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推进重大科技专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工作进程,加快"籼改粳"步伐,确保今年粳稻生产的高产稳产,日前,信阳市农科院、科技局、农业局联合召开"籼改粳"技术培训会。信阳市农科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和承担"籼改粳"研究任务的技术人员,信阳市科技局,农业局相关科室、站负责人,各县区农科所、科技局、农业局分管"籼改粳"工作的副所(局)长及相关股室负责人、农技站站长、植保站站长、种子管理站站长,"籼改粳"项目专家组成员、市级科技特派员共12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会。  相似文献   

2.
“北粳南籼”是我国水稻栽培分布的主要模式.该文以粳稻“甬优8号”为示范材料,探讨了“北粳南移”后甬优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南方稻区种植粳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自2009年开始探索北粳南引,推进“籼改粳”稻工程。为验证“籼改粳”稻的产势,探索粳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方法,江西省景德镇市于2016年开展了“籼改粳”晚稻产势与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方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施肥和同时收割条件下,粳稻‘甬优1538’比籼稻‘粤优9113’增产稻谷1450 kg/hm2、增16.06%。粳稻较籼稻产量高的原因在于粳稻每穗实粒数较多。试验结果显示,推荐施肥方法2比农户施肥方法节省氮磷钾养分123.9 kg/hm2、节省20.31%,增产稻谷483.75 kg/hm2、增4.67%,节本增效1765.35元/hm2、增7.87%,增收效果达显著水平。推荐施肥方法较农户施肥方法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促进了籽粒结实,增加了每穗实粒数。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粳稻较籼稻增产优势明显,推荐施肥方法较农户施肥方法节本增产增效。推荐施肥方法在氮磷钾养分协调及分蘖、孕穗施肥时间上更为合理,粳稻孕穗肥施用时间后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50年代中期湘鄂等地大面积引种吉林青森5号失败的教训基础上,80年代初,南北协作,重新开展“北粳南引”的研究。将沈阳农业大学通过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的粳稻引至安徽筛选、试种,经10余年的目标选择,获得了适宜在江淮一季中籼地区的生态、生产条件下种植的中粳564一系。1993年累计种植60多万亩。  相似文献   

5.
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粳稻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南方稻区推行"籼改粳",是增加全国粳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有效途径。对南方地区粳稻生产情况、粳稻育种和栽培技术、发展粳稻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南方稻区发展粳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江西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水稻"籼改粳"科技攻关力度,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自引进北方粳稻种植以来,江西省已持续7年开展"籼改粳"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探索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新路径,在多地开展生产比较试验,年筛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系)400余个,开展"密肥水保"等栽培技术试验,创新提出了"早籼超级稻+晚粳"和"一季中粳+冬作"两套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经过3年的初试表明,在江西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区籼、粳稻的比例变化;通过比较籼、粳稻优劣势,论证了扩种籼杂稻的可行性;通过思考,明确了籼、粳的发展目标和可操作的技术思路。并强调了农业绿色发展对调整水稻种植结构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调整水稻种植结构 调查思考  相似文献   

8.
选择热粳优35(粳杂)、甬优1540(籼粳杂交)、扬两优6号(籼杂,对照品种)3种水稻,考察不同播种期对其秧苗素质、生育进程、产量的影响,比较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探索在京山县适宜种植的粳稻品种和最佳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3个高产播种期(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内,籼粳杂交品种甬优1540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籼杂扬两优6号和粳杂品种热粳优35。以产量为考察指标,适宜在京山县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甬优1540(籼粳杂交),其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5日。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业科学》2005,(6):22-22
水稻品种:红光粳1号,新乡县新科麦稻研究所选育,适宜河南沿黄粳稻区种植;两优培粳,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适宜河南沿黄稻区及豫南籼改粳区作一季春稻或麦茬稻种植;中优293,安徽荃银禾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适宜豫南籼稻区种植;Ⅱ优550,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适宜豫南籼稻区种植;冈优336,四川眉山裕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适宜豫南稻区春茬、麦茬种植;B优827,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适宜豫南籼稻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 水稻的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种研究,基本上仍以品种间间杂交为主,所选育出的新品种和新组合,在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上出现了徘徊状況,适应不了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多年来育种界提出利用籼稻与粳稻亚种间的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结实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至今得不到理想的解决,这一设想尚无法在生产上大面积加以直接利用. 近年来我们利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将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一代F_1的优势加以部分地稳定,已培育成功籼粳型水稻新品种“金优1号”.它的选育过程是,1987年早季进行籼粳稻杂交:金早4号×金粳1号(两个亲本都是我所选育的新品种).1987年晚季种植杂种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信阳市种子管理站联合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共同对信阳市目前推广的主推水稻品种进行田间鉴定,以便掌握其特征特性。一、材料与方法(一)品种来源。每县区选择本区域内当前种植面积前2位的杂交籼稻品种及豫南稻区"籼改粳"项目主推粳稻品种,最终确定杂交籼稻品种15个,粳稻品种7个(杂交粳稻3个)。所有品种安排在信阳市农科院试验园区进行,田块属典型信阳水稻土,肥  相似文献   

