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淮猪瘦肉系生长与胴体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 g,比新淮猪增加了81 g;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94 d,比新淮猪缩短了34 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饲料46.8 kg;在屠前体重83~90 kg情况下,屠宰率达70%~73%,接近新淮猪,平均背膘下降0.86 cm,胴体瘦肉率为58.24%,比新淮猪增加8.7个百分点,肌内脂肪含量为2.6%~2.7%。与长白猪杂交后的杂种猪日增重达716.5 g,比新淮猪提高86 g(+13%),料重比下降0.11,胴体瘦肉率达61%~64%,杜×新瘦系猪的杂交一代肉猪亦有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2.
沙子岭猪不同杂交组合肥育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测定了双×沙、杜×沙、长×沙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结果表明 :双×沙组合日增重快 ( 5 63.5 8kg)、料肉比低 ( 3.67∶ 1 )、瘦肉率中等 ( 5 4 .5 4 % ) ,肉质优良。但经方差分析 ,肥育和胴体品质性状三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 ( P>0 .0 5 )。结合双×沙组合在繁殖性能方面的突出表现 ,认为用加系双肌臂大约克作为沙子岭猪二元杂交生产中的配套父本品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择加系双肌臀大白猪、美系杜洛克、丹麦长白三个品种的公母猪,组成5个杂交组合(双公×双母,双公×长母,双公×杜母,杜公×双母),测定了双×双、长×双、双×长、双×杜、杜×双五个组合猪的繁殖性能与肥育性能.结果表明杜×双组合在日增重(896.05 g)、饲料报酬(2.80∶1)、瘦肉率(66.01%)等主要指标上优于其它杂交组合,且繁殖性能居中、胴体品质优良,是加系双肌臀大白猪二元杂交瘦肉猪生产中的最佳杂交父本品种.试验还表明,双肌臀大白猪产仔多(12.08头)、增重快(851.97 g)、瘦肉率高(65.24%)、适应性强,值得大力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4.
加系双肌臀大白猪不同杂交组合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加系双肌臀大白猪、美系杜洛克、丹麦长白三个品种的公母猪,组成5个杂交组合(双公×双母,双公×长母,双公×杜母,杜公×双母),测定了双×双、长×双、双×长、双×杜、杜×双五个组合猪的繁殖性能与肥育性能。结果表明:杜×双组合在日增重(896.05g)、饲料报酬(2.80∶1)、瘦肉率(66.01%)等主要指标上优于其它杂交组合,且繁殖性能居中、胴体品质优良,是加系双肌臀大白猪二元杂交瘦肉猪生产中的最佳杂交父本品种。试验还表明,双肌臀大白猪产仔多(12.08头)、增重快(851.97g)、瘦肉率高(65.24%)、适应性强,值得大力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铁添加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长×大”和“大×长”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 3组 ,在它们产前一个月至产后 2 1d的日粮中添加不同的铁添加剂。其中第 1组添加的是甘氨酸螯合铁 ,第 2组添加的是蛋氨酸螯合铁 ,第3组 (对照组 )添加的是硫酸亚铁 ,各组的添加量均为 4 0 0g/t全价料。试验结果表明 :平均窝产活仔数 1、2组比对照组提高 2 .5 %和 3.2 % ,仔猪日增重 1组比对照组提高 11.9% ,育成率 1、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3.0 4和 2 .3百分点 ,母猪产后至 2 1d的总采食量 1、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7%和7.1% ,且仔猪出生后 3日内不用注射铁剂。  相似文献   

6.
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三元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以双肌臀大约克猪纯繁(双×双)为对照的长×双、双×长、双×杜、杜×双等二元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以双肌臀大约克猪纯繁为对照,又测定了杜×长双、杜×双长、长×双长、双×长双三元或二元级进组合的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长双组合在日增重(860.74 g)、饲料报酬(2.871)等主要指标上优于其它杂交组合,且瘦肉率高(68.96%)、胴体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外三元优势杂交组合.试验还表明,双肌臀大约克猪产仔多(12.00头)、增重较快(792.21 g)、瘦肉率较高68.30%,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分别选取4窝长白猪×淮猪(长淮组)、大约克猪×淮猪(大淮组)和淮猪(淮猪组)进行育肥和胴体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淮猪平均日增重(626.13±76.82)g(65.24%)、长淮猪平均日增重(587.00±59.58)g(54.91%)均有高于淮猪(378.93±67.74)g的趋势。长淮猪料肉比(3.04)比淮猪(4.54)降低了49.34%,大淮猪料肉比(3.27)比淮猪降低了38.84%。试验猪的平均屠宰率都在70%以上,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淮猪的胴体斜长(74.50±1.91)cm显著长于淮猪(68.50±3.70)cm,(P<0.05)。长淮猪的眼肌面积(36.45±4.80)cm2显著大于淮猪(21.02±4.23)cm2,(P<0.01)。大淮猪后腿比例(31.08±1.97)%有高于淮猪(28.74±1.24)%的趋势。瘦肉率长淮猪(56.69±1.79)%和大淮猪(53.13±1.41)%均极显著(P<0.01)高于淮猪(44.89±2.15)%。淮猪皮(14.10±1.55)%比长淮猪(7.81±0.56)%和大淮猪(8.39±0.81)%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且差异极显著(P<0.01)。3组猪的肉质性状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肉质优良,未发现有PSE或DFD等劣质肉。  相似文献   

