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制的B、A、D、E定型酶抗体及由其组成的全价酶标抗体,以免疫酶直接法染色检查了20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及10株其它对照细菌感染致死小鼠脏器标本触片.并与脏器标本触片的免疫酶间接法染色,常规染色法及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等方法作了比较.建立了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和定型的一种特异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病死成都麻羊的肝脏、脾脏病料进行触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短杆菌,瑞氏染色法染色呈两极着染;涂片用美蓝染色法染色镜检,见到两端钝圆、单个或短链状的粗大菌体,疑似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感染.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初步诊断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混合感染;经动物接种试验、人工感染试验、细菌生化鉴定等微生物学诊断,确诊为腐败梭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正>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给牛的养殖造成影响。1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用碱性美蓝或瑞氏染血片或脏器涂片,呈两极浓染,故又称两极杆菌,两极浓染之染色特性具诊断意义。该菌抵抗力弱,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按照Carter的间接血凝鉴定荚膜法和Namioka的试管凝集鉴定菌体法对来自吉林省的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学定型。52株的定型结果是:39株为5:A,6株为5:—,7株为8:—。据文献报道引起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主要是5:A和8:A,而菌体型中的05和08的荚膜都是A群,所以分离的52株,实质上只是05和08的两种不同的菌体型。  相似文献   

5.
浅谈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又称猪肺疫。1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瑞氏、姬母萨式法或美兰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很像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2流行病学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6.
以家兔作免疫试验,验证几株不同宿主来源的多杀巴氏杆菌KSCN浸出物的免疫性能及不同菌株KSCN浸出抗原作为组合抗原的可能性,以探讨该种免疫原的实际运用途径。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广泛危害多种动物和人类健康,研制高效、实用的菌苗一直是巴氏杆菌病防制的首要课题。Bain1955年首先证实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硫氰酸钾(KSCN)浸出物是良好的免疫原,能使小白鼠获得对同源菌的抵抗力。随后Mukker、Richard重新用小白鼠作免疫试验,证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KSCN浸出物为可靠的保护性抗原,用它作疫苗,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ompA基因表达与蛋白免疫原性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AE004439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出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开放阅读框包含l 062 bp碱基,插入到pGEX-6p-1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载体pGEX-dompA,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重组外膜蛋白ompA.[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重组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分子量在63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能与兔抗多杀性巴氏杆菌高免血清呈现免疫反应,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结论]获得的重组蛋白为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诊断试剂盒和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型和rpoE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特性,通过16S rDNA、特异性基因、荚膜分型、脂多糖分型、rpoE基因扩增等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株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此株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为B∶ L2∶ST44基因型,rpoE基因和印度牛源多杀...  相似文献   

9.
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是引起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菌,它主要侵害2—7周令的小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主要特征,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的分离鉴定以及萤光抗体诊断等在国内已有报导。鸭疫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形态与染色特性颇似常见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它在细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Heddleston的琼脂扩散分型法首次对我国147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其中122株来自禽,1型是主要的血清型,占71.6%,其次为1,14型和3、4型,4株未能定型。并对我国目前使用的8株禽霍乱弱毒菌苗株进行了分型,其中3株为1型,与禽主要血清型相同,5株与主要血清型不一致。同时,对其它动物来源的125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定型。试验观察到37株与2—6个标准血清发生反应,并发现在1型的不同菌株间存在有抗原差异。  相似文献   

