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敏核不育水稻柱头外露率的群体改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小金 《作物学报》1998,24(1):68-73
用温敏核不育水稻N8S作工具,选用长江流域早籼品种怀早4号、香2B和早优1号做材料,在兼顾综合性状的基础上,对温敏核不育水稻柱头外露率进行群体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改良方法对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改良效果不同。二次随机多交的改良效果最好;一次随机多交后混合选择的效果次之;单纯混合选择的效果最差。柱头外露率、包颈率和闭颖率3个异交习性都较理想的单株的频率以2次随机多交群体最高;1次随机多交后的混合选  相似文献   

2.
用温敏核不育水稻N8S作工具,选用长江流域早籼品种怀早4号、香2B和早优1号做材料,在兼顾综合性状的基础上,对温敏核不育水稻柱头外露率进行群体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改良方法对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改良效果不同.二次随机多交的改良效果最好;一次随机多交后混合选择的效果次之;单纯混合选择的效果最差.柱头外露率、包颈率和闭颖率3个异交习性都较理想的单株的频率以2次随机多交群体最高;1次随机多交后的混合选择群体次之;单纯混合选择群体最低.  相似文献   

3.
水稻的柱头外露率影响异交结实率,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则直接影响制种产量。本研究利用高柱头外露率的两系籼稻不育系1892S和低柱头外露率的籼稻品种‘扬稻6号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考查了F6和F7世代的柱头单外露率(SSE)、柱头双外露率(DSE)、柱头总外露率(TSE);采用基因分型测序技术(GBS)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了16个柱头外露率相关的QTLs,包括7个控制柱头单外露率的QTLs、4个控制柱头双外露率的QTLs、5个控制柱头总外露率的QTLs。这些QTLs分别位于第1、2、4、5、7和8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70%~18.00%。其中位于第1和4染色体上的QTLs在两年的试验中均被重复的检测到。这些检测到的QTLs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提供了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4.
柱头外露率的环境变异及其在异交结实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柱头外露率的环境变异及其在异交结实中的作用四川省三台县种子公司 李庆荣1材料和方法为了明确柱头外露率的环境变化规律、在异交结实中的作用和提高柱头外露率的途径,我们在汕优63制种田内进行了施肥种类、时期,秧龄和秧苗素质、移栽密度,九二○喷施时间、次数、...  相似文献   

