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小麦病害控害提质配方,使用50%戊唑.百菌清SC、42%戊唑.百菌清SC、30%丙硫菌唑SC进行小麦穗期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亩用量50g的戊唑.百菌清SC+助剂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5%以上,其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持效期长,是小麦病害控害提质解决方案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50%戊唑·百菌清悬浮剂、32%丙硫·氟啶胺悬浮剂对小麦穗期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和对小麦毒素含量的影响以及保产效果,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戊唑·百菌清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32%丙硫·氟啶胺悬浮剂6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32%丙硫·氟啶胺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持久期长,药后21 d防效均在90%以上。这3个处理小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分别较清水对照下降91.01%、88.34%、93.16%,产量分别增加40.41%、50.21%、70.11%,是小麦病害防控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小麦病害控害提质配方,使用50%戊唑·百菌清悬浮剂、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30%丙硫菌唑悬浮剂等进行小麦穗期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0%戊唑·百菌清(含高效助剂)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其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持效期长,是小麦病害控害提质的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30%恶唑菌酮·氟硅唑、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安全性、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0%恶唑菌酮·氟硅唑、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于小麦初花期和盛花期施药,分别设为试验Ⅰ组(30%恶唑菌酮·氟硅唑喷施10 mL/亩)、试验Ⅱ组(30%恶唑菌酮·氟硅唑喷施15 mL/亩)、试验Ⅲ组(30%恶唑菌酮·氟硅唑喷施20 mL/亩)、试验Ⅳ组(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喷施70 mL/亩)和对照组(喷施自来水),观察各组的防效、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2种药剂均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有一定防效,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试验Ⅳ组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试验Ⅰ、Ⅱ、Ⅲ组(P<0.05)。因此,建议使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在小麦初花期、盛花期进行2次防治,可有效控制相关病害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8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叶菌唑EW和20%氟唑菌酰羟胺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一次用药与二次用药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均达80%以上,且防效差异不显著;25%氰烯菌酯SC、48%氰烯·戊唑SC、40%戊唑醇SC、45%戊唑·咪酰胺EW、50%戊唑·百菌清WP、40%戊唑·多菌灵SC二次用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一次用药,但其中45%戊唑·咪酰胺EW、50%戊唑·百菌清WP、40%戊唑·多菌灵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6.
为试验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麦田间药效试验,对几种药剂进行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OD,50%戊唑·百菌清SC,纳米农药,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丙环唑EC,15%丙唑·戊唑醇SC,48%氰烯·戊唑醇SC等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7.
选取6种常用杀菌剂、2种防治器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0%肟菌·戊唑醇、40%咪铜·氟环唑、15%丙硫唑·戊唑醇、40%戊唑·咪鲜胺、0.3%四霉素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上6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对口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与传统电动喷雾器相近,在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中可适当代替喷雾器。  相似文献   

8.
通过药效试验评估40%咪鲜胺?氟环唑SC、50咪鲜胺铜盐SC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纹枯病田间药效。结果表明,防治赤霉病效果较好的药剂和剂量是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SC40g/667㎡、30g/667㎡和50%咪鲜胺铜盐SC 50g/667㎡,防效分别为86.05%、78.45%和80.00%;对纹枯病防效好的药剂和剂量是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SC40g/667㎡和30g/667㎡,防效分别是69.91%、52.66%;对纹枯病、赤霉病、锈病防治效果均好的药剂和剂量是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SC30-40g/667㎡,在小麦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16%氯啶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药450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末次药后7 d,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88.3%,锈病的平均防效在95.0%;末次药后14 d,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88.5%,锈病的平均防效在93.0%;增产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经济的药剂,本研究对多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75%丙硫菌唑干悬浮剂、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等药剂于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各喷施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和病穗率防效均在65%以上。同时发现,丙硫菌唑及带有戊唑醇的复配剂对锈病的防效较好,而单用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40%多菌灵悬浮剂等药剂对小麦锈病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对小麦锈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种常用杀菌剂和2种防治器械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丙硫·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丙硫唑·戊唑醇对小麦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戊唑·咪鲜胺、丙环唑对小麦锈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上6种药剂可作为防治小麦锈病对口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锈病与传统喷雾器的防效相近,可替代喷雾器等传统防治器械而应用于小麦锈病等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江苏省建湖地区小麦赤霉病成为了小麦常发性病害,危害程度加重。针对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主体药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用30多年、防效下降的现实情况,选出19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25%丙硫菌唑SC、80%戊唑醇WP、15%丙硫·戊唑醇SC、75%戊唑·百菌清WP、45%戊唑·咪鲜胺WP、25%氰烯菌酯EC等7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均在70%以上,可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施药,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达78.1%、病指防效达80.2%;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分别为73.1%和72.0%,病指防效74.0%和73.6%,以上3种供试药剂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赤霉清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125 g/L氟环唑悬浮剂、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等6种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悬浮剂、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性油SE、45%戊唑·咪酰胺水乳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较好,达到60%以上,且对小麦生产安全,可以在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中轮换使用,特别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性油SE防效最好,可以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优选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选择48%丙硫菌唑SC、50%叶菌唑WDG、75%戊唑·百菌清、25%氰烯菌酯、50%多菌灵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48%丙硫菌唑SC525 ml/hm~2、50%叶菌唑WDG180 g/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好于25%氰烯菌酯1800ml/hm~2,明显高于50%多菌灵750 g/hm~2(纯量)。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控制小麦穗期赤霉病和锈病的为害和提高小麦穗期病害的防治效率,对部分新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并比较了植保无人机与人工药泵应用在病害防治效果中的差异。结果表明,40%丙硫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900 mL·hm-2、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750 mL·hm-2结合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等处理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并兼防锈病;植保无人机喷施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常规人工药泵相当,对锈病的防效优于人工药泵。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2018年宜阳县植保站进行了田间小区药剂试验,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以及防效。结果表明,在小麦始见扬花期和小麦赤霉病发病盛期施药,药后22 d,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75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90.95%,优于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 mL/hm~2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交替使用药剂,提高防治效果,于2020-2021年度在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开展了药剂交替使用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病穗防治效果在75%以上的处理依次是麦甜(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氰烯菌酯组合,30%丙硫菌唑、25%氰烯菌酯组合,75%戊唑醇·百菌清(戊唑醇62.5%、百菌清12.5%)、25%氰烯菌酯组合,45%戊唑醇·咪鲜胺(戊唑醇15%、咪鲜胺30%)、25%氰烯菌酯组合,80%多菌灵、25%氰烯菌酯组合;在防治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麦甜(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氰烯菌酯组合,其次是30%丙硫菌唑、25%氰烯菌酯组合,第三是75%戊唑醇·百菌清(戊唑醇62.5%、百菌清12.5%)、25%氰烯菌酯组合,这3个组合病穗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病指防治效果在90%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霍邱县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高效药剂,选用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79%、78.14%、74.86%、81.42%,其中单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低于3个复配剂的防效,且有效成分用量远高于复配剂有效成分用量。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扩大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选择范围,特研究了8%叶菌唑悬浮剂等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具体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100 mL、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75mL+36%咪鲜胺铜盐·噻霉酮悬浮剂40 mL、每667 m2施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 mL、每667 m2施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 mL,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第2次施药后7 d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第2次施药后27 d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100%,上述药剂建议在小麦赤霉病偏重以上发生的年份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