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名录陈学贞陈学贞,生于1933年,湖南常德县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棉花学会理事,湖南省棉花学会理事长,现任湖南省棉花“双百工程”项目顾问,《湖南棉花》杂志主编陈教授长期致力于作...  相似文献   

2.
湖南棉花生产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湖南棉花生产发展简史,着重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棉花生产历程,从湖南皮棉总产、种植面积、皮棉单产等方面按年代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各年代湖南棉花生产特点与波动规律,认为原棉市场需求、植棉经济效益、植棉经济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全省棉花总产、植棉面积较大,棉花品种改良与更换、棉花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提高是湖南棉花单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湖南棉花生产的新形势对湖南未来棉花生产进行了展望,指出全程机械化是湖南棉花生产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棉花总量供给有余,当年新棉缺口较大,棉价上扬;棉农积极性提高,棉花生产全面回升;棉花品质结构不尽合理,适应市场难度增加;棉花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棉种供给趋紧,亟待加强市场管理;棉花产销平衡对国际依存度越来越大,竞争愈加激烈。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切实抓好2001年的棉花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棉花的需求,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稳定发展棉花生产 2000年以来,由于纺织品出口形势好转,纺纱用棉增加,棉花价格回升,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据反映,2001年棉花生产全面回升,山东、河北、江苏、湖南等省增幅都在20%以上。对此,各地在指导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防止非适宜区种棉。我国棉区几经调整,布局基本优化,棉花单产提高,要巩固结构调整的成果,防止在重病区、分散区及风险区扩种棉花。二是处理好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省际间、区域间均有差异。扩种棉花既要考虑区域内的比较优势,更要重视区域间的竞争优势。三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也是粮食主产区,要处理好粮棉生产的关系,防止棉花生产大起大落。四是综合考虑两种原料、两个市场。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我国纺织原料的国际依存度越来越大。要统筹考虑化纤原料和国际棉花市场的情况。根据目前国内外棉花市场的情况,2001年我国棉花生产应以420万hm2、425万t的水平为宜,分别比2000年增加33.3万hm2、21万t(按农业部门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南棉花产业的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与文献查阅,从植棉面积下降,但规模趋稳、区域布局趋优;植棉利润不高但收益稳定,棉田综合效益看好;棉花产业徘徊,但产业链完整、原料需求强劲3个方面总结出了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棉花产业是落实国家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战略任务的需要,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形势的需要,是"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化解棉花过于集中新疆的安全隐患需要4个方面分析了湖南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进而剖析了产业链脱节、组织化程度低和植棉方式传统等制约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从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加快经营主体培育、加速三产融合发展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湖南棉花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棉花的生育特性和湖南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稳住中间,搞活两头,以争光增肥为中心”的棉花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论述了贯彻这一技术路线必须采用争光、增肥、肥促化控和狠抓秋桃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科学:棉花是湖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洞庭湖区和衡阳盆地,棉花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减。根据最近的一项15个主产棉县市区种植意向调查,今年棉花面积同比减少31.5万亩,占总面积的9.8%。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从湖南棉花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同虫害常规替的关系入手,通过对全省棉花病虫害防治研究历史的同湖南棉花病虫害防治的模式,以推广抗病、棉花品种为基础,全面推广控害丰产栽培找术,做到科学用药与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以此组成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4,(26):19-19
2014年长江流域棉花生长情况差异较大,江苏、安徽及湖北北部等主产棉区,气温平稳、光照充足、雨日较少,棉株生长良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沿江沿湖棉区,因前期低温寡照,棉株发育较为迟缓。各地应针对实际情况,抓好棉花生产中期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南棉花的供给能力,推动湖南棉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对2011~2020年湖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湖南棉花"十四五"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南棉花不育系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湖南棉花不育系研究的进展、现状,并根据国内外研究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湖南棉花不育系优先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进一步提高湖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影响天津市棉花生产起伏较大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政策因素:购销体制因素,科技因素及效益因素等。通过分析,提出了在现行棉花政策及流通体制下;发展天津市棉花生产的总体思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棉花产量,通过两个强化(强化社会化服务,强化科技投入),实现两个提高(提高棉花单产,提高植棉效益)。重点抓好四个转移,即由旱薄地向好地转移;由零星种植向规模种植转移,由露地棉向地膜棉转移;由单一种植向间作  相似文献   

12.
喻树迅,1953年出生于湖北麻城。从小参加生产队棉花生产;1976年他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将棉花育种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79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他潜心科研,先后主持培育了19个短季棉新品种,创新了国产抗虫棉自主品牌;他立足长远,开展棉纤维发育基础理论研究,为优质棉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脚步从来不曾停歇——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棉花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喻树迅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2010,(2):49-5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喻树迅博士介绍,2009年,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累计培育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17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6个,省级审定11个;培育参加国家或省级区试的新品系80个;创制新材料319份。  相似文献   

14.
从湖南棉花产业地位、重要性入手,总结了建国以来湖南省在棉花育种、栽培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了湖南棉花生产中种植制度、栽培技术、品种选育与种子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综合改革棉田种植制度、逐步推进植棉全程机械化、继续加强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稳定并发展湖南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5.
苏杂16两年在安徽省制种、试验示范证明;该杂交棉制种技术易掌握,杂交纯度为99.69%和99.92%,F1代增产18.8~29.8%,F2代增产15.9%~16.6%。该组合1992年参加全国杂交棉联合试验,在长江流域为最好组合,比中棉12增产16%;1993年列入安徽省棉花品种试验和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是国内第一个进入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杂交种。江苏、安徽、湖南、山东等9省1993年试种示范32万亩,适应性广泛,有继续扩大示范的趋势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34份棉花材料的抗红铃虫性进行了鉴定,结果为:Bt棉原材料基本未受红铃虫为害,属免疫类型;抗虫级材料有4个;中抗级材料16个;感虫级材料11个;高感材料2个。用标准子害率(对照子害率与平均子害率之和的平均值),进行棉花抗性分极有可能提高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演性。  相似文献   

17.
对同一受体材料导入同一Bt基因所产生的5个不同变异抗虫棉进行研究.观察其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等几个方面,和受体棉花做比较,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抗病性、结铃性、单株理论产量提高;叶型变小;叶色、铃重、衣分、株高变异方向不定;品质得到改善。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Bt基因插入位点不同,对棉花农艺性状表现所产生的效应不同,变异广泛。为创造新的品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生产的现状和原因。棉花供不应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基本矛盾;原棉纤维品质差,与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保持合理的粮棉比价,稳定棉花生产;重视培育高品质的棉花品种,提高棉花品质是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湖南棉花生产现状 我省棉花播种面积14.9万公顷,总产量19万吨,每667平方米产量为84.5公斤,主要产棉地集中在常德、益阳、岳阳、衡阳等地。近4年来,我省棉花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成下降趋势。 1.湖南棉花生产优势 一是全省棉花生产区域布局与结构趋向合理,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已形成洞庭湖区和衡阳盆地2个生产带。二是我省棉花生产成本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省劳动力资源充足,棉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参与国际  相似文献   

20.
为使2007年度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提出,要在稳步扩大棉花优势区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国家将继续实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强棉种市场管理,加快棉花优良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工作;积极推广棉花生产保险,大力引导棉农投保;规避自然灾害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