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高圈养高邮鸭蛋黄色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圈养高邮鸭蛋黄色素试验赵永高,薛敏开,张胜富(江苏省高邮市种鸭场225600)王东,丁春明(江苏省扬州大学农学院实习生225000)饲料中的叶黄素是蛋黄色索的主要来源,要使蛋黄维持适度的色素沉积量,就必须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色素物质。圈养高邮鸭采用...  相似文献   

2.
绍鸭是我国优秀的蛋用型鸭种之一。为了发挥其良好的产蛋性能,培育好雏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近年来,由于放牧育雏鸭条件受到限制,育雏由放牧为主转变成圈养为主,圈养育雏技术被养鸭场和专业户所重视。笔者就饲养实践中的体会,对育雏中  相似文献   

3.
范国寿 《中国家禽》1998,20(12):32-32
将育雏后的青年鸭圈养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供给全价配合饲料,不放牧。这样,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形成规模饲养,而且环境条件稳定,饲料标准一致,鸭群有正常的生活规律。有利于产蛋期高产稳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圈养青年鸭已为广大养殖户所采用。...  相似文献   

4.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圈养蛋鸭是近来新兴的饲养方式。但圈养蛋鸭低产蛋水平带来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实践,介绍保持蛋鸭高产稳产技术措施。回后备鸭选育我国南方圈养蛋鸭多为蛋用型麻鸭。其后备鸭的中维和大雏期,骨胳发育生长迅速,应使雏鸭体格得到充分发展,育成强健的鸭群。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两群蛋鸭鸭群大小相似,采用同一饲料,相同饲养条件,但两群的产蛋水平差距甚大,可见蛋鸭自身因素,即后备鸭培育选择十分重要。蛋用麻鸭后备鸭培育一般采用放牧育成的方式,人工育雏至25日龄,为了使雏鸭适应放牧采食,放牧…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栏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圈养的优点 (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  相似文献   

6.
我区放牧蛋鸭和蛋品加工历史悠久.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的不断发展,蛋鸭放牧饲养逐渐改为圈养.新的生产方式必须与新的生产技术配套,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现根据我区实际,就如何提高蛋鸭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进行初步探讨.1品种选择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饲养条件.有的品种如金定鸭、康贝尔鸭等,个体较大,步行速度慢,觅食能力较差,采用圈养方式,供应足够的配合料,可以发挥体大、蛋大的优势;而洞庭麻鸭,攸县鸭等品种则适于放政方式.1996年冬我们对几个品种在圈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作了调查,这些农户都是采用我区同一饲…  相似文献   

7.
我国稻田养鸭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冉茂林  陈铮 《中国畜牧杂志》1993,29(5):58-59,61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据有关农史记载,人工饲鸭最初以舍饲(圈养)为主。如春秋战国时期,吴县东南20里有鸭城,便是专业养鸭场地。明清时代逐渐放牧于稻田,形成放牧与圈养相结合。明代霍韬记述了用鸭防治稻田蟛蛴的事迹,其后陈经伦饲鸭治蝗获得成功,陈九振、顾颜等人加以引用,证明此法行之有效。养鸭除虫便在生产上运用,稻田养鸭因此得以发展。 一、我国稻田养鸭的发展 我国稻田养鸭受地域、水源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自身变化规律:在我国农村专业和副业养鸭生产中,利用稻田放牧养鸭占有绝对优势;在地理位置上,南方稻区优于北方,平坝、浅丘优于山区;饲养方式上,放牧优  相似文献   