8.
沙子岭猪不同杂交组合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测定了双×沙、杜×沙、长×沙 3个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和肥育性能。结果表明 ,双×沙组窝产仔数较多(13.2 5 ) ,6 0天窝重较大 (16 2kg) ,日增重快 (5 6 3.5 8g) ,饲料转化率高 (3.6 7) ,瘦肉率中等 (5 4.5 4% ) ,肉质优良。经方差分析 ,繁殖性状和肥育性状 3个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大杜岔三元杂种猪和杜岔二元杂种猪的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杜岔的平均日增重为708.3±49.4g,比杜岔猪的663.3±88.1g提高6.78%,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4.1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眼肌面积增加7.24cm2,差异极显著(P<0.01);后腿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胴体瘦肉率提高8.0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证明,大杜岔三元杂种猪比二元杂种猪表现更强的杂种优势,生产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尤其是胴体瘦肉率达到57.85%,较能适应当前市场需要和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动物蛋白质,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嘉兴黑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嘉兴黑猪新品系是以优良地方品种嘉兴黑猪为基本育种素材,导入18.75%外来瘦肉型公猪血缘,采用现代遗传育种学原理,经过10多年的精心培育而成.尤其是经过"九五"期间6年5个世代系统严格选育,其主要经济性状均已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初产母猪头胎平均产仔数11.27头,产活仔10.86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达14.36头;纯种猪肥育期(25~75kg)日增重493 g,料重比3.36;75 kg屠宰胴体瘦肉率52.1%,平均背膘厚2.75 cm.以新品系猪为母本,用长白公猪、大约克公猪、皮特兰公猪进行二元杂交,3个杂交组合肥育期(25~90 kg)平均日增重587 g,料重比为3.29;90kg屠宰平均胴体瘦肉率为55.5%,屠宰率72.17%,平均背膘厚为3.04 cm,其生产水平达到了"二洋一土"杜长嘉三元杂种猪的水平.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长白猪×新品系,日增重634 g,料重比3.07,胴体瘦肉率55.4%,是一个较理想的高产、优质杂交组合,值得生产上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1.
大×杜·大河三元杂种猪作为云腿原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祥 《养猪》2003,(3):50-52
大河猪原产于云南省富源县,是云腿的重要原料猪种。试验对大×杜·大河和杜×大河两个杂交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并选择当地农户广泛应用的长×荣组合作对照,进行了腌制火腿的品质测定。结果显示,大×杜·大河组合窝产仔数10.28头±2.42头,窝均育成仔猪9.31头±2.74头,肥育日增重773g±58g,极显著高于杜×大河组合(P<0.01);瘦肉率58.1%±2.41%,后腿比例30.85%±0.48%,显著高于杜×大河组合(P<0.05),且肉色、pH、大理石纹均为正常。腌制火腿,大×杜·大河组合的产品率、瘦肉率及色、香、味评定均优于其他组合,主要卫生指标达到了国家GB2731-88一级火腿标准,含盐量6.12%,比宣威火腿的7%低0.88个百分点。大×杜·大河三元杂种为云腿产区火腿原料高效优质猪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太湖猪半血的3世代苏钟公猪和乌金猪半血的新乌二元杂母猪组成的基础群进行了杂交合成理想型,横交选育滇昆(N2)系.经过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第5世代初产仔(10.32±2.32)头(n=47),比基础群0世代(GO)9.71头和本地良种乌金猪5.7头提高0.61头与4.62头.90kg屠宰胴体瘦肉率50.51%,比1世代47.62%和乌金猪42%提高2.89与8.51个百分点,皆超过初产仔9头与胴体瘦肉率50%攻关指标.用加系大约克(Y)与N23世代母猪杂交,仔代杂优猪窝均活仔(11.30±1.49)头(n=10),35日龄断奶窝重(80.38±11.22)kg,70日龄保育窝重达(214.80±39.31)kg.体重达90kg日龄(155±13.33)d(n=23),80日龄至90kg日增重893g,料重比为2.891.瘦肉率达55.06%.至2000年3月底已向社会推广滇昆新母系猪4350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选取长白猪×新淮猪瘦肉系(长淮组)、杜洛克猪×新淮猪瘦肉系(杜淮组)和新淮猪瘦肉系(新淮组)3个组合的试验猪进行育肥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淮组、杜淮组和新淮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9.25±84.39)g、(677.72±58.06)g和(617.35±20.41)g,料重比分别为2.79、2.60和2.85,杜淮组最高。在胴体性状方面,长淮组屠宰率、瘦肉率最高,校正瘦肉率达64.83%;杜淮组眼肌面积最大,背膘最薄,校正瘦肉率为61.93%;新淮组眼肌面积最小,背膘最厚,校正瘦肉率为54.72%。在肉质性状方面,新淮组的肌内脂肪最低,为1.54%;长淮组最高,为2.14%;杜淮组次之,为1.98%。  相似文献   