5.
纪家华 《种子》2007,26(3):55-57
结合对柱头外露种质20年的研究实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情况,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水稻柱头性状影响不育系繁殖与杂交稻制种产量。本文就柱头长、柱头外露率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柱头外露性是受细胞核控制的数量性状;柱头外露率的广义遗传力高,其基因的表达受水分胁迫的影响并存在基因间互作;花柱长,柱头长和柱头宽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通过选择高柱头外露率的保持系可选育出高异交率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柱头外露作为提高作物异交率、制种纯度和降低制种成本的优良性状,在杂交制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绿豆是一种闭花授粉的作物,被报道的柱头外露突变体很少。通过对冀绿7号的化学诱变,发现了1个柱头外露突变体se2,为明确该突变体柱头外露的分子机制,对该突变体及其野生型冀绿7号即将开放的花蕾进行了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根据差异倍数|log2(Fold Change)|≥1,P≤0.05的标准筛选,在se2中共得到572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其中262个DEGs上调, 310个DEGs下调。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数据库中,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代谢和生物合成等生物过程,定位在质外体和细胞壁、细胞膜等区域,与结合、氧化还原等分子功能有关。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 KEGG)数据库中,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等通路。功能注释发现许多有关细胞壁合成和代谢、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亲本和柱头外露系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NCⅡ交配设计,选用5个陆地棉亲本和3个柱头外露种质系组配15个F1,分析了14个性状的竞争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F1代竞争优势明显,产量性状中,皮棉总产的竞争优势最大,其余依次为衣分、衣指、单株铃数等;品质柱状中,麦克隆值的竞争优势最大,其余依次为伸长率和2.5%跨长等。通径分析表明,铃重对霜前子棉的效应最大,单株铃致对子棉总产的效应最大。配合力上,陆地棉亲本以802756和0305的GCA较好,柱头外露种质系以93-163和-3-142台GCA较好,SCA效应显著的7个性状中,没有出现效应值均为正的组合,霜前皮棉、子棉总产和比强效应值均为正的组合有2个。文中讨论了柱头外露种质的利用价值和用配合力预测F1表型值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3个野败型新型水稻不育系华川4A、华J2A、华S40A的生育期、叶龄、柱头外露率、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在不育期内的育性稳定,可育期内不育系具有较高的结实率;3个不育系的生育期在60~70d之间,主茎叶片数为13~14片,张颖角度一般在30~40°之间,柱头外露率在39.1%~46.8%之间,花时较为集中,且农艺性状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水稻柱头外露率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陶  陈一吾 《作物学报》1987,13(4):314-321
改良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对于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柱头外露率属数量性状,各世代均呈连续性变异;该性状不存在细胞质遗传现象,但不育性可能对该性状有增进效应;在控制该性状的各基因效应中,以显性最为重要,其次为加性,上位性的影响较小;各组合柱头外露率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为0.9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控制水稻穗伸出度和株高的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穗伸出度和株高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利用越光/Kasalath//越光杂交回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对穗伸出度与其相关株高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穗伸出度的检测中,共检测到4个QTL(qPE-1,qPE-2,qPE-3-1和qPE-3-2),分别位于水稻的第1,2,3(2个QTL)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6.62%~17.16%,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PE-3-2的贡献率为最大(17.16%),来自越光的等位基因能增长穗伸出度1.61cm;对株高性状的检测中,检测到QTL共有3个(qPH-1,qPH-6和qPH-12),分别位于第1、6和12染色体上,分别能解释28.53%,15.30%和5.01%的株高变异。有趣的是除了qPE-1位点,其他3个与穗伸出度相关的QTLs将不会影响水稻株高的生长。本研究中检测到QTLs的两侧的连锁分子标记可用于分子育种培育穗伸出度和株高兼顾型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Four cold-tolerant rice varieties, viz. ‘Khonorullo’, ‘Namyi’, ‘Abor B’ and ‘Meghalaya-1’ were crossed with two cold-susceptible ones, viz. ‘Pusa 33’ and ‘Subhadra’ (DR92), in all possible combinations to study the inheritance of gene(s) governing panicle exsertion and their allelic relationship among cold-tolerant varieties. F1 hybrids of all the crosses showed complete panicle exsertion indicating dominance of this trait. Segregation pattern of panicle exsertion in F2 and backcrosses show that all the four cold-tolerant varieties possessed a single dominant gene designated as Ctr-1. Absence of segregation for panicle exsertion in an F2 generation obtained from intercrosses of cold-tolerant varieties suggests that the dominant genes in all the four cultivars are allelic.  相似文献   

13.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骞  齐宏伟 《种子世界》2009,(11):33-35
本研究总结了近30年水稻根系研究中的形态建成规律,活力功能机理及环境因子对根系影响等内容,讨论了未来水稻根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水稻株高基因eui是美国学者Rutger于1981年发现的。本文介绍了eui基因的遗传学研究、eui基因的功能表达、e-杂交稻的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以后eui基因利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水稻多倍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多倍体水稻的主要特征特性,概括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的发展状况及其利用研究的近期进展。  相似文献   

16.
籼、粳稻米垩白与品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有关垩白形成的机理和籼、粳稻垩白与品质相关分析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无论籼稻或是粳稻均表现出垩白与出糙率、垩白粒率、粒宽、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整精米率、透明度、粒长、粒型、胶稠度呈负相关,但类型间有一定差异。并就垩白对各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今后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提高品质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中内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给水稻与内生菌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简述了水稻内生菌的种类,归纳了内生菌与水稻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固氮作用、促生长作用、抗病作用等,探讨了内生菌在水稻体内的迁移效应。指出目前水稻内生菌的研究集中在功能性菌种的筛选与应用上,而没有系统地进行理论总结,目前关于水稻与内生菌相互作用机理仍然是一个谜团,应将纯培养与免培养的方法相结合,动态追踪水稻内生细菌的变化规律,并对未来水稻内生菌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