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生姜是沂水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7世纪六十年代,常年种植4000公顷左右,2010年发展到5333公顷,主要品种莱芜大姜和缅姜,平均667m~2产3.5吨,最高单产可达6.5吨。全县年产生姜28万吨左右,产值14亿元。其中姚店子、院东头、许家湖三个乡镇为集中产区,这三个乡镇几乎村村种植生姜,常年面积稳  相似文献   

2.
优质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姜是沂水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7世纪六十年代,常年种植面积5500公顷,平均单产3500kg/667m~2,最高单产可达6500kg/667m~2。经过多年的种植,姜农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现将栽培管理措施总结如下。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壤土栽植。实行3~4年轮  相似文献   

3.
生姜性温驱寒,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农业种植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生姜产量高,一般地块667m2产量2500~3500kg,高产地块可达5500kg以上,近来生姜价格走势趋好,经济效益明显,667m2产值可达15000~20000元。为确保生姜优质高产,应做好生姜栽培的前期管理,现将主要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选种消毒,杀菌催芽  相似文献   

4.
王发胜 《中国蔬菜》2020,1(8):100-102
正生姜生产中常常遇到畸形芽、"扎小辫"、叶片干尖黄化、除草剂药害、姜块开裂和皴皮等问题,应根据不同成因,采取正确选种催芽,合理浇水、施肥,加强通风炼苗等对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沂水县是山东省生姜主产区之一,生姜种植历史已逾100 a(年),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 700~6 700 hm~2(7.05万~10.05万亩),生姜已成为全县主要特色经济作物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随着生姜产业的逐年发展和种植年限的  相似文献   

5.
薛彦霞  庞立峰  刘峰 《蔬菜》2011,(1):52-53
由沂水县农业局试验推广的氯化苦防治姜瘟病新技术,得到了全县姜农的认可。县农业局自2005年开始逐步试验示范推广该产品,先后在生姜主产区的姚店子、院东头、许家湖等乡镇的主要村安排了示范点50多个,  相似文献   

6.
渝姜2 号是从广西白姜群体种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生姜新品种。生育期约180 d(天),分蘖数为24~26个,单株产量0.49~0.51 kg,根茎总糖含量为13.0 g·kg-1,粗纤维含量0.9%。每667 m2 产量超过3 200 kg。田间抗姜瘟病能力极显著强于对照白姜群体种,适合重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酵素生姜是生姜中的精品,品质优,价格高。采用GAP(良好农业规范)规范化种植技术,从种植基地、生长条件、土壤处理、催芽、栽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方面,规范种植技术措施,使酵素生姜优品率有所提高,品质显著改善,不仅满足市场对优质生姜的需求,也为酵素农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川早熟生姜栽培历史悠久,在乐山、犍为、自贡一带有较大栽培面积,但是传统的种植方式下上市时间集中在7~8月,价格优势不明显,为此在当地发展起来的早熟高效栽培技术,可以将生姜上市时间提早到5~6月,市场批发价可达12.00~16.00元/kg,价格优势明显,高产者可达67.50 t/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草本植物,喜温暖而阴凉的生长环境,不耐寒、不耐热,生长起点温度15℃,最适温22~30℃,忌渍水、曝晒、连作。生姜可以作调味品,也可加工多种食品,还可作药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生姜易管理,产量高,一般产量3000kg/667m^2,高产的达5000kg/667m^2以上,但要根据生姜的特点进行栽培,做好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胡启山 《蔬菜》2010,(5):23-23
<正>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近年来,随着生姜连作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这一病害呈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并且成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生姜病害,严重影响生姜的优质、高产。下面介绍这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瓜、生姜、香菜、萝卜一年四种四收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配置合理,操作简单,容易管理(管理措施同常规种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西瓜3500千克,生姜2500千克,香菜500千克,萝卜1000千克,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整地施肥: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冬前深耕,并每667平方米施入优质土杂肥4000千克,翌年早春耙平整细。种植模式:每1.8米为一种植带,种三行生姜,平均行距55~60厘米左右,两边种西瓜,行距1.8米,瓜与姜间距离30~50厘米左右,香菜撒在姜沟内,西瓜收获后,在西瓜垄上种两行萝卜,行距15~20厘米。栽培技术要点:西瓜以早熟品种如极早佳龙、郑杂五…  相似文献   