12.
粳稻小麦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阳市平桥区地处豫南,现有总耕地8.8万hm2,农作物种植面积11.6万hm2,属稻麦两熟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豫南"籼改粳"进程的加快,平桥区优质粳稻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但粳稻收获期偏晚,遇阴雨天气影响小麦种植。基于此,我们大力推广了粳稻与小麦套种技术,既不影响小麦播期,又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益显著,深受农民和种田大户的认可。一、推广粳稻套种小麦的重要性粳稻套种小麦,没有了腾茬压力,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江西省地方稻种资源分类、东乡野生稻的特征特性、弋阳大禾谷种植历史和近年江西省粳稻推广种植现状,提出了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江西省地方稻种资源分类、东乡野生稻的特征特性、弋阳大禾谷种植历史和近年江西省粳稻推广种植现状,提出了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刊登了一篇有关亚洲栽培稻基因组变异的论文。研究成果本身自然引人关注,但更引人关注的是,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以"Xian"(籼)和"Geng"(粳)两个汉语农业术语代替Indica和Japonica。籼米长而细,粳米短而圆。北方一般种植粳稻,而南方同时种植籼稻和粳稻。关于"籼"和"粳"的国际学名命名,中国农学专家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湖北省"籼改粳"种植模式发展,提升稻作模式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稻米品质,本研究结合湖北省多点田间试验资料及气象数据,对水稻生育期、干物质分配及产量进行了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对湖北省籼、粳稻生育期的模拟误差在2个生理发育日之内,对生育期、穗部干物质分配的模拟基本分布在1∶1线附近,拟合效果较好;水稻实际产量和模拟产量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11.4%,因此,该模拟过程具有可信度。同时,应用本研究模型模拟方法初步预测了粳稻在湖北省的适宜播期。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籼、粳稻种植分布及播期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粳稻不育系的选育与转育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关怀和重视下,我们在进行籼型“三系”选育的同时,也开展粳型三系的选育工作。1971年开始利用籼稻×粳稻选育粳型不育系的工作。并且还利用“野败”作母本  相似文献   

18.
用籼粳稻分别与普通野生稻杂交,观察杂交F1籼粳性状的表现情况。据此分析认为,普通野生稻存在某些形质的籼粳分化现象,但分化是局部的,就总体来说、普通仍属非灿非粳的“中性型”,从籼事粳与普通杂交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和相似的亲缘关系看,籼稻和粳稻的起源应是平行的,粳稻并从从籼稻而来,灿粳稻可能分别直接来源于不同地理生态的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19.
用籼型广亲和品种“二九丰”、偏籼型广亲和品种“Dular”与粳型恢复系共作了17个杂交组合,用“二九丰”与普通粳稻作了6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进行了主要经济性状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二九丰”、“Dular”与模型恢复系及普通粳稻杂交F1代结实率明显高于典型籼粳交F1代的结实率,个别组合可以达到普通籼、粳稻的一般结实率水平。2.其F1代具有强大的经济优势,且主要体现在有效分蘖和每穴总粒数两个主要经济性状上。3.广亲和性品种的科学利用,可视为当前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育种战略上的一大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籼粳稻杂交后代易产生超亲变异和优势,蕴藏着巨大的遗传潜力.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寄希望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但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解决途径有赖于对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籼粳稻分类的方法与评价、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历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籼粳稻杂交后代中亚种特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及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为超级稻选育中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