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规模化养猪场在这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给农村经济转型,农民的增产增收做了很大贡献。但是有很多的养猪场因为粗犷的经营方法,在保育猪养殖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保育猪防疫没到位、仔猪生长慢、发病率偏高、存活率偏低等问题,这对于养猪场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保育猪养殖管理工作的加强,对企业意义重大。1加强保育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仔猪在保育阶段能否健康成长,对日后仔猪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痢是冬季哺乳仔猪常见的疾病,死亡率较高,耐过猪影响乳猪保育,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阻碍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笔者总结了对甘肃临洮某养猪场一起发生黄痢的仔猪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3.
仔猪保育是哺乳仔猪由断奶顺利过渡到补料的重要饲养阶段,搞好仔猪保育是提高生猪育成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因此,规模养猪场推广应用仔猪保育综合保健技术则显得的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的基层技术承包过程中,对于仔猪保育技术进行了多次有益探索,也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规模养猪场以哺乳仔猪和保育猪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不断上升,由于病因复杂,治愈率较低,而且仔猪发病后生长缓慢,给规模养猪场造成了一定损失.为了有效探讨和减少该病的发生,笔者所在猪场对哺乳仔猪应用得米先进行三针保健,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最难饲养的时期,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是养猪成功的第一关口。目前,多数猪场在保育仔猪饲养方面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已非治疗所能解决。如母猪缺乳、断奶应激、管理应激等等,因此,养猪场推广应用保育仔猪的保健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笔者结合长期基层工作实践,对仔猪保育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对其实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1做好哺乳仔猪的精细管理,提供优质的断奶仔猪哺乳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难度,能否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笔者注意到一个问题,许多养猪场特别是中小型养猪场,在防疫问题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在仔猪保育阶段特别重视猪瘟的防疫,而忽视对仔猪副伤寒病的防疫,笔者接触调查了很多养猪户,有99%的人做过猪瘟苗,但有80%的人不做仔猪副伤寒疫苗,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在思想上存在麻痹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不给猪口服副伤寒疫苗,猪也不会得副伤寒病,事实并非如此,据笔者多年临床调查,做疫苗的仔猪99%不会发病,不做疫苗,发病  相似文献   

7.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发展.目前河南省的养猪业普遍存在着断奶仔猪发病率高、保育猪成活率低的突出问题。怎样提高养猪场保育猪的成活率,笔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做好保育仔猪饲养的准备养猪场户在保育仔猪入舍前,应事先准备好仔猪保育舍、饲槽、饮水器、取暖设备和光照设备以及仔猪料和常用的药物等。并事先将饲槽、饮水器等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再用热碱水刷洗,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仔猪保育舍用清水冲扫干净,待风干并放入保育仔猪用的各种用具后,按每立方米的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加水14毫升进  相似文献   

9.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育猪又称断奶仔猪,具有生长发育快及对疾病易感性高等特点。重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在规模化养猪场加强保育猪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如果保育猪饲养管理不善,则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容易出现腹泻等疾病,甚至发生死亡。基于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主要从进猪前的准备工作、营养和环境控制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分析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旨在确保保育猪的生长发育良好,避免猪场遭受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英  刘祯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2):120-121,123
随着畜牧业迅速发展,规模养猪场逐年增加,生猪存栏量大幅上升,调运频繁,疫病发生风险加大。2009年10月,我区某规模养猪场暴发一种以高热、呼吸困难和纤维素性渗出为特征的疫病,各个年龄段的猪都有感染,以保育阶段的仔猪和中猪居多,大猪亦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仔猪保育是养猪业的关键环节,就仔猪保育关键技术、选择使用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养殖设备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促进仔猪健康发育生长,提高成活率,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周口某规模化猪场保育舍发生了一起猪伪狂犬病疫情,给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猪场保育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治与体会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2013年5月10日到6月20日保育仔猪共发病1 500头,发病多集中在断奶后1周左右的仔猪(30日龄断奶)。发病仔猪表现为41℃42℃高热、病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养猪场保育断奶仔猪的猪床一般有三种:普通地面保育猪床、低位网上保育猪床和电(水)热式保育温床,普通地面保育猪床在此不做介绍。低位网上保育猪床,是离开地面40~50 cm,采用漏缝地板,冬季在漏缝地板的局部区域设加热装置,漏缝地板可以避免仔猪遭受污染和水泥地面对仔猪腹部的冷刺激,保育仔猪效果好,成活率比较高。电(水)热温床保育仔猪效果好,但用电、用煤量大,费用昂贵,若是在养猪效益不好的猪  相似文献   

