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预混剂中二甲硝咪唑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二甲硝咪唑预混剂中二甲硝咪唑含量二甲硝咪唑溶解于甲醇中,而载何不 溶,过滤分离出二甲硝咪唑,于200 ̄400nm间扫描;在319nm和22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319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二甲硝米唑浓度在4 ̄24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朗比-比尔定律。用二甲硝咪唑作对照品测得二甲硝咪唑预混剂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0%,cv=0.43%,。n=15,方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血清和尿液中甲硝唑、羟基甲硝唑、二甲硝咪唑和羟基二甲硝咪唑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测定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PCX固相萃取柱净化,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3.0mm×100mm,1.8μm)分离,进行HPLC-MS/MS分析。结果表明,甲硝唑、羟基甲硝唑、二甲硝咪唑及羟基二甲硝咪唑在0.20μg/L~50μg/L范围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20μg/L,定量下限为0.50μg/L。样品在定量下限1、2、10倍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9.3%~10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3%~10.0%。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血清和尿液中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二甲脂和富马酸抗菌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作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二甲脂和富马酸2种抗菌药,采用4种不同试验方法对常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和杀菌试验,二甲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mg/mL、0.5mg/mL、0.25mg/mL、0.25m/mL、0.5mg/mL:富马酸对以上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mg/mL、0.25mg/mL、0.5mg/mL、0.5mg/mL和0.5mg/mL。二甲脂对以上5种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mg/mL、1mg/mL、0.5rag/mL、0.5mg/mL、1mg/mL;富马酸的MBC分别为1mg/mL、0.5mg/mL、1mg/mL、1mg/mL、1mg/mL。在杀菌效果的测定中,二甲脂在1:600时作用10min.对沙门氏菌杀菌率为99%,对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杀菌率为98%。富马酸在1:600时作用10min,沙门氏菌杀菌率为99%,对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杀菌率为97.5%和97%,其各浓度的时间段的杀菌率均为100%,其余均为100%。用纸片扩散法,二甲脂在1:200时其抑菌圈为12~14mm,1:400时为12~13mm,1:600时为11.5~12mm;富马酸在1:200时其抑菌圈为12~14mm,1:400时为12~13mm,1:600时为11.5~12mm,其各浓度的时间段的杀茸均为100%。  相似文献   

4.
甲苯咪唑在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及组织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抗鳗鲡拟指环虫药物甲苯咪唑及其代谢产物羟基甲苯咪唑和氨基甲苯咪唑。研究欧鳗经1mg/L甲苯咪唑药浴处理后,其皮肤、脂肪、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甲苯咪唑的代谢和残留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药浴时,欧鳗在24h内快速吸收药物,皮肤上和脂肪中含有高浓度甲苯咪唑,且甲苯咪唑在欧鳗肝脏和肾脏中转化成羟基甲苯咪唑和氨基甲苯咪唑,其中氨基甲苯咪唑是主要代谢产物;三种化合物在皮肤上的残留量明显高于肌肉;鳗鱼可食用部位(肌肉和皮肤)中甲苯咪唑和羟基甲苯咪唑在3d内代谢浓度降至药残最高限量(0.1mg/kg),5d内可完全降解消除.但氧墓甲苯眯唑在停药12d后的含量仍高于0.1mg/kg。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常山提取物和常山乙素的免疫学活性,应用MTT法测定2种药物体外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常山碱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200mg/L时显著抑制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质量浓度在10mg/L时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10~200mg/L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常山乙素质量浓度达到0.1mg/L时显著抑制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质量浓度在0.001~0.01mg/L时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0.0001mg/L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0.0001~0.005mg/L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结果表明,常山提取物和常山乙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免疫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鸡蛋胆固醇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随机选取了中华绿蛋鸡产的绿壳蛋和依莎褐蛋鸡产的褐壳鸡蛋各20枚,采用邻苯二甲醛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比较两种方法在测定鸡蛋胆固醇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用邻苯二甲醛比色法测得褐壳蛋蛋黄胆固醇含量176.79mg/枚,浓度为13.35mg/g。用气相色谱法测得胆固醇含量142.74mg/枚,浓度为9.69mg/g,二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用邻苯二甲醛比色法测得绿壳蛋蛋黄胆固醇含量158.12mg/枚,浓度为10.65mg/g。用气相色谱法测得胆固醇含量128.70mg/枚,浓度为8.54mg/g,二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苜蓿花药培养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不同低温预处理时间,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组合下进行了苜蓿花药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花药4℃低温预处理24h、48h较72h诱导效果好。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战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B+2,4-D0.5mg/L+NAA0.3mg/L+6-BA0.5mg/L+KT3.0mg/L。通过不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较,表明低浓度的蔗糖有利于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单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0.2mg/L+6-BA3.0mg/L。诱导生根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最适合蔗糖浓度为10g/L。  相似文献   

