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阐明甘加型藏羊(Ovis arise)发情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轴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本试验选取健康且在发情周期内的甘加型藏羊32只,运用qRT-PCR、Western blot 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ERβ mRNA及蛋白在HPO轴中的表达和分布差异。结果显示,甘加型藏羊整个发情周期(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及间情期)ERβ mRNA及其蛋白在HPO轴中均有表达和分布。下丘脑中ERβ mRNA及其蛋白在下丘脑中发情前期表达最多,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5);垂体中ERβ mRNA及蛋白均在发情前期表达最高,与其他3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在卵巢中间情期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Rβ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大神经元胞体和轴突中;在垂体中多分布在远侧部及中间部嗜酸性细胞胞浆中,胞核中分布较少;在卵巢中,生长卵泡颗粒细胞胞浆和胞核、卵泡内膜细胞及黄体细胞胞浆中均有分布。ERβ mRNA及其蛋白在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HPO轴的差异性表达表明雌激素受体β参与调节甘加型藏羊的生殖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甘加型藏羊(Ovis arise)发情周期血浆孕激素(P4)的分泌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GR)在HPO轴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藏羊繁殖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血浆中孕酮含量的动态变化、HPO组织中PGR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和组织分布。结果显示:1)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血浆孕酮呈波动式和脉冲式分泌,在间情期达到最高峰值,发情期最低,二者差异显著(P<0.05)。2)PGR mRNA及其蛋白在HPO组织中均有表达;下丘脑中,PGR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在间情期最高,各时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垂体中,PGR mRNA表达量在发情后期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发情前期和间情期(P<0.05),发情前期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时期;卵巢中,PGR mRNA在发情期最高,与间情期差异显著(P<0.05),蛋白表达水平在发情前期最高。3)PGR免疫阳性反应产物表达在下丘脑神经胶质细胞和大神经元胞体中,腺垂体嗜酸性细...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原甘加藏羊(Ovis aries)发情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y axis,HPOA)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peptins,KISS-1)/G蛋白偶联受体5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54,GPR54)的表达及其对藏羊季节性发情周期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选取处于发情周期的甘加藏羊32只,应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在发情周期HPOA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qRT-PCR结果显示,甘加藏羊整个发情周期HPOA组织中均有KISS-1和GPR54 mRNA表达。下丘脑组织中发情前期KISS-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发情时期;在垂体组织中发情前期和间情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与发情后期差异显著(P<0.05);卵巢轴组织中间情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时期。下丘脑组织中发情期GPR5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时期;垂体组织中发情前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卵巢轴组织中发情后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Kisspeptin和GPR54阳性产物在下丘脑中主要分布于促垂体区的弓状核、脑室前腹侧区;腺垂体中主要在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中表达;卵巢轴中主要在卵泡颗粒层及卵泡内膜上表达。KISS-1和GPR54在藏羊发情周期HPOA中的差异表达,对藏羊季节性发情周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激素(TH)通过与其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能。为阐明松果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y axis, HPOA)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β, THR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对季节性繁殖动物甘加藏羊(Ovis aries)生殖活动的调节。本研究以处于发情周期和乏情期的甘加藏羊为研究对象,应用RT-qPCR、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了松果体、HPO轴中THRβ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显示,THRβ mRNA及其蛋白在松果体和HPO轴组织中均有表达和分布。在松果体中,THRβ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均在乏情期最高,显著(P<0.05)高于发情周期;在下丘脑中,THRβ mRNA表达量在发情后期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蛋白表达量在间情期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在垂体中,THRβ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在间情期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在卵巢中,THRβ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在发情后期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HRβ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松果体细胞的细胞浆,下丘脑的神经胶质细胞、大神经元胞体和椎体细胞胞浆,腺垂体的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胞浆,卵巢的颗粒细胞胞浆、卵泡内膜细胞及黄体细胞。