14.
饲喂甜菜碱对育肥猪生长、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日龄、体重相近的长×小梅杂种仔猪20 头, 随机分成2 组, 每组10 头(5 公、5 母) 。2 组基础日粮相同, 试验组添加0-15 % 的甜菜碱,通过118 d 的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同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日增重为553-7 g, 提高了3-2% ; 料重比为3-31∶1 , 降低了8-2 % 。屠宰测定表明: 同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瘦肉率53-33 % , 提高了1-91 个百分点( P < 0-05) ; 背膘厚度24-99 mm , 降低了12-6 % ( P < 0-05) ; 眼肌面积30-04 cm2 ,增加了26-1 % ( P < 0-01) ; 板油率4-165 % , 降低了0-57 个百分点( P < 0-01) ; 熟肉率65-66% , 提高了6-46 个百分点( P < 0-05) ; 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49-51 μm , 增加了16-3 % ( P < 0-05) 。  相似文献   

15.
甲基吡啶铬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甲基吡啶铬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 4 8头平均体重为 3 0 .7± 3 .1kg的长白×大白×北京黑三元杂交健康生长猪 ,按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分别饲喂未加甲基吡啶铬的日粮和添加 0 .0 5 %甲基吡啶铬 (折算成铬的添加水平为2 0 0 μg/kg)的日粮。试验结果显示 :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但饲料转化率显著改善 1 0 .2 % (P <0 .0 5 ) ,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提高了 2 .9%和 2 .0 % (P >0 .0 5 ) ,第 1 0肋和最后肋背膘厚度分别下降 1 .6%和 1 3 .0 % (P >0 .0 5 ) ,眼肌面积显著增加 1 3 .8% (P <0 .0 5 )  相似文献   

16.
新清平猪母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清平猪中导入50%杜洛克猪血统,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新清平猪母系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比清平猪均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育种目标。新清平猪母系保持了清平猪妊娠期短的特点,平均妊娠期110.69d,头胎产仔数10头以上,乳头数7对以上;育肥期日增重662g,料重比3.09,瘦肉率55.77%。以新清平猪母系为母本,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杂种猪日增重678~759g、瘦肉率(57%~59%)和肌内脂肪(3.19%~3.21%)含量高,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17.
沙乌头猪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个外来品种公猪与沙乌头母猪交配,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组合间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商品猪生长速度,以杜×沙最佳,日增重达581.9克,比沙×沙提高33.83%;饲料报酬,也以杜×沙最好,繁殖期为3.04:1、育肥期3.68:1、分别比沙×沙提高10.85%、22%;育肥猪屠宰率基本一致,瘦肉率以长×沙最高,达53.26%,比沙×沙提高10.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有效磷和粗制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粗制植酸酶在不同AP(有效磷)蛋鸡日粮中添加的效果,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处理因素包括2个粗制酶(0、0.5%)和3个AP(0.1%、0.2%、0.4%)。试验结果表明:AP为0.1%时,添加粗制酶,与不加粗制酶组相比,产蛋率增加8.61个百分点;耗料量增加0.47g/(d·只);平均产蛋量增加6.51g/(d·只);料蛋比下降11.65%;破蛋率下降1.22个百分点;蛋壳厚度增加3.35×10-1mm,蛋壳强度增加1.63kg/cm2。0.1%AP加粗制酶组的生产性能均达到或超过AP为0.4%的不加粗制酶组。  相似文献   

19.
有效磷和粗制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粗制植酸酶在不同AP(有效磷)蛋鸡日粮中添加的效果,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处理因素包括2个粗制酶(0、0.5%)和3个AP(0.1%、0.2%、0.4%)。试验结果表明:AP为0.1%时,添加粗制酶,与不加粗制酶组相比,产蛋率增加8.61个百分点;耗料量增加0.47g/(d·只);平均产蛋量增加6.51g/(d·只);料蛋比下降11.65%;破蛋率下降1.22个百分点;蛋壳厚度增加3.35×10-1mm,蛋壳强度增加1.63kg/cm2。0.1%AP加粗制酶组的生产性能均达到或超过AP为0.4%的不加粗制酶组。  相似文献   

20.
小梅山猪种质指标测定与杂交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梅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猪,纯种小梅山猪体型小而紧凑细致、繁殖力高、杂种优势明显,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这一优秀种质资源,本试验对小梅山猪育种中心纯种小梅山猪的种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杂交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该猪场现有猪群的群体近交系数为0.1953,头胎平均总产仔数为(13.57±3.70)头,头胎平均产活仔数为(12.75±4.23)头;2胎及2胎以上平均总产仔数为(14.09±4.17)头,2胎及2胎以上平均产活仔数为(13.39±3.92)头,后肢畸形率为0.40%,黑脚为0.60%,杂毛为0.20%,驼背为1.40%;纯种小梅山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胴体瘦肉率分别为324.4g/d、4.01∶1、46.23%,而培育的长白×小梅山二元杂交猪和大约克×长白×小梅山三元杂交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胴体瘦肉率分别为553.7 g/d、3.31、53.33%和622.3g/d、3.18、57.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