14.
保育猪是指从断奶到80日龄这一阶段所饲养的仔猪.保育阶段是猪一生中最难养、最易感染疫病且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因为此时仔猪母源抗体消失,新的免疫防御系统还没有建立,再加上断奶、换料、饮水等多种因素的应激,很容易感染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水肿病和传染性胃肠炎等多种疫病.这个时期,是养猪场最关注的焦点时期.笔者通过多年的养猪体会,把养好保育猪须把握好的关键问题归纳以下几点,供养猪场、养殖爱好者和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仔猪4~5周龄断奶已在生产中普遍使用,但由于受饲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以断奶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断奶综合症疾病。主要表现仔猪腹泻、水肿,采食量降低、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抵抗力下降,继而引起混合性感染,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个别猪眼睛有分泌物,关节肿胀,行走困难,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发生仔猪断奶综合症疾病,完全是由于断奶仔猪消化机能弱,抗逆性差,免疫机制不健全等生理、环境、营养因素而造成的。因此,做好断奶仔猪综合保育措施,安全渡过保育期十分重要。农户规模养猪场,仔猪保育目标是将7~8 kg的断奶仔猪经过21 d…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4月,某养猪场初生仔猪发生一种以呕吐、腹泻为特征的疾病。随后邀笔者前去诊治。该猪场约饲养100头母猪,整体环境尚可,母猪、产房、保育以及育肥分开饲养,相对比较正规。1流行情况据养猪场技术人员反映,自2015年入冬以来,约30%的生产母猪所生仔猪发病,发病猪不分胎次,多数猪生后2~4天发病,体温不高。多种抗生素使用无效。一般窝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根据护理和治疗情况不同,一般在30%~75%左右。10日龄后发病的,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减少。保育猪及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化的养猪场中,保育猪的养殖技术,一直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保育猪的养殖,不仅能够影响猪群的生长状态,还能影响到养猪场的发展.因此,规模化养猪场必须根据保育猪的生长特点,来制定合适的养殖方案,并且不断探索养殖技术要点,以此来增加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收入,保证养殖业的长远发展.保育猪又称为断奶仔猪,是指那些生长快,但...  相似文献   

18.
猪的呼吸道疾病是每个养猪场,特别是集约化养猪场都要面临的问题。猪呼吸道疾病通常会导致怀孕母猪后期出现严重的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而且保育阶段仔猪呼吸道问题也会日益严重。通常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时间主要在仔猪刚断奶的第1星期、保育结束时、转到生长育肥舍的3-4星期以及18周龄左右。因为保育猪经历了断奶应激、换料应  相似文献   

19.
正保育猪俗称断奶仔猪,保育阶段就是指仔猪3~4周龄断奶后独立生活至开始育肥的阶段。保育阶段仔猪母源抗体迅速衰减,仔猪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仔猪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再加上断奶应激以及转群后生长环境、饲料形态等多种因素的改变,都会对保育猪的生长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生猪养殖管理中,保育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育阶段仔猪的好坏是规模化养猪场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准确把握此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养猪迈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断奶后腹泻是仔猪在断奶后非传染病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据笔者对隆德县13个规模养猪场1 220头断奶后仔猪腹泻情况的调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不同,发病率为8.7%~42.6%,病死率为2.8%~11.7%。病愈仔猪生长迟缓,饲料报酬低,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1.1母仔分离应激断奶后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母仔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