甘加藏羊发情周期和乏情期松果体、HPOA组织中THRβ mRNA和蛋白的差异性表达,表明THRβ参与调控甘加藏羊的生殖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加型藏绵羊发情周期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藏羊生殖活动的调控.【方法】选取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甘加型藏绵羊48只,采集藏羊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发情前期的血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个时期血浆中GnRH的含量,比较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甘加藏绵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血浆中GnRH分泌呈现一定的规律:在发情期和发情后期呈脉冲式分泌,间情期和发情前期既有脉冲式又有波动式分泌.分泌特点为发情前期血浆中GnRH(57.409pg/mL)开始升高,至达到最大值(73.389pg/mL),发情后期(62.058pg/mL)和间情期(55.687pg/mL)分泌量降低,其中发情期分泌量最多,且与其他3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在整个发情周期中GnRH先后出现4个明显分泌峰,第1个峰出现在发情期4h,第2个峰出现在发情后期60h,第1个峰略高于第2个;第3个峰出现在间情期第9天早上,第4个峰出现在发情前期第14天早上,第3个峰较第4个低.【结论】了解甘加型藏绵羊发情周期下丘脑GnRH分泌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GnRH在甘加型藏绵羊发情周期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对小鼠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卵巢中GPR30分布及GPR30 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PR30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小鼠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卵母细胞以及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以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分布最多、着色最深;GPR30的相对表达量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以间情期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发情期最高但与发情前期和发情后期无显著差异(P> 0.05).发情周期卵巢中GPR30 mRNA的表达变化规律与GPR30的表达基本一致,其中发情期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1),间情期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1). GPR30在小鼠卵巢中的分布和表达量变化与卵泡发育过程以及发情周期雌激素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提示其介导了雌激素对发情周期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褪黑素受体(MTR1a)基因在甘加型藏绵羊(Ganga Tibetan ovis aries)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选取发情周期内正常且未孕的甘加型藏绵羊32只,应用qRT-PCR方法检测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MTR1a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整个发情周期中,甘加型藏绵羊输卵管和子宫中均有MTR1a mRNA表达。在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4个阶段,输卵管组织中MTR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4±0.253、 0.033±0.031、 0.202±0.151和1.000±0.221,间情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与发情期差异极显著,与其他时期差异显著;子宫组织中MTR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8±0.086、0.525±0.347、1.878±0.209和1.000±0.094,发情后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与其他3个时期差异极显著。发情周期内MTR1a基因在输卵管和子宫中的表达变化规律表明褪黑素(Melatonin,MT)在动物排卵、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苏钟种母猪16头,在第2个发情期后,按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随机分成4组。用RT-PCR检测苏钟猪发情周期不同时期preproorexin和orexin 1受体(OX1R)mRNA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发情周期不同时期preproorexin mRNA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变化趋势一致,preproorexin mRNA在猪的发情前期表达最高,随后其表达量开始下降,在发情后期其表达最少,在间情期时又开始上升。下丘脑中OX1R mRNA在发情前期开始上升,在发情后期达到最高,随后在间情期又开始下降。垂体和卵巢中OX1R mRNA的变化与下丘脑中OX1R mRNA的变化趋势一致。上述结果表明:orexin可能参与调控动物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血浆中生殖激素的分泌变化规律,选取24只处于发情周期内的甘加藏羊,采集甘加藏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甘加藏羊发情周期血浆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和雌激素(E)的分泌变化。结果显示,FSH含量在发情期最高,为3.406 m IU/m L,发情后期降低至2.492 m IU/m L,间情期又开始升高,至发情前期达2.727 m IU/m L,发情期含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LH含量在间情期最高,为4.377 m IU/m L,发情后期显著低于间情期和发情前期;P含量在发情前期最高,为18.039 ng/m L,发情期降至16.196 ng/m L,发情后期缓慢升高,间情期达17.127 ng/m L,发情前期极显著高于发情期与发情后期;E含量在发情前期最低,为29.625 pg/m L,发情期升高(36.035 pg/m L),发情后期达到最高,为38.573 pg/m L,间情期又降低(35.531 pg/m L),发情后期极显著高于发情期、间情期以及发情前期,发情期与间情期极显著高于发情前期。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张尧  张君胜  王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75-10177