8.
张雨梅  谢恺舟 《中国家禽》2000,22(12):15-17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鸡蛋中二甲硝咪唑(DMZ)残留水平的方法。产蛋鸡内服50mg/kgbw和200mg/kgbw、肌注50mg/kgbw二甲硝咪唑,连用5d。测定了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蛋清及蛋黄中DMZ及其羟基代谢物(DMZOH)的含量,方法检测限为0.01μg/g。鸡蛋中DMZ及其DMZOH的含量在休药6~7d时低于检测水平。排泄到蛋黄中的二甲硝咪唑及其羟基代谢物约占鸡蛋中残留总量的56%,蛋清约占44%。  相似文献   

9.
钟士传  曹帮华 《中国草地》2008,30(2):116-120
对熏衣草微体快速繁殖和壮苗技术进行了研究。适合于熏衣草试管苗繁殖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05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28d,繁殖系数达8以上;培养基中附加CCC质量浓度为0.05mg/L-0.5mg/L时对熏衣草试管苗繁殖和壮苗有利;熏衣草试管苗生根用IAA的效果较好,适宜于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MS+IAA1.0mg/L+蔗糖20g/L+琼脂7g/L,培养25d生根率为91.6%;生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73%。  相似文献   

10.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MS+2,4-D(2.0mg/L)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和KT3种植物激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和田苜蓿,秘鲁苜蓿和甘农3号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秘鲁苜蓿和甘农3号苜蓿,最适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均为MS+2,4-D(2.0mg/L)+6-BA(0.5mg/L)+NAA(1.0mg/L),各因素影响程度为6-BA〉NAA〉KT。对于和田苜蓿,最适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2,4-D(2.0mg/L)+6-BA(1.0mg/L)+KT(1.0mg/L)+NAA(1.0mg/L),各因素影响程度为6-BA〉KT〉NAA。  相似文献   

