔灌组合栽植的栾树株高和冠幅显著增加、乔灌组合栽植的国槐及合欢株高和冠幅显著降低,茎粗均无显著变化;乔灌组合栽植与灌木单独栽植相比,乔灌组合栽植的榆叶梅的株高和冠幅均显著降低,其叶幕厚度无显著变化;金银木与不同种类的乔木混栽时,其株高和冠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合欢混栽的叶幕厚度显著大于与栾树混栽的叶幕厚度.  相似文献   

18.
为苏州城市绿地建设的植物选择及净化环境提供参考,于2017年9—12月对苏州市朴树、重阳木和黄山栾树等20种骨干树种,按上、中、下各部位均匀采集叶片,研究其滞尘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的滞尘能力差异明显,乔木树种的滞尘能力为朴树重阳木黄山栾树无患子鹅掌楸紫叶李杜英珊瑚树榉树榆树二乔玉兰樱花榔榆;灌木树种为八角金盘熊掌木洒金桃叶珊瑚海桐;藤本植物为爬山虎常春藤美国凌霄;不同树种的滞尘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空气质量越差植物的滞尘量越大;相同树种在不同生长环境的滞尘量也有明显差异,车流量较大地方植物的滞尘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李倩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82+184
介绍了栾树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其在凤阳县的栽植现状,从栾树大树的栽植时间、大树选择、起苗、运输、栽植和栽植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栾树大树的移栽技术,以发挥栾树在绿化中的运用效果,实现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造林技术措施对黄山松幼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寿宁县长溪林场设置了黄山松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 ,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黄山松幼林生长的效应 .对试验林样地进行连续 7a的定期、定位观测 ,测定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黄山松林各主要技术措施中 ,坡位、种源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 ,整地规格对黄山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的影响 ,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 ,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无明显影响 .并提出可供生产应用的黄山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