12.
张云 《上海蔬菜》2020,(1):37-38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耕地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姜种植面积较大。该文从种姜选择、培育壮苗、姜田选择、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生姜绿色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祥峰 《蔬菜》2006,(3):21-21
宁阳县地处鲁中腹地,其辖磁窑镇、蒋集镇具有传统种植生姜的习惯,播种面积达1333hn^2,通过多年来的引进改良,目前以大姜为主的生姜品种在品质、商品性上有较大提高,但生姜在产量上却一直徘徊不前,没有大的突破。近年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们摸索到生姜的这种“二一二”新型种植模式,磁窑镇西贤村杜现龙、姜衍梅两户农民试种3年的实际生产结果是:667m^2产量达到3000kg,比原来的传统种植模式增产1000kg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生姜是多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用途广泛,是餐桌上的保健蔬菜,在豫西南栽培历史悠久,规模逐步扩大。本文简要介绍了豫西南生姜的栽培季节、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以期为豫西南生姜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常胜 《中国蔬菜》2008,1(12):50-51
生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但因生姜起源于热带地区,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不耐寒的特性,种植区域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青海高原无霜期短,生姜的生长期不足,露地栽培难以获得产品.随着近几年设施农业的发展,2006~2007年青海省大通县蔬菜站利用日光节能温室在大通县新庄镇台其庄村(海拔2 500 m,年均气温4.0 ℃)对生姜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每667 m2生姜产量2 400~2 700 kg,产值14 400~16 200元,扣除生产成本,每667 m2每茬纯收益9 000~12 000元.  相似文献   

16.
生姜姜瘟病发病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姜是安徽省的特色农产品,全省生姜种植面积1.2万hm2,主产区为临泉、金寨、阜阳、潜山、铜陵、全椒等地.但是,由于姜瘟病发生危害有着逐年加重的趋势,导致生姜的产量与品质降低,影响加工外销,制约生姜产业化的发展.我所于2003年对铜陵地区姜瘟病发生情况调查,全市种植生姜面积427 hm2,发病面积达154.6 hm2,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6.2%,发病程度属中等偏重年份,在发病田块中,有20%田块绝收,40%田块发病率为70%以下,40%田块发病率高达70%~80%,平均每667 m2产量损失500kg以上,直接损失464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城固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合生姜种植,自古就有种植生姜的传统,种植出的生姜以汁多、渣少、辛辣味浓而著名,曾跻身于全国名优特生姜之列,广受各地客商青睐。城固县农技中心通过多年探索、研究,按照生姜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城固县生态环境,重点推广了种茎消毒、均衡施肥、起垄栽培、遮阴处理及姜瘟病防治等关键技术,提升产量和品质,示范区内亩产达3 000 kg,亩效益万  相似文献   

18.
福安是福建生姜主产区之一,为提高生姜生产用种的质量,当地相关农业部门在海拔400 m以上的山区建立了生姜繁育基地,为沿海平原生姜产区提供优质的种姜。种姜产量约2 000 kg/667 m2,2019年市场售价7元/kg,产值约1.4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繁育品种、地块选择、培育壮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种姜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9.
西瓜、生姜、菠菜间套复种三作三收,是费县地区发展高效农业过程中试验研究总结出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模式.目前,已示范推广面积800hm2,每667m2可产西瓜3438kg,生姜2780kg,菠菜1525kg,产值13063.8元,纯收入10849.5元.  相似文献   

20.
莱芜生姜生长周期长,富含蛋白质、脂肪、糖分等营养物质,是莱芜当地的名优特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的侵害。文章分析了莱芜生姜的主要特点及分布范围,总结了主要病害类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达到指导种植合规用药,生产优质生姜,增加姜农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