11.
野生黄花苜蓿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取野生黄花苜蓿15~20天叶龄的叶片,去掉下表皮,用1%纤维素酶、1%半纤维素酶和0.5%果胶酶的混合液游离原生质体。用改良的MS培养基附加2,4-D、BA和NAA等,在黑暗条件下浅层悬浮培养。培养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原生质体分别出现第一次、第二次和多次分裂,在此期间数次加液或换液调节渗透压,直至形成1mm左右的大细胞团,然后转移到附加2,4-D和KT等的MS固体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经4~5次继代培养,分化成为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通过比较培养筛选出能改进和提高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的培养体系 ,培养的山羊卵母细胞以 TCM-199为基础培养液 ,添加 :(1) 10 %血清 (胎牛血清 (FBS)或发情山羊血清 (EGS) ) 2 0 m g/ L促黄体素 (L H) 10 mg/ L促卵泡素 (FSH) 1m g/ L 雌二醇 (E2 ) ;(2 ) 10 % EGS 促性腺素 (L H∶ FSH=5 mg/ L∶ 0 .5 m g/ L 或 2 0 mg/ L∶ 10mg/ L )或者 0 .0 75 IU / m L人绝经期促性腺素 (HMG) 1mg/ L estradiol 17β;(3) 10 % EGS 0 .0 75 mg/ L HMG 10~ 2 0 μg/ L EGF。此外 ,以 M199 10 % EGS 0 .0 75 mg/ L HMG 10~ 2 0 μg/ L EGF为培养基 ,溶解于自制超纯水或储存的商品化超纯水来培养卵母细胞。培养条件为 38℃ ,5 % CO2 。培养 2 4 h后 ,在体式显微镜下统计处于 M 期的卵母细胞比例。结果显示 :在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 10 % EGS比 10 % FBS的成熟培养效果好 ;添加 HMG能够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 ,其效果比添加不同比例的 L H/ FSH好 ;成熟液中添加 10~ 2 0μg/ L EGF能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 ,但成熟率没有明显提高 ;新鲜的超纯水对于卵母细胞的培养是必要的。结论 :新鲜超纯水配制的 M199 10 % EGS 0 .0 75 IU / m L HMG 10~ 2 0μg/ L EGF培养液可以获得最佳卵母细胞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evalutate the safety of 10% phosphoric acid tilmicosin soluble powder on chickens. Forty healthy White-feathered hybrid chickens (20♂+20♀) at the age of 25 day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randomly. Each group was given tilmicosin with water at dosage of 0 mg/L,recommended dosage (75 mg/L),3 times of recommended dosage (225 mg/L) and 5 times of recommended dosage (375 mg/L) for 9d continuously. During the experiment, clinical feature,weight change and food consumption were observed,and when this experiment was ended, general pathology examination,clinical hematologic studies,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examination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examination were undertak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chicken at the maximum dosage of 5 times of recommended dosage for 9d continuously (P>0.05), and there were no dose-dependen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The conclusion revealed that it was very safe for chickens to use 10% phosphoric acid tilmicosin soluble powder at recommended dosage (75 mg/L).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本试验选择40只25日龄健康白羽杂交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组分别以0(0 mg/L)、1(75 mg/L,以替米考星计)、3(225 mg/L,以替米考星计)和5(375 mg/L,以替米考星计)倍推荐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混饮给药,连用9 d。试验期间观察鸡的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试验结束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本试验条件下以5倍以下剂量饮水给药对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在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不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显著变化(P>0.05)。该试验结果表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按推荐剂量(75 mg/L)饮水给药对靶动物鸡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溴虫腈在桑叶中的残留毒性与降解动态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保证桑园喷施杀虫剂溴虫腈后的养蚕用叶安全,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溴虫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喷药后不同时间桑叶中的药剂残留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桑园内分别喷施250、200、150、100、50mg/L溴虫腈,检测到药剂在桑叶的残留毒性期分别为>5 d、>5 d、3 d、1 d和0 d;200 mg/L溴虫腈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方程为C=95.335e-0.159 9t(R2=0.906 8),半衰期为4.33 d,此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药剂残留质量比为3.97×10-4mg/kg;桑树盛产期喷洒100 mg/L溴虫腈后2 h、1 d、3 d、5 d、7 d、14 d、21 d和28 d,药剂在桑叶中的残留量分别为40.969、39.814、20.226、18.726、9.975、5.522、2.774和0.026 mg/kg;200 mg/L和100 mg/L溴虫腈2次喷施处理桑叶21 d后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12.958、4.242 mg/kg。10%溴虫腈悬浮剂用于桑树害虫或害螨防治的建议使用浓度为100 mg/L,采叶安全间隔期为施药后5 d。  相似文献   

16.
柳福智  杨秀艳 《草业学报》2017,26(5):118-126
本研究以甘草无菌苗的下胚轴为供试材料,以MS+6-BA 0.5 mg/L+2,4-D 0.5 mg/L+NAA 0.5 mg/L+KT 0.4 mg/L+agar 8 g/L+sugar 30 g/L为基本培养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并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了MS培养基中5种不同无机盐浓度及各种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甘草愈伤组织增长量、生理指标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加KNO3和MnSO4·4H2O的含量有利于甘草愈伤组织生物量的积累;随着MS培养基中CaCl2·2H2O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的积累;浓度为2533 mg/L KNO3最有利于提高POD活性;KH2PO4浓度在170~226 mg/L范围内,愈伤组织生长量和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MS培养基中MgSO4·7H2O有利于甘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及总黄酮的合成。而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与总黄酮的合成是多种无机盐离子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得出最优营养元素组合为MgSO4·7H2O 493 mg/L+MnSO4·4H2O 7 mg/L+KNO3 2533 mg/L+KH2PO4 170 mg/L+CaCl2·2H2O 733 mg/L。  相似文献   

