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序列,设计与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并优化了反应条件,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成功扩增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片段,而鸡致病性大肠杆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鸡白痢沙门菌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检测最低浓度为1pg/μL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2.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国内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情况,对分离自18省份的8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其血清型和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以血清A型为主,占96.4%(81/84);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5种ST型,其中ST129为主要流行型,占94.0%(79/84)。本研究为我国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对4株临床分离的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01、Pm03、1801及1803)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曹素芳  黄青云 《中国兽医科技》2007,37(12):1058-1061
为了探索鸡IL-18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分别用共表达鸡IL-18基因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鸡IL-1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混合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肌肉注射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ELISA和MTT法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二免后第2周用10 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鸡IL-18能够明显增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显著提高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并且鸡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共表达时的免疫佐剂作用最强,能强有力地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结果表明,鸡IL-18可作为DNA疫苗的一种理想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疫苗免疫接种是防制该病的重要措施,传统疫苗因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众多且无交叉保护能力而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交叉保护因子的发现为研制适合各种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感染的广谱疫苗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本文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交叉保护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ELISA检测3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抗体的研究,国外学者是应用凝集反应、间接血凝、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认为,ELISA具有敏感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是理想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应用ELISA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抗体的时候,如同其它血清学方法一样,抗原提取及钝化...  相似文献   

7.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俗称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湖北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疾病,后经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高效和安全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试验采用NaOH二倍稀释法测定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CVCC47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MIC的NaOH对巴氏杆菌进行处理,测定细菌裂解率,制备菌影。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浓度,了解其降解情况。制备的菌影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NaOH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为3.75 mg/mL,NaOH处理60 min后裂解率达到100%,同时细菌DNA浓度随着NaOH处理时间的延长在不断降低,处理60 min时DNA已几乎检测不到。通过扫描电镜检查发现,NaOH处理会在巴氏杆菌表面形成微小的孔洞,但并未破坏其原有的正常形态。说明仅利用NaOH处理就能够成功制备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但其免疫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文主要介绍禽巴氏杆菌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由100头屠宰猪的扁桃体分离出的29个多杀性巴氏杆菌培养物中,有8个分离物的荚膜血清型、菌体血清型和对小白鼠、兔、鸡的致病力与当地禽霍乱的一些菌株相同。由此推断,猪有可能为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贮主,猪禽之间互相传染多杀性巴氏杆菌也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1.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江苏及其周边地区近期引起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对送检病例进行细菌分离,使用PCR方法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株的荚膜血清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暴发禽霍乱病例中分离出的12株细菌,皆为荚膜血清型A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其序列型为ST-129。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和多粘菌素B均敏感;但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引起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暴发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型为ST-129,给禽类免疫全价细菌灭活苗可能是较好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又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俗称"禽出败",是由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急性暴发时,可引起禽类大批死亡。本病的  相似文献   

13.
<正>禽霍乱又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俗称"禽出败",是由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早在1782年就开始被研究,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各种家禽在各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9种抗菌药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MBC)。结果表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诺氟沙星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均为0.125μg/mL,诺氟沙星MBC为0.5μg/mL,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的MBC都为1.0μg/mL。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和卡那霉素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分别为:0.5、2和2μg/mL。  相似文献   

15.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种类及其病原基因型,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并应用PCR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典型培养特征,菌落形态和菌体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PCR扩增到457 bp的基因片段。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显示,仅有A型引物扩增到大小1 05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也显示分离菌荚膜基因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菌株荚膜特异性基因同源性高达97.6%~100.0%,系统进化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果表明,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研究结果将为禽霍乱的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自然潜伏期一般为2~9 d,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导致禽霍乱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数鸟类都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以鸡、鸭、鹅最易感。病禽或带菌的飞鸟是引起禽霍乱的主要传染源,许多家畜可携带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一般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引起传染,病禽排出的飞沫常带有病菌,病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可污染土壤、饲料、饮水、工具等而引起传染。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多重PCR方法用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毒力基因的检测,对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MD-1的9个毒力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敏感性测定,然后通过多个基因的组合得到5种多重PCR体系,并从中筛选合适的多重PCR体系,测定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分离株MD-1中的9个毒力基因均可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有的基因可检测至1.81×10~4 copies/μL的核酸。筛选出的4种多重PCR体系1、3或4、5均可用于其中6个毒力基因(pfhA、nanB、ompH、oma87、sodA、sodC)的检测,并且特异性较强,均能够扩增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HN-1和CZ-6,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分离株均无扩增条带。多重PCR体系1、3、4可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核酸的敏感性为1.81×10~6 copies/μL,多重PCR体系5甚至可检测至1.81×10~5 copies/μL,同时这4种多重PCR体系与单个毒力基因PCR检测的敏感性均一致。说明建立的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基因的快速检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禽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fowlcholera),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鸡、火鸡、鸭、鹅和鹌鹑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该病的暴发和流行表现突然、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苗的防疫作用具有局限性,使得禽巴氏杆菌病仍在我国有些地区发病严重,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养禽业的威胁之一。主要对该病的病料采集和保存、细菌分离培养、细菌生化特性和血清学诊断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6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本病过去曾称为“出血性败血病”。由各种畜、禽分离的巴氏杆菌,又曾给以不同的名称,如分别以牛、羊、猪、马、家兔和禽等的败血巴氏杆菌(现统称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名为牛“嗓喉病”、“猪肺疫”、“禽霍乱”等等。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自然感染人、家畜、家禽和野兽、野生水禽等。家畜中以牛、猪发病较多。人的感染多由被家畜咬伤、抓伤所致。本病发生后,同种畜、禽间能互相传染。而不同的畜、禽种间偶见相互传染,若豺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