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闽西严重侵蚀紫色土不同治理措施群落生物量及能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宁化禾口严重侵蚀紫色土采取粗放治理、强化治理、封禁治理 3种不同治理措施及对照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强化治理的马尾松平均木生物量为 37.6 5 kg,分别是粗放治理和未治理地的 2 .7倍和 13.7倍 ;群落总生物量为 5 6 .90 8t/ hm2 ,分别是粗放治理和未治理的 3.1倍和2 7.5倍。不同治理措施群落各层次的干重热值大小顺序均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对照则为乔木层 >草本层 ;不同治理措施群落的能量主要积累在乔木层中 ;强化治理的能量现存量为 114 76 4 .7k J/ m,分别是粗放治理和未治理的 3.1倍和 2 7.5倍。然而 ,强化治理的群落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仍低于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在原马尾松疏林地采取的封禁治理 ,表明处于严重退化阶段的紫色土生态恢复和重建具有长期性特点 ;同时表明侵蚀退化紫色土的治理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退化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才能收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紫色土不同土体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成文  何毓蓉 《山地研究》1993,11(4):230-234
采用专家系统建立了土壤肥力综合评判体系,应有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不同土体的肥力进行了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层次的土体均为可级,不同培肥土体均为优级。以综合评价总分,比较了不同土体肥力的优劣。简要分析了不同土体肥力差异的原因,由此为紫色土改良、防治其退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紫色土富含钙、磷、钾,但有机质含量低,物理风化强烈,土壤固结性差,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宁化是全省闻名的紫色土水土流失重点县,到处可见紫褐色荒山秃岭,如何开发性治理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已成为农业和水保技术人员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研究,采取“坡改梯+经济作物(油茶)+草(圆叶决明)覆盖”模式进行开发性精准治理,达到开发与治理有机结合的效果。本文从紫色土理化性状入手,分析“坡改梯+经济作物(油茶)+草(圆叶决明)覆盖”模式进行开发性精准治理优势,总结其技术,重点总结圆叶决明的种植技术,为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四川盆中水土保持看我国紫色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中紫色土丘陵区,岩层松软,物理风化强烈,土层较薄,土壤抗蚀力差,地形起伏不平,坡耕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低,降雨集中、强度大,加之滥垦、滥伐,开矿、基建等人为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愈来愈明显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这个地区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丰富了紫色土治理的科学技术内容,为全国紫色土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四川紫色土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何毓蓉  黄成敏 《山地研究》1993,11(4):209-215,T002
四川紫色土的物理性退化,构造性退化,以及营养性退化中的氮素贫化、有效磷和有机质贫化等都比较严重,这主要受母质、生态和侵蚀等因素的影响,防治紫色土退化的措施有:重建紫色土生态保护系统,改土培肥以增强土“体质“和实施保护性耕作等,划分出四川紫色土退化防治区,并分区提出了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6.
四川紫色土退化的分类与分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成敏  何毓蓉 《山地研究》1993,11(4):201-208
四川紫色土耕面面积406.1万公项,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5%,属全涎一产的主体区域。四川紫色土普通退化。退化分为物理性(含构造性)、化学性、营养性三类。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了四种(主要为盆地丘陵区)紫色土退化的程度和状况,同时又建立了退化紫色土的分区原则,将四川紫色土退化分布区域划分为6个退化亚区,10个退化小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川中丘陵区桤木、柏木树种对紫色土风化与养分特征的影响,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与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川中丘陵区万安小流域为研究区,以桤木、柏木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剖面挖掘采样等方法,研究桤木、柏木对紫色土剖面风化与养分的影响。[结果] ①桤木、柏木下土壤剖面分形维数分别为2.07和2.13,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47%和9.03%,其中柏木对物理风化的提升幅度高于桤木。②桤木、柏木、对照剖面的化学风化程度差异并不显著,桤木、柏木生长对土壤剖面化学风化的影响较小。③桤木、柏木下土壤剖面综合肥力指数较之对照分别提高了14.08%和11.27%,其中桤木的提升效果优于柏木,其对有机质、全N、碱解N、速效K的提升尤为显著。④桤木、柏木根系分布密度与剖面分形维数、综合肥力指数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化学风化指数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p>0.05)。[结论] 桤木、柏木在提升川中丘陵区紫色土物理风化速率与养分特征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侵蚀红壤肥力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 6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不同侵蚀程度的红壤退化试验小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6个试验小区的红壤肥力退化进行排序和评价。通过对 16项土壤参评因子和 4项参评因子评价结果的比较 ,得出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过氧化氢酶、微生物碳量 4项肥力因子已基本上反映了土壤肥力退化的综合状况 ,并建立了红壤肥力退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方程 ,从而大大地简化了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9.
紫色土区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紫色土具有自然肥力高、成土母质易风化的特点 ,在土地开发中若未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 ,极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破坏土地资源。定量分析了不同侵蚀程度下不同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 ,为搞好紫色土开发利用中的水土保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治理措施对退化紫色土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省宁化县禾口镇退化紫色土采取3种不同治理措施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有机质、>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有明显的增加,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得到显著的增强,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养分供应强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紫色土的治理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退化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才能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肥力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宁化禾口紫色土不同治理措施土壤结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宁化禾口紫色土土壤严重侵蚀地采取3种不同治理措施的土壤结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容重、分散率、团聚状况、土壤有机质、土粒团聚度、总孔隙度、通气度等指标基本上能表征该地土壤结构.经过强化治理后,土壤有机质、<0.001mm土壤总粘粒含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粗放治理和未治理地;而土壤破坏率、土壤分散率、土壤侵蚀率则低于粗放治理和对照地,说明强化治理后土壤结构性、渗透性、抗蚀性等得到改善.然而,强化治理地的结构性、渗透性、抗蚀性各项指标仍低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原马尾松疏林地采取的封禁治理,说明侵蚀退化紫色土的治理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退化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才能使土壤的结构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土壤分化促成与改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风化成土作用是生态系统矿质元素的重要来源,也是全球矿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介绍了道库恰耶夫创立的五大成土因素学说,分析了影响山地土壤成土过程的主要驱动因子,针对目前国内外土地破坏与退化情况,介绍了不同材料对退化山地风化土壤促成和改良的作用,提出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式加速成土过程机理和技术的研究来解决退化土壤恢复过程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对土壤生物学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理解侵蚀土壤质量变化,该文利用137Cs技术探讨了川中丘陵区紫色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生物学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侵蚀的坡地相比,陡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降低41%、44%、17%,土壤生物学肥力退化指数MFDI达-35%。陡坡耕地土壤蔗糖酶活性与137Cs浓度显著正相关(r=0.643,p=0.024),表明蔗糖酶活性随土壤侵蚀强度增大而降低。耕作侵蚀造成的陡坡耕地上坡土壤损失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最低,而耕作侵蚀造成的陡坡耕地坡底土壤堆积导致这4个微生物特性最高,结果陡坡耕地这些微生物特性的空间变异分别增大2.8、0.8、1.4、4.5倍。紫色土陡坡耕地土壤生物学肥力退化与空间变异性增大在今后的土地管理中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四川紫色土旱地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明  汤宗祥 《山地研究》1993,11(4):216-221
四川紫色土旱地面积406.1万公顷,其中37%是紫色土退化严重的低产地,40%是紫色土退化较轻至中等的中产地,232%才是紫色土未退化的高产地,紫色土退化主要由于利用不当,缺乏应有的保护所造成,退化的防治措施有: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投入,增施有机肥,采取水土保持作法等。  相似文献   

