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要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对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及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这些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圣境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薪炭林大面积消失等方面。分析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指出了傣族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保护傣族传统文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傣族龙舟的起源与傣族生存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傣族龙舟包含了傣族人对英雄的悼念、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记录了西双版纳傣族木制龙舟的建造流程,希望以此保护具有傣族特色的木制龙舟的建造技艺和文化。  相似文献   

3.
傣族传统文化具有佛教世俗化,民间习俗佛教化,以及神佛世界融合的特点。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傣族佛寺园林与汉传佛教的佛寺园林迥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园林常选址于村寨中风景最优美,地位最显要的地方。总体布局不求规整对称,佛寺中的建筑和小品造型独特,装饰材料和色彩丰富多样,热带植物和宗教文化植物姿态万千。在分析各组成元素特色的基础上,认为傣族佛寺具有风格朴实无华,建筑形式独特别致,装饰小品独树一帜,植物应用具有地域特色和小乘佛教文化特色等与众不同的园林特色。图2参12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内涵,并就其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技术曾经对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双版纳景洪市7个傣族村寨部分村民和管水员的调查和访谈,在分析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和利用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价值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提炼傣族文化以及密切相连的小乘佛教文化内涵,融入当地热带雨林风光、湿地环境景致,创造具有植物多样性的热带雨林模式滨水生态景观,融汇了傣族生产、娱乐、歌舞、音乐、美术、宗教、工艺、婚庆等活动内容的文化精髓,向人们阐释了景观多元化如何与地方特征相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74-275
傣族的餐饮文化是傣族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家饮食文化的诸多特征被保留下来,这些特征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让更多的人了解傣族的饮食文化,不仅传播着傣族佳肴,傣家文化,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是将傣族特色餐饮文化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8.
作者曾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条雨林沟谷中看到过一种新奇的植物:花大而呈暗紫近黑色,萼片长出细长的流苏,煞是好看!随行的傣族老乡告知,这是一种叫“米火瓦”(意思是“黄牛胆”)的植物,是当地老百姓常用作治疗风火肿痛,消炎驱毒的外用药。  相似文献   

9.
臭菜别名羽叶金合欢,属豆科,多年生藤本攀援植物.主产于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地(州),是傣族群众也是彝家村民最喜欢食用的一种野生蔬菜.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着力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健全、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植物专类园,以充分体现植物专类园的专类性、物种多样性、区域性、景观性、文化性和经济性为规划原则,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的建设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樱花园、山茶园、木兰园、杜鹃园和湖南特有植物园等14个植物专类园的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1.
云南腾冲傈僳族社区林地林木资源流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集体林地林木的合理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也加快了云南少数民族山区林地林木流转的步伐。然而改革后的少数民族山区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能力,在林木资源流转中面临诸多问题。对腾冲傈僳族社区林地林木流转状况的研究得出,只有规范流转管理,形成健全的林地流转市场和合理的流转价格体系;完善流转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并建立流转的激励机制等,才能引导当地的林地林木资源进行合理流转,才能使当地少数民族从森林经营中真正获益。  相似文献   

12.
在延安城市森林区域内,空间相对均布地设置60个20 m×20 m的样地(20种森林斑块类型,3个重复),通过样地调查、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及亲和度分析,获得各类森林斑块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土壤养分及镶嵌多样性(m)。结果表明:1)延安城市森林的20种森林斑块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低,而灌木层和草本层较高,多数类型的森林斑块物种丰富。2)该区域物种多样性不同程度地受海拔、坡位数、郁闭度、表层土壤全N、全P和全K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3)20类森林斑块间植物物种镶嵌多样性>3(m=5.543 57),表明延安城市森林景观植被格局较复杂,不存在明显的生态梯度。4)白桦山杨混交林、白桦纯林、油松纯林和三角枫山杨混交林这4种类型森林斑块为中心点,拥有该区大多数普遍种,代表了该区大多数环境类型。山杏纯林、沙棘灌木林、苹果林和辽东栎侧柏混交林在景观中属于外点。其余12类森林普遍分布在该区的森林景观中,占据了大多数生境空间。得出植被组成格局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可以用于指导延安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上的森林斑块功能类型区划和重要生境的识别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昆虫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6种样地中共采集昆虫2220头,经分类鉴定有87种,分别隶属于10目43科。6种样地以林缘地带特有种最丰富,有30种。杂木林Ⅱ和林缘地带共有的种数最多,达到8种。侧柏林Ⅰ昆虫的优势种有3种,侧柏林Ⅱ、杂木林Ⅰ、杂木林Ⅱ和刺槐林的昆虫优势种各有2种。在6种样地之中,以林缘地带的物种最丰富,有43种;其次是杂木林Ⅱ,有26种。林缘地带的昆虫密度明显高于其它样地,为182.8头/m2,侧柏林Ⅰ密度次之,为106.8头/m2。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大者是杂木林Ⅱ,分别为2.769和0.850。优势度指数的规律正好与多样性和均匀度相反,以侧柏林Ⅱ最大。各样地间的物种相似性较小,除侧柏林Ⅰ与侧柏林Ⅱ间及侧柏林Ⅰ与杂木林Ⅰ间物种组成为中等不相似之外,其余样地之间物种组成均为极不相似。  相似文献   

14.
林地权属与社区森林资源的持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地权属是关系到“为谁种树和管理”和“谁将从中受益”的问题。从农村社区的视角,回顾、分析民族村寨半个世纪以来林权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可看出,国家政策对社区林权制度和山林管理影响较大,社区在不断适应国家权属政策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固有的社会文化、传统习俗,形成了切合社区实际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林权制度安排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云南大理洱海公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族园林特点、绿色浮岛特色、城市森林气势、园林景观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等5个设计理念指导下,将大理洱海公园规划为北片山林及滨海区、中部山体主景区、南部城市背景林区、东部健身休闲区4个分区,并对其进行了概念性设计,还对道路系统、灯具系统和建筑小品布局和规划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塔城老风口防风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建设期防护林下植被的变化,结果显示林下植被覆盖度及群落高度均高于荒漠;荒漠植物多样性水平随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随着林木的生长,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均有所提高,但优势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该地区众多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和交融及其抗争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糯稻文化在黔东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这说明黔东南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依赖于自身的生物条件和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外,还主要取决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然而,随着环境的恶化、外来文化冲击和新栽培稻种的推广,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糯稻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传承和保护这种原生态民族文化并促进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二是要用传统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该地区的糯稻(特别是糯禾)遗传多样性资源;三是要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索适合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新型农家管理保护模式。正确认识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在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为寻找更多的新途径来保护稻种遗传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麝毛发DNA的提取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麝及麝属动物系统分类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采用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林麝的系统发育。利用非损伤取样方法,从秦岭林麝的毛发样品中提取得到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麝、原麝、马麝、喜马拉雅麝、黑麝是5种独立的种,林麝与原麝的亲缘关系最近。秦岭林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度(Hd)为0.558,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15 42。可弥补现有形态分类研究的不足,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原始红松林及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 AWCD值随土深与季节变化表现为,在表层与0~10 cm层土中以红松林和紫椴林最高;在10~20 cm层土中以兴安落叶松林在春、夏、秋3季最高,冬季以椴树林最高。各土层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以椴树林最高,且显著高于人工林,综合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主成分分析结果得知:原始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颖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83-10684,10758
在森林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微生物作为其主要成员,在维持林内养分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能量循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森林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作关系.因此,研究二者的关系能够为森林的保护和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从森林植被多样性特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角度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的研究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