1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蛋白质的染色方法,建立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SDS-PAGE后更为合适的染色方法。[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氯化钾染色法、钙染色法和银染色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将样品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SDS-PAGE电泳和染色。[结果]结果表明银染法能够准确、快速、简便的对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的SDS-PAGE进行染色。[结论]为美洲大蠊药用价值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疫苗(MLV、TJM92、JXA-1R)对仔猪免疫器官的损伤作用。【方法】选取50头初生健康仔猪,分为4组进行免疫:未免疫空白对照组(CK组)、MLV疫苗免疫组(A组)、TJM92疫苗免疫组(B组)、JXA-1R疫苗免疫组(C组)。病理剖检后,制作石蜡切片,通过优化的酯酶染色(α-ANE染色)、甲基绿-派洛宁染色(MG-P)方法统计各免疫器官的酯酶阳性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比率变化。【结果】各免疫组的免疫器官酯酶阳性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3种疫苗对仔猪免疫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具体表现为JXA-1R疫苗损伤作用最强,TJM92疫苗次之,MLV疫苗最弱。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免疫酶组化法分析雏鸡接种IBDV后,病毒在体内分布和病理变化,接种后6,12,24,48,72,96,120,144,168,192,216,240小时扑杀,每次扑杀5只。对照组雏鸡与实验组同步扑杀,每次扑杀3只。结果表明:雏鸡感染IBDV后,要从其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肝脏,肾脏,腺胃,小肠,盲肠和肺脏等器官检出IBDV。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比较了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的免疫原性及分析交叉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正常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增殖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2和C51-3,采用Sarcosyl沉淀—超离法提取IROMPs和OMPs,并用SDS-PAGE比较两株之间的差异,同时用正常培养基增殖该菌制备灭活全菌抗原。免疫原性分析,将清洁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5只/组,以C51-12株的全菌、IROMPs和OMPs作抗原分别免疫,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相应抗体动态变化;免疫保护试验,分别采集经4次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作1﹕10稀释腹腔注射小鼠,每组6只,18 h后用C51-12和 C51-3分别攻毒,比较上述抗血清所提供的交叉免疫保护力。【结果】前21 d,抗体滴度以全菌免疫组抗体滴度较高,随后IROMPs免疫组反超。最终抗体滴度:IROMPs组>OMPs组>全菌组。被动免疫时全菌抗血清和OMPs抗血清能够抵抗C51-12株攻毒,但对C51-3株提供的保护力较差;C51-12株攻毒,IROMPs抗血清组能够全部保护,C51-3株攻毒,5/6获得保护。【结论】IROMPs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为进一步研究交叉保护因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肝和大脾病抗原在免疫器官的定位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金-银法(IGSS)和免疫胶体细胞化学方法,对人工感染的大肝和大脾(BLS)鸡鸡免疫器官作BLS抗原(BLSAg)定位,分布及其动态研究。结果感染后第1,7,19周,在脾脏,盲肠扁桃体,胸腺,法氏囊,红骨髓和哈德尔氏腺组织中均检查到BLSAg,6主要分布在淋巴细胞,网状细胞,网状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的胞浆、内质网,线粒体和一些空泡内。BLSAg阳性淋巴细胞早期主要分布在胸腺和  相似文献   

16.
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首次建立了固相载体上的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CIGSS)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获得成功。用提纯的PRRSV高免兔制备高免血清,按常规方法提取兔抗PRRSVIgG,建立了检测PRRSV抗原的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经方阵试验确定最佳兔抗PRRSV IgG工作浓度为1∶400,金标羊抗兔IgG的工作浓度为1∶1 000,银染色的时间为15 min,彩染的时间为2 min。用该法对提纯的PRRSV病毒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1.469μg/ml,其敏感性为DIGFA的5倍。以CIGSS法检测了52份疑似PRRSV感染的猪样本,阳性率为53.84%,而检测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巴氏杆菌以及正常的Marc-145细胞培养物,均为阴性反应。表明该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敏感性高、易于判断、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大量PRRSV抗原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相如  尚伟杰  游鸿垒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10-3311,3313
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有目的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及时的对疫病做出了确切诊断。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混合感染的措施和预防方法,大大地降低了因混合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技术检测经不同途径接种ARV的鸡只,结果表明ARV抗原广泛分布于内脏实质器官、肠道、腱鞘和滑膜。在接种后4周除腱鞘和滑膜外,都检不到病毒抗原的存在,而这两种组织到试验结束时(60d)仍为阳性,感染鸡血液涂片的ABC检测结果均为阴性,ABC技术比病毒分离法更敏感。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RH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严重威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高效、敏感的检测RHDV的方法,试验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RHDV VP60基因中979 bp的保守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MD19 T载体中作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在扩增区域内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优化反应条件,并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检测到的模板的最低拷贝数为8.18×101 copies,只能特异性扩增RHDV,pGM19 T EBHSV、兔巴氏杆菌、兔沙门氏菌、兔大肠埃希菌和健康兔组织RNA的扩增均为阴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用此方法对人工感染家兔的内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能快速检测到不同脏器中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NA含量,可用于临床兔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