15.
不同风化程度下紫色土营养元素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开发和工程开发地紫色土岩石边坡地区——遂宁广德寺和龙泉山成简快速通道一号隧道出口作为研究区,研究了两个区不同风化程度下的紫色土养分特性,以期为紫色土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提供科学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研究区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随风化程度的增加而增高,二者呈现正相关性;全钾和全磷的含量都随风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磷、钾有效量则随风化程度的增加而增高;氮、磷、钾的有效量与全量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成土的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表现为:有效锰极丰富,有效硼缺乏,铜、锌和钼则极缺。  相似文献   

16.
会理县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会理县是四川主要的烤烟种植区之一,基于会理县主要植烟乡镇269份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会理县燥红壤、红壤、棕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和石灰岩土七种植烟土壤进行综合肥力评价。结果表明会理烟区7种土壤类型的肥力综合指数是: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红壤棕壤紫色土燥红壤;石灰岩土和黄棕壤Ⅰ级土壤所占比例较大;水稻土Ⅱ级和Ⅲ级分布较多;棕壤、紫色土、燥红壤大部分为Ⅳ级;红壤各等级分布比较平均。各土壤类型肥力状况差异较大,石灰岩,黄棕壤和水稻土相比较优,红壤、棕壤、紫色土和燥红壤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肥力改造。  相似文献   

17.
低丘红壤肥力退化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对侵蚀红壤肥力退化过程分析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评价红壤肥力退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侵蚀退化红壤复垦后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时间和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肥力恢复的主要因素。复垦时间长,发展林业均有助于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的恢复。因子分析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性质指标间的重复信息,起到筛选和精简指标的作用。精简的6项指标(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过氧化氢酶、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微生物量碳)能概括所测定的全部16项指标包含信息的90%以上,能以较少的指标来反映土壤肥力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8.
湘赣浙紫色土的类型与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时嘉  陈学华 《山地研究》1993,11(4):235-240
湘赣浙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沅江、湘江、赣江、信江、衢江流域几个NE或NNE向平行排列的紫色丘陵盆地内,出露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可见中丘中谷、低丘宽谷和缓丘带坝三类地形,分布不同风化程度的成土风化壳和紫色土类型。三省酸性紫色土和中性紫色土比例较大,达73%,比四川盆地多38-39%。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耕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其林  黄昀  曾祥燕 《土壤通报》2004,35(3):257-260
三峡库区土壤肥力差异明显。主要土壤类型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肥力水平差异较大,全量、有效态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不一致。沿江从上而下,全N、全P、有效P含量较稳定,全K、有效K、碱解N含量变化较大。不同土壤类型肥力比较结果表明全N、全P含量为黄壤>水稻土>紫色土;全K、碱解N、有效P、有效K含量为紫色土>黄壤>水稻土。不同区县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全N、全P具有显著相关性,碱解N、有效P、有效K相互之间无相关性。主要土壤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土、黄壤中全N同碱解N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不同区县和不同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指标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施肥水平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3种复合种植模式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与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效果方面的关系,以土壤物理性肥力、化学性肥力、蓄水能力、土壤剖面特性和生物治理效益为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红壤经过各模式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通气孔隙度和>1mm团聚体都增加,容重分别是对照区的0.89倍、0.83倍和0.93倍,明显降低。(2)治理、恢复3年,种植模式木豆 酸角、柱花草 酸角、象草 酸角,0~30cm土层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地增加1.76倍、1.74倍和1.09倍,全氮和有效养分增加幅度也很大。(3)在同一施肥状态下,各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土层内都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好于深层土壤理化性质。(4)各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分别是对照地的54倍、10倍和28倍;土壤实际蓄水效益也是对照的16.0倍、7.0倍和4.2倍,处理1最高土壤水分滞留量达2.7×104t/hm2,水土保持效益明显。综合各治理指标,发现木豆 酸角模式对改良退化红壤质量取得的综合效益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