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拐枣属植物是蓼科多年生灌木 ,具有抗旱、耐高温、耐瘠薄、抗风蚀沙埋、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对干旱和流沙具有特殊适应性等特点 ,是干旱、荒漠地带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 ,具有固沙、薪柴、蜜源和饲用价值。本属植物共有 1 0 0余种 ,主要分布在中亚、欧洲南部、北非、蒙古、中东和中国。我国有 1 8种 2变种 ,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 ,以新疆分布最多。沙拐枣由于植物本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功能使其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 ,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沙区和荒漠地带防风固沙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理想物种 ,重视对沙拐枣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甘肃省麻黄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利用建议,为麻黄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文献和标本馆标本记录的基础上,采用重点区域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麻黄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就麻黄属植物的资源现状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查实甘肃产麻黄属植物7种,订正了文献中常出现的异名,并绘制了甘肃省麻黄属植物分布图;市售本地麻黄多为中麻黄,偶见收购膜果麻黄,民间使用各种均有。结论:应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规范野生麻黄采收方法,积极开展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种质收集和筛选,做好麻黄种植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引导。  相似文献   

3.
沙拐枣属植物(Calligonum L.)作为我国荒漠地区的一种固沙造林先锋树种,具有抗旱、耐高温、耐瘠薄、抗风蚀沙埋、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对干旱和流沙具有特殊适应性等特点。从种类分布、繁殖技术、化学成分、抗逆分子生物学及生态特性等方面对沙拐枣属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沙拐枣的荒漠治理、抗逆机理、基因资源挖掘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沙拐枣属蓼科沙拐枣属多年生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本文就沙拐枣人工种植后的出苗状况,生长发育特性及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变化动态等进行了研究,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治理工程中沙拐枣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百里香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我国百里香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从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和植物化学成分等方面概述了百里香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同时,就其在医药食品和日用化学品当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稗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属(Echinochloa)植物是一种繁殖力强、生态适应性广的草本植物,在全世界均有大面积分布,因其危害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过去多把稗属植物看作恶性杂草来研究。稗属植物除作为杂草外,还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其营养丰富,草质柔嫩,适口性好,是发展绿色畜产品的新型优质牧草。本文综述了稗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和系统进化的研究概况,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总结了稗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稗属植物的经济价值和优良基因的利用。分析了我国稗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指出今后应加强对稗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分类、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学的研究和饲用稗草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山蚂蝗属植物灌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利用现状,为山蚂蝗族灌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我国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鸢尾属Iris植物的地理分布、种质资源保存状况及园林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4个主要方向:加强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积极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种质创新;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开发利用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9.
甘肃野生草坪及地被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1991~ 1994 ,1999~ 2 0 0 0年 2次对甘肃境内的野生草坪及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 ,结果表明 :甘肃境内分布的较为重要的野生草坪植物种质资源 (包括运动型和绿地型 )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 (包括水土保持植物、固土护坡植物、点缀植物、镶嵌植物、绿篱植物和五色草花坛植物 )共计 113种。分属于 2 8科 75属  相似文献   

10.
旱生灌木型牧草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筛选 ,沙拐枣、柠条为优良的旱生灌木型牧草。苗木是沙拐枣等旱生灌木型牧草进入市场的商品形态  相似文献   

11.
大叶千斤拔—云南热区优良牧草种质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茜 《四川草原》2002,(4):31-32,42
大叶千斤拔广泛分布于云南热区,其生态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是云南省热区值得开发利用的豆科灌木类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同时,也是热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绿肥资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我国披碱草属植物的重要性及其植物多样性,生态生物学特性,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宁夏东部风沙区不同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固沙灌木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 5 种固沙灌木配置模式 (柠条纯林、杨柴纯林、柠条×花棒混交、柠条×沙拐枣混交、花棒×沙拐枣混交)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0~10 cm 土层,柠条×花棒混交、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和 N∶P 均显著高于其他 3 种固沙灌木配置模式,但土壤 C∶N 显著低于其他 3 种; 10~20 cm 土层,柠条纯林、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 C∶N 显著高于其他 3 种,柠条纯林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 C∶P 显著高于其他 4 种;20~30 cm 土层,柠条纯林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 4 种,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 C∶P 均显著低于其他 4 种。C∶N 和 N∶P 主要限制因素均为全氮,C∶P 主要限制因素为有机碳。柠条×花棒混交、柠条× 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矿化,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促进沙地土壤养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苜蓿属植物种和品种具有丰富的形态和遗传变异,在分类上亦分歧很大。论述了我国苜蓿属植物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不同的分类系统、遗传资源保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由此强调指出加强对苜蓿属植物资源的研究、防止种质资源丧失和保护苜蓿遗传资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叶千斤拔广泛分布于云南热区,其生态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是云南省热区值得开发利用的豆科灌木类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同时,也是热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绿肥资源.  相似文献   

16.
着重介绍了我国披碱草属植物的重要性及其植物多样性,生态生物学特性,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披碱草属Elymus植物是小麦Triticum nestizum、大麦Hordeum vulgare的近缘属,同时蕴藏着丰富的优良基因,是改良小麦、大麦和黑麦Sacale cereale品种的优良基因资源。披碱草属植物也是草原和草甸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和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但国内在披碱草属植物资源和利用方面的研究与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现从国内外对披碱草属植物种间杂交利用方面进行论述,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披碱草属植物资源进行种质创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王清郦  赵淑芬  孙启忠  温定英 《草业科学》2012,29(11):1771-1777
胡枝子属植物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本研究从形态学、生化、细胞学和分子4个水平探讨胡枝子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胡枝子属植物的饲用、生态及药用等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为胡枝子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草地饲用灌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饲用灌木资源丰富,据统计,常见的有7科,27属,60种。该类群植物中,主要豆科饲用灌木就有17属47种。大多适口性好,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有些品种营养成分含量可与野生的优良牧草相媲美。灌木为云南省草地畜牧业可靠的物质基础之一,根据植物与环境的统一关系,应开发优质饲用灌木,建立长期人工灌草丛草地,加快云南草地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了解及有效保存内蒙古地区的牧草种质遗传资源,对大兴安岭南段东南麓低山丘陵各类天然草场资源的分布及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采集植物标本的鉴定结果统计,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774种,属88科329属,饲用植物占植物总数的82.17%.同时调查还发现,该区草地资源存在过度放牧、良种未得到充分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牧草育种和良种繁殖体系及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牧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