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袁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32-14433,14445
结合历代目录学家古代农书编目认识、官修史志书目子部农家类著录的演变轨迹,以及现代农书与古代农书的整理情况,指出作为子部的二级类目农家类不仅需要细分子目、详加著录,更需要出现专科目录,从而既能符合目录学的历史发展趋势,又能够为后人搜求、研究古代农学文献提供大量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长期以农立国,有着悠久的重农传统,因而农业较为发达,农学著作非常丰富。反映到目录学上,历代目录学家对农书都十分重视,不仅单独为其设类,有的还细分子目,详加著录,从而为后人搜求、研究古代农学文献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邱志诚 《农业考古》2022,(1):239-247
《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两部当代农学目录学著作,堪称研究传统农书的架海金梁,是为学者入门、研究必备的案头书。但两书或囿于时代条件限制,或因书成众手,误收的情况在所难免。通过研究考辨,可知两书误收宋代农书29种,兹为揭橥以提高其著录宋代农书部分的准确性,从而使之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读书敏求记>在版本目录学研究中历来颇受重视,但未见有学者对其中著录农书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文章由此入题,考察了<读书敏求记>中农书的分布及其特征,以凸显其在研究我国古代农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唐代农书在存目的数量上相对稀少,农书内容与质量相对薄弱,未能出现较重要的农学思想和农业技术。唐代士人的著述动机在科举初兴的催动下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行卷习例使得士人著述偏狭于仕进,鲜能触及农家末学;农学观念的扩大与道教倾向使得农书著录和内容杂驳,从而淡化了农学价值;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江南农业初兴,北方农书创作相对低落,却为南方农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书的传播与农技的推广相悖而行,加上两次文献遭厄使得农书流传多舛,"稀见"语境下的唐代农书开启了后世农学发展的诸多路径。  相似文献   

6.
郑振铎著录书目提要的风格独特,反映了其文风、学风、史观和学术发展轨迹。《农桑辑要》题跋是郑氏所有书目提要中最具典型之篇,内容简约丰美,转相发明,耐人体会玩昧,不愧是历代题跋之精品,代表了郑振铎作为一代目录学家之成就。本文以此著录为例,通过古今比较,阐述郑振铎书目提要的著录体例特点,并从文本、学术史、目录学等多视角解读其书目提要之风格。  相似文献   

7.
经学方法与古代农书的编纂——以《齐民要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古代有重要影响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农学研究方法深受传统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其采用的“采捃经传”和“验之行事”的农学研究方法同儒家的经学方法———既崇尚经典又重视实际考证的儒家经学传统是一致的;《齐民要术》之后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的研究方法与儒家经学方法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一致性,而《齐民要术》本身对这些农书的影响亦是儒家经学方法影响作用的体现。因此,对儒家的经学方法的运用成为《齐民要术》及其之后我国古代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之间一脉相承的农学研究传统,古代农书的研究方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儒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古今农业》2008,(3):48-48
中国科学院的自然学史研究所曾雄生撰著的《中国农学史》一书,作为《中国学术史系列》之一,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全书594千字,定价48.00元。在充分吸收现有关于中国农学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书突出学术史的特点,把古农书作为农学史的讨论重点,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编展开叙述。突出中国传统农书写作的官修和私撰两大传统。前有绪论交待中国农学之基本内容、农学概念的由来和演变、农家和农书,中国农学史的研究现状及该书的写作思路等,末有结论和讨论。另有游修龄教授序,指陈该书优劣和未尽之处。  相似文献   

9.
《浙江通志》中所收书目中包含一部分农书目录,前贤学者对方志体书目少有涉及,更不用说对其中农学目录的整理和研究了。《浙江通志》所收农书目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对了解明清时期浙江农业的概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本劝农性质的文献,《便民图纂》中包含着大量的农学知识,以往的研究者认为这些农学知识大多是抄自其它文献,价值不大。本文以书中的"耕获类"和"树艺类"部分为例,揭示了这些农学知识独特的原创和地域价值。笔者认为,《便民图纂》上接宋元两代的农书和日用类书,下启《农政全书》,在中国古代农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古籍数字化是未来文献信息建设的主要方向。加强农业古籍数字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农业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整合农业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100-17101,17104
以古代文献中的农业记载为主线,揭示了古农书分布的情况以及特色性,并对古农书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古农书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农业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13.
王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9-16461
古代农业文献是指中国农书。结合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展轨迹,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时期6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献进行整理和概括。归纳了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程、规律、类型及其整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文献经历了初创时期;在北方发展时期,向南方普及时期,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4个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卢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63-1064,1072
以古农书中的农业记载为主线,揭示了古农书分布的情况,并对古农书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古农书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15.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57-13958
古农书文献十分丰富,但“农家条目,至为芜杂”。为此,结合古农书文献演变之轨迹,探讨了由芜杂到分散,再到完善科学分类体系,指出古农书文献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农业经济、农业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大国闻名世界,精耕细作、小农经济是传统中国经济的象征。所 以,中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农业的发展建设。目前,“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所要改善和提升的主要 对象。国内基层群众大部分都属于农民。由此可见,推动农业的发展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势在必行的 任务。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古籍众多、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如敦煌遗书、西北少数民族特色文献等对西北图书馆古籍馆藏建设及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但散落民间的众多文献及图书馆不当藏储的古籍,都亟待发掘、整理和保护。在此主要阐述了西北地区文献搜集、利用的主要方法及原则,并对西北古籍数字化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图书馆古籍数字化标准的建设发展及民族地方文化融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红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29-17230,17307
农业古籍是我国传统农业精髓的主要载体,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存古籍,古为今用,许多图书馆采用现代技术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但在制作之前,如何进行版本选择,值得思考。该文对古籍版本特点、类型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如何鉴别、选择、利用古籍版本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梁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146-16147
结合古籍中的农业文献记载,研究传统农业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探讨中国农业的历史特点,并进行了优化整合的归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