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分类与分布人们常说的狐狸是所有狐的总称.狐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犬科.世界上人工饲养的狐大约有40多种不同的色型,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属,即狐属和北极狐属.目前,人工饲养的狐有赤狐、银黑狐、十字狐、北极狐以及各种突变型或组合型的彩色狐.(一)狐属  相似文献   

2.
仔狐消化不良 ,主要是指胃肠机能紊乱引起的综合症。发病主要为 35~ 40日龄断奶前后的幼狐。1 病 因 主要由于哺乳母狐吃了发霉变质、不新鲜饲料 ,引起胃肠疾病 ,而导致仔狐消化不良 ;其次哺乳母狐日粮营养不全 ,维生素不均也可引起仔狐消化不良。2 症 状 仔狐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 ;被毛蓬松、失去光泽 ;头大体瘦 ,肋骨裸露 ,或腹部膨胀、下痢、呕吐、粪便稀薄 ,呈灰黄或灰褐色 ,常含有气泡 ;口腔恶臭 ,舌苔灰色 ,口腔粘膜色泽变淡。病程持续 4~ 7天 ,一般能自然痊愈 ,但生长发育受阻。3 治 疗 对消化不良的仔狐 ,经常在日粮中加…  相似文献   

3.
降低仔狐早期死亡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狐早期(5日龄内)的死亡率最高,占哺乳期死亡数的47%;占仔狐、育成狐死亡总数的41%。本研究对北极狐初产雌狐实行短期环境监控,同时进行恢复或强化母性的调驯,连续5年产仔雌狐的母性行为正常,有效地扼制了仔狐的早期死亡,5日龄内仔狐的成活率平均达9868%,比对照组高2165%。  相似文献   

4.
<正>狐流产是狐人工饲养中的常见疾病,具体表现为母狐流产、死胎、烂胎或胎儿被吸收,该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病因1.1饲养管理不善妊娠初期日粮中营养物质过度丰富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数增加,妊娠母狐肥胖,空怀率增高。妊娠中后期营养供应不足,或  相似文献   

5.
<正>1胃肠机能紊乱综合征哺乳期狐消化不良,乃是原因不明的胃肠机能紊乱综合征。一般消化不良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的仔狐。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母狐肠道疾病或乳腺疾病;用劣质饲料饲喂泌乳期母狐;小室潮湿,不卫生,垫草缺乏;母乳为病原菌所感染或母狐乳房被污染。幼狐的胃肠消化机能是不健全的,在有害食物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6.
绿狐尾藻生态治污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绿狐尾藻又叫绿羽毛草,属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原产地为南美洲。绿狐尾藻系多年生沉水或浮水草本植物,下部沉于水中,上部挺出水面,高度一般可达30 cm,根状茎匍匐于水下或淤泥中;叶片二型,水面以下呈丝状,黄绿色,水面以上呈羽毛状,翠绿色,小叶片4~6片轮生;花腋生,淡黄色或白色,小  相似文献   

7.
<正>1种狐的选择原则上选留发情早、出生早及生长发育好、健康的狐作为次年的种狐。具体做法是:在配种结束后选留配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的成年公狐;在仔狐断奶后选留窝产仔数高于全群平均数,母性好,乳量足,哺育的幼狐发育正常、无产科病的母狐;选留双亲生产性能好、发育正常、4月20日以前出生的银仔狐、5月20日以前出生的蓝仔狐;同窝的仔狐选公不选母,或选母不选  相似文献   

8.
种狐体况是指繁殖母狐的体质状况,肥瘦程度。种狐体况与繁殖力密切相关,种狐过肥或过瘦繁殖力都差。  相似文献   

9.
<正>1狐场建设1.1选址狐场最好选在适合狐生活、繁殖、毛皮成熟的东北地区。场地除选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点外,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水源和电源。距离公路不远于300米,但要远离村庄、采矿场或其他养殖场。为了保证狐有安全和安静的环境,场周围要建设围墙,大门口要设消毒石灰槽。  相似文献   

10.
陈景秀 《畜牧与兽医》2012,44(6):106-107
<正>狐野性较强,狐的嗅觉和听觉特别灵敏,记忆力强,生性狡猾多疑,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常易引起惊恐,母狐隐性发情或安静发情率较高。狐每年繁殖一次,1~3月份发情交配,妊娠期60 d左右,一般每胎产5~6只,也有产8~10只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养殖狐     
<正>选育优良品种。选择体型小、生长快、皮质好、抗病力强的蓝狐或彩狐,以满足市场对狐皮花色齐全的需要。选择体型大、繁殖率高、好饲养、毛色鲜艳、绒毛品种优良的狐,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对留用的种狐每年都要进行1次精选,选留良种,不留亲种,淘汰劣种,确保种狐的纯度和质量。适时配种。狐的配种期每年只有1次,时间性比较强,误时就会空怀。平时养殖户要细心观察,掌  相似文献   