[目的]揭示湖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组织中Lrh-1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了湖羊Lrh-1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体系,测定其在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湖羊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间质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Lrh-1基因在湖羊HPG轴的表达随发情周期变化的规律。[结果]建立的湖羊组织Lrh-1 mRNA检测体系扩增效率为92.44%,扩增效果良好。在湖羊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间质组织中均检测到Lrh-1基因mRNA的表达。其中,在发情后期下丘脑和卵巢间质组织中Lrh-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的表达量(P0.05),垂体组织中Lrh-1 mRNA相对表达量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rh-1基因参与发情周期湖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功能的行使,并且该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可能与湖羊发情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干扰素-γ受体(IFN-γR)和雌激素受体(ER)在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相互关系,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双标法,对正常成年雌性SD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中IFN-γR和ER共表达情况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R和ER双标记阳性细胞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多个核团中,并且也分布在垂体和卵巢组织中;IFN-γR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数为全细胞着色;ER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整个细胞中,部分为核表达。推测γ-干扰素(IFN-γ)和雌激素在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以其各自的受体为介导进行两种物质间的信息传递,以此共同参与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甲状腺激素(T3、T4)及其合成酶( DIO2 DIO3)对甘加藏羊生殖活动的调控,本研究以发情周期和乏情期甘加藏羊(Ovis arise)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甘加藏羊发情周期和乏情期血浆中T3和T4的动态变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A)及甲状腺组织中 DIO2 DIO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整个发情周期和乏情期血浆中T3和T4浓度均以脉冲式和波动式交替变化,T4的浓度均显著高于T3,T3的平均浓度在发情前期最高,T4的平均浓度在发情期最高,与其他各时期比较差异均显著。藏羊发情周期和乏情期HPOA和甲状腺组织中均有 DIO2 DIO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且差异显著;垂体、卵巢、甲状腺 DIO2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 DIO3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甘加藏羊发情周期和乏情期血浆T3、T4的浓度和 DIO2 DIO3在HPOA及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呈现动态变化,表明甲状腺激素及其合成酶参与调控甘加藏羊的生殖活动。  相似文献   

13.
ERβ及p-ERβ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对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及其磷酸化形式p-ERβ进行定位和半定量的研究,探讨ERβ和p-ERβ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的表达规律。Western bolt检测结果表明,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中,ERβ和p-ERβ均在小鼠发情期卵巢中高水平表达,而在其他时期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同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Rβ及p-ERβ在小鼠卵巢的卵泡和黄体中,随发情周期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分布。ERβ及p-ERβ在小鼠卵巢中的分布和表达量的变化与卵巢中卵泡和黄体的发育过程基本一致,揭示ERβ对小鼠卵巢发情周期的周期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中ERα、P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牦牛子宫中ERα和PR mRNA及ERα和PR蛋白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内膜和肌层中均有ERα mRNA和 PR mRNA的表达,ERα和PR蛋白免疫阳性产物表达于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中;子宫内膜中ERα mRNA和PR mRNA在发情后期表达最强,间情期显著下降(P<0.05),发情前期回升;ERα和PR蛋白表达在发情期最强而间情期最弱;子宫肌层中ERα mRNA和PR mRNA的表达在发情期较高,发情后期显著下降(P<0.05),间情期降到最低,发情前期显著回升(P<0.05),且达到最高值;ERα和PR蛋白发情期表达最强,间情期最弱,但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Rα和PR在牦牛子宫内膜和肌层中随发情周期不同呈周期性变化,参与调节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内膜及肌层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用 SD 系大鼠,用常规阴道抹片法鉴定发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PAP)法,进行雌激素受体(ER)定位。