8.
所谓圈养:即小鸭在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1)饲养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科学管理,而达到稳产的目的。(2)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雏鸭经过四周的育雏后,进入青年期,在做好转群工作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1 圈养的优点1.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2 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担任。1.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率。2 圈养鸭的分群与密度 青年鸭圈养的规模可大可小,但每个鸭群的组成不宜太大,以500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把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以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前 ,许多地方采用圈养办法养鸭 ,即育雏结束后 ,仍将青年种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 ,不外出放牧 ,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 圈养的优点1 1 可以控制环境条件 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 ,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 2 节约劳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般采用放牧饲养 ,一个劳动力只能管 2 0 0~ 3 0 0只鸭子 ,而且劳动强度大 ,采用圈养方法 ,如饲料运到场 ,一个人可管理鸭 1 0 0 0只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妇女、老人都可担任。1 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 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 ,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青年鸭痛风     
1发病情况 商水县某养鸭专业村饲养连城白鸭,105日龄前圈养,饲用配合饲料.105日龄以后,该村群众发现沙河内螺蛳很多,为了节约饲料开支,禽主就开始全天在沙河内放牧,让鸭采食螺蛳,天气不好时,人工捞取螺蛳饲喂.  相似文献   

13.
麻鸭圈养育雏主要是将麻鸭圈养在固定的陆围、水围内,不外出放牧的一种饲养法。此法受自然制约因素较少,环境条件可以控制,有利于满足育雏的条件。既有效地解决了放牧时进出鸭会发生的踏死情况,也有效地减少了体力消耗,增加了增重速度,克服了放牧养鸭的季节性供求缺陷,便于科学育雏,集中管理,现就饲养管理技术作简介:1选好苗鸭,掌握习性,做好饮水、开食关1.1苗鸭选择选苗鸭时,以高邮麻鸭、小塘麻鸭、美国宝鸭与本地麻鸭的杂交苗为天。要求发育良好眼大有神,羽毛洁净;腹部柔软紧凑,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没有血迹和痴块,初生…  相似文献   

14.
无论肉鸭还是蛋鸭,也无论是圈养还是放牧饲养,有关节疾患的鸭只都不时会出现在鸭群中,甚至会有大流行的现象。随着快大型肉用鸭业和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关节疾患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总体趋势是:肉鸭和肉种鸭发病率高于轻型蛋鸭,圈养鸭发病率高于放牧饲养,在现代集约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殖技术》2013,(3):40-41
高邮鸭是我国有名的大型肉蛋兼用型麻鸭品种,为规范高邮鸭的生产,江苏省特制定"高邮鸭饲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B32/T910-2006)以规范高邮鸭饲养,本文特刊登该规程,希望可以指导广大养鸭朋友规范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产蛋鸭的饲养分为圈养和放牧两种形式。随着养鸭业的迅速发展,加上水域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在城镇郊区的养鸭多以圈养为主,农村小规模饲养多以放牧为主。对绍兴鸭、金定鸭和卡基——康贝尔鸭产蛋眭能的测定可知,14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至190~200日龄时可达90%以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鸭群高峰期可持续到450日龄以上,以后逐渐下降,因此,蛋鸭的产蛋期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高邮鸭系蛋肉兼用的一种大型麻鸭,又称高邮麻鸭。该品种由于肉质中所含脂肪少,烹调后,其味美爽口;所产的蛋腌制成咸鸭蛋则具有松、沙、油、鲜、细等特色;制作松花皮蛋,色如蜜腊,纹似松针,色味俱佳,营养丰富,而高邮鸭所产的双黄蛋更是享誉海内外,为此,近年来各地饲养高邮鸭的数量猛增。为了提高饲  相似文献   

18.
高邮鸭是著名的蛋,肉兼用型的大型地方优良麻鸭,高邮鸭蛋闻名中外,其中蛋黄朱色则成了正宗高邮鸭慢的显著标志。高邮鸭在实行集约化饲养后,采用配合饲料虽然提高了产蛋率、蛋重和存活率,但带来的一大缺陷就是蛋黄色素的下降,仅有7-8级。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乐亭县陆庄村养殖户李某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以急剧下痢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死亡较多。该养殖户共饲养雏鸭900只,以圈养为主,辅以放牧。2009年3月10日早开始发病,养殖户先后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  相似文献   

20.
高邮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属蛋肉兼用的大型麻鸭。主要分布于里下河地区高邮兴化,宝应一带,以高邮的鸭种较为典型,又因宋至清代,高邮先后为军、府、州、管辖兴化,宝应,故得名高邮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