12.
1乳腺炎 母狐的乳腺炎一般不会引起母狐死亡,但由于泌乳机能的严重丧失,可影响幼狐的生长发育.乳腺炎可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幼狐不能再吃母乳,应进行人工哺乳或保姆狐代养.如果母狐次年分娩又发生了乳腺炎,就应当将其淘汰. 2 狐布氏杆菌病 狐布氏杆菌病在许多狐育种场中发生流行,是隐袭性疾病,除有流产症状外,其他临床症状不明显.本病可以治愈,但不能消除带菌状态,并应将带菌狐隔离离饲养.该病对人和其他狐及动物都有潜在危险性,控制该病的方法是对狐场定期的进行检疫,以早期确定本病,检出狐病.对所有的种狐每月检疫1次,检出阳性狐,直至全部为阴性.对阳性狐隔离饲养,并进行治疗,还应该包括阳性幼狐,杜绝健康狐与其此接触.全面彻底消毒狐笼和狐舍及其附属物品.当整个狐群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变为阴性后,对狐群每3个月进行1次凝集试验,大约进行1年;以后每6个月进行1次检疫,进行1年;以后再改为1年1次检疫.在狐群中只要发现了阳性狐,就应该恢复每月1次的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狐场从外地引入新狐,只有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者方可引入狐场,并对引入狐场的新狐隔离观察1个月,在1个月内进行3次布氏杆菌的检疫均为阴性者才能解除隔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养狐业的快速发展,蓝狐患黄疸性肝炎增多,特别是在狐的妊娠期,发病后造成大批量母狐空怀或流产,死亡率高,一但发病引起全群暴发性流行,很难控  相似文献   

14.
<正>狐狸的野生性较强,生性狡猾多疑,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很容易引起惊恐。母狐的隐性发情或安静发情率较高。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提高狐狸配种受胎率的几项措施。1选育优质高产的种狐群优质高产的种狐狸群是提高繁殖率和生产优良后代的基础。因此要不断淘汰生产性能低、母性差、毛色差的种狐和后代,保留生产性能优良的种狐和后代,从而提高种狐群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公母狐比例  相似文献   

15.
<正>疥螨病是蓝狐的常见病。现将疥螨病的治疗和预防介绍如下。1症状病变主要发生于腿部和腹部,患部皮肤剧痒、脱毛,病狐不断用舌舔舐患部或在笼内摩擦,造成皮肤损伤,露出鲜红创面,并有黄色或红色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结痂,皮肤逐渐失去弹性,病狐尖叫不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6.
<正>狐的产仔时间因品种、地区有所差异,银黑狐大多于3月下旬产仔,北极狐则于4月中旬至5月末产仔。1狐预产期的推算从母狐最后一次受配日期算起,月份加2,日期减7。2产仔及仔狐情况产仔多在夜间或清晨,并伴有痛苦的呻吟声。正常分娩时间约为1~2h,长者可达6~8h。银黑狐平均产仔4~6只;北极狐平均产仔8~10只。初生仔狐无听觉,无牙  相似文献   

17.
配种是种狐繁殖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应采取技术措施 ,力争种狐全配、全怀胎、全产、全成活 ,提高狐的繁殖率。1 做好种狐的配种驯练幼年种公狐初次配种时表现胆小 ,缺乏交配经验 ,驯练时要选择发情良好 ,性情温顺 ,择偶性不强或复配的经产母狐进行放对 ,驯练中不要粗暴地扑打或恐吓 ,一旦受到惊吓或被母狐咬伤 ,易发生性抑制或丧失交配能力 ,较肥胖的种公狐在配种前期 ,配种能力较差 ,配种后期当其它公狐配种能力逐渐下降时 ,才表现出其配种能力 ,因此 ,对较肥胖公狐的驯练要有耐心 ,驯练和使用得当 ,对配种收尾工作很有利。2 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性成熟:在笼养条件下,幼狐的性成熟期一般为9—11月龄,但依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等不同,个体间有所差异,公狐比母狐稍早一些。野生狐或由国外引入的狐,无论是初情狐还是经产狐,引进当年多半发情较晚,繁殖力较低。这是由于引种后还没有适应当地笼养环境及饲养管理条件所致,并非性成熟迟缓。  相似文献   

19.
西峡县某狐场,饲养狐138只,其中银黑狐80只、北极狐58只;雌狐96只、雄狐42只;成年狐36只、当年幼狐102只。1997年10月23日发病,2天内死亡9只,后诊断为肺炎链球菌病。经治疗,发病的113只狐全部治愈。1临诊症状病狐体温升高39.7℃...  相似文献   

20.
《养殖技术顾问》2006,(11):25-25
药物名称单位用法剂量主要作用与用途复方新诺明g口服或拌料20.0 ̄25.0mg/kg体重治疗狐脑膜炎土霉素g拌料0.01%治疗狐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硫酸新霉素mg口服或拌料10.0 ̄25.0mg/kg体重治疗狐大肠杆菌病氧氟沙星mg肌肉注射2.5 ̄5.0mg/kg体重治疗狐急、慢性呼吸道疾病,顽固性腹泻灰黄霉素mg口服20.0mg/kg体重治疗狐皮肤毛癣,甲、爪癣鞣酸蛋白g口服0.5 ̄1.0g/只治疗狐急性肠炎,非细菌性腹泻黄体酮mg肌肉注射2.2 ̄4.4mg/kg体重治疗狐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氯丙嗪mg口服0.6 ̄1.0mg/kg体重治疗狐自咬症扑热息痛g口服0.1 ̄1.0g/次用于解热、镇痛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