在子宫的内膜固有层、肌层和浆膜层,发现抗雌二醇抗体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而在内膜上皮细胞内无阳性染色。这种阳性染色可以被乙烯酚所阻断,不加抗雌二醇抗体的结果使染色呈阴性。发情周期4个不同时期的子宫组织中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现出量的变化,以发情间期为基础,发情前期较多,发情期和发情后期依次减少,其动态变化与前人报道发情周期中雌二醇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是对应的。并发现发情周期中子宫组织的肥大细胞与雌激素受体的分布和变化有着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发情周期小鼠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对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下丘脑中GPR30的分布和GPR30mR-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PR30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分布于发情周期小鼠下丘脑中的大部分核团以及部分胶质细胞的胞膜,其中视上核、视交叉上核、室旁核、室周核、弓状核、乳头体外侧核分布较多;视上核和视交叉上核的GPR30相对表达量分别在间情期与发情前期以及发情前期与发情期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均呈上升趋势,而其他核团中GPR30相对表达量在发情各期相对稳定且无显著差异(P>0.05);下丘脑中GPR30的相对表达量以发情前期和发情期较高,整个发情周期呈先升后降趋势。发情前期和发情期下丘脑中GPR30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但与其他各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下丘脑中GPR30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动物发情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SD系大鼠,用常规阴道抹片法鉴定发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PAP)法,进行雌激素受体(ER)定位。在子宫的内膜固有层、肌层和浆膜层,发现抗雌二醇抗体的反应阳性细胞,而在内膜上皮细胞内无阳性染色,这种阳性染色可以被 烯酚所阻断,不加抗雌二醇抗体的结果使染色呈阴性,发情周期4个不同时期的子宫组织中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现出量的变化,以发情间期为基础,发情前期较多,发情期和发情后期依次减少,其动态变化与前人报道发情周期中雌二醇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是对应的。并发现发情周期中子宫组织的肥大细胞与雌激素受体的分布和变化有着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间情期小鼠腹腔注射GPER抑制剂G15,按注射剂量0.3,1.5和7.5nmol/只设3个注射组,另设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药物注射后,依次取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的卵巢,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EGFR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EGFR免疫组化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卵巢的各级卵泡中,阳性染色随卵泡发育而逐渐增强,其中颗粒细胞越靠近卵母细胞染色越强,发情周期卵巢EGFR相对表达量表现为发情期发情前期间情期发情后期。小鼠注射G15后,各情期卵巢中EGFR的表达呈G15剂量依赖性减弱,除发情后期外,均极显著下降(P0.01);1.5和7.5nmol/只G15注射组各情期EGFR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极显著低于0.3nmol/只G15注射组(P0.01)。EGFR mRNA的变化规律与EGFR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G15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GPER下调发情周期小鼠卵巢中EGFR的表达,从而影响发情周期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发情周期各阶段KiSS-1/GPR54系统在母羊下丘脑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12只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于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颈动脉放血致死后采集其下丘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母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下丘脑中KiSS-1和GPR54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母羊发情周期各阶段下丘脑上均有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发情期母羊下丘脑KiSS-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P<0.01),而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之间差异不显著;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GPR54基因在母羊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情期母羊下丘脑KiSS-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周期其他阶段(P<0.01),GPR54基因在母羊发情周期各阶段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干扰素(IFN)的分布与山羊腺垂体内分泌细胞在发情免疫调节中的形态学依据。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山羊腺垂体内IFN-α和IFN-γ阳性细胞的分布和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种干扰素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的细胞质,远侧部和结节部较多;不同发情期IFN-α和IFN-γ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IFN-α相对表达量均高于IFN-γ,但两者在发情周期中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发情前期和间情期相对表达量较高,后期最低,发情期呈中等强度表达。表明IFN-α和IFN-γ各自在发情的不同时期发挥作用或相互协同调节垂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参与动物的生殖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