17.
20-羟基蜕皮酮对小鼠体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羟基蜕皮酮 (2 0 hydroxyecdysone ,简称 2 0E)是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蜕皮和生殖的重要控制激素 ,也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及其食物中。为了研究 2 0E对小鼠体能的影响 ,从出生后 2 0d开始 ,给昆明种小鼠终身饮用添加 2mg/L(A)或 2 0mg/L(B) 2 0E的纯水。饮用 6 0d后小鼠的缺氧环境生存时间、4 2℃高温存活时间和持续游泳时间显著长于对照 ,其中 :A区比对照分别延长了 2 2 %~ 15 5 %、2 7 1%~ 37 7%和 33 2 %~ 10 7 0 % ;B区比对照分别延长了 5 7%~ 18 0 %、32 0 %~ 4 4 1%和 4 6 9%~ 111 3%。添食组小鼠的红血球数量显著高于对照 ,生育能力和寿命没有出现统计水平差异的影响。添食 2 0E增加了小鼠体能。  相似文献   

18.
低脂无臭蛹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建一  魏克民 《蚕业科学》2003,29(3):314-317
研究分析了蚕蛹中油脂的存在形式。采用溶剂浸出整蛹脱脂的方法 ,通过多次脱脂并除臭后提取出无异味的蛹蛋白 ,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蛹蛋白中含油脂 1 8%、水分 5 8%、灰分 1 4 %、总氮 13 9%、氯化物 (以氯计 ) <0 0 5 %、砷 0 94mg/kg、汞 0 5 2mg/kg、重金属总量 <5mg/kg ;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为 5 10cfu·g-1,大肠菌群 9× 10 -3 MPN·g-1,沙门氏菌、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 ,霉菌总数 <10cfu·g-1,酵母菌总数 <10cfu·g-1,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模型,研究L-茶氨酸对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及其凋亡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取42日龄湘东黑山羊的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待细胞密度达到60%~70%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培养基中无额外添加物的对照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的Ⅰ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4 mmol/L L-茶氨酸的Ⅱ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8 mmol/L L-茶氨酸的Ⅲ组和添加800μmol/L H_2O_2+16 mmol/L L-茶氨酸的Ⅳ组,每组3个重复。作用12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通路关键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8(Caspase-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9(Caspase-9)、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和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通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联合染色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Ⅱ、Ⅲ和Ⅳ组)细胞晚期凋亡比率显著降低(P0.05),且细胞晚期凋亡比率随L-茶氨酸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2)通过RT-q PCR检测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Caspase-3、Caspase-9、Apaf-1基因的表达量皆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L-茶氨酸对H_2O_2引起的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反刍家畜瘤胃氧化应激损伤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安祖花组织培养苗杂AO茎段为试验材料,用正交设计法研究6-BA,2,4-D和KT激素的不同浓度和大量元素中NH4NO3对安祖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6-BA,NAA和IBA 3种激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T是影响杂AO愈伤诱导的主要因素,不加KT的愈伤诱导率明显高于加KT的愈伤诱导率;各因素影响的主次关系为KT>2,4-D>BA>NH4NO3;最适愈伤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NH4NO31 100mg/L)+BA(1mg/L)+2,4-D(0.25mg/L);愈伤诱导率为91.2%。6-BA是影响不定芽分化的主要因素,1mg/L 6-BA不定芽诱导率明显高于1.5和2mg/L的诱导率;各因素影响主次关系为6-BA>NAA>IBA;不定芽诱导率的最佳配方为MS+BA(1mg/L)+NAA(0.1mg/L)+IBA(0.1mg/L);不定芽诱导率为8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