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利用碎单板压制阻燃杨木单板条层积材,研究了P-N阻燃剂与酚醛树脂胶相容性及合适的热压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P-N阻燃剂pH值调至10~11,阻燃剂用量为15%时,阻燃剂与胶粘剂相容性较好,随着阻燃剂用量增大,试件氧指数不断增大,内结合强度逐渐降低。较优的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90℃,热压时间90 s/mm。  相似文献   

2.
在常压下研究了温度、时间、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等不同浸渍工艺参数对薄竹单板载药量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燃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间为8h,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时,单板载药量趋于稳定;单板厚度增加,单板载药量会相应减少。力学性能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胶合强度有所下降,与未处理试样的胶合强度相比,经载药量为6%,8%,10%和12%阻燃处理的胶合板胶合强度分别下降了16.1%,22.0%,28.0%和35.6%,含水率范围为12.3%~13.2%,胶合强度和含水率均能满足Ⅱ类胶合板的要求。燃烧性能表明,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胶合板的点燃时间和残余质量逐渐增加,而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逐渐减小,阻燃效果明显。因此,利用常压浸渍工艺生产阻燃薄竹胶合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防火门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还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特殊功能.木质防火门主要由门框、门扇骨架、门扇面板、门扇内填充物以及防火五金配件、防火膨胀密封条等组成.其中门框、门扇骨架和门扇面板均要求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木质材料制造.门扇内填充物采用膨胀珍珠岩板,衬板采用无机防火板,膨胀珍珠岩板和无机防火门衬板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铰链、门锁和闭门器要求采用专用防火铰链、防火锁和防火闭门器.一直以来,木质防火门的门框和门扇骨架均采用优质实木制作而成,面板采用防火胶合板.由于实木的厚度大,造成阻燃处理难度大,阻燃剂的渗透深度浅,通常小于10mm,使得阻燃实木的阻燃效果差,阻燃成本高.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人造薄木在国内外研究与生产的现状和制造工艺,针对兴安落叶松材特性,研究其对制造工艺的影响,并提出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5.
单板漂白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三个单板漂白实例分析,论述了漂白配方、漂白工艺对单板的漂白效果及漂白加工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漂白液配比为双氧水35-40g/L(浓度10-15%),硅酸钠5-6g/L,SETI-01为3.5-4.0g/L,漂白液pH9.5-11;漂白条件为浴比1:7,浸渍温度85-90℃, 浸渍时间60-80min时漂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杨木防火胶合板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世界天然林资源的枯竭,杨木等速生材已成为人造板工业的主要使用材种,如今,杨木胶合板已得到广泛运用。为了不断扩大杨木胶合板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减少和预防火灾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杨木防火胶合板的研究与开发势在必行。杨木防火胶合板的应用范围很广,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百货商场、宾馆,娱乐场所等人气集中而又需要装修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单板干燥设备的能量利用效率,对我国单板干燥节能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与单板干燥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合理安装旋切刀与单板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板旋切是人造板生产中最主要的工序之一,单板旋切质量直接影响人造板产品质量。影响旋切单板质量的因素很多(单板缺陷产生原因见表1),除了旋切机的自身精度外,还有主要角度参量、切削速度、旋刀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木材的合理旋切,提高单板表面质量,木段在旋切前一般要经过蒸煮,因此旋切后的单板含水率很高,甚至达100%以上。湿单板贮存时会受霉菌侵蚀引起变色、发霉,边缘也易开裂翘曲;单板干燥的终含水率高也容易在合板热压时产生鼓泡,使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胶、变形、表面裂隙  相似文献   

10.
胶合板是由单板组成,旋切机在旋切单板时,要根据胶合板成品厚度来确定旋切单板的厚度。但在实际生产中对单板厚度的确定,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有错误理解,下面就此问题加以阐述。单板厚度可分为单板名义厚度、单板实际旋切厚度、干单板厚度、成品中单板的厚度。在对各个...  相似文献   

11.
单板窑干法     
1单极窑干法的提出在胶合板的大工业生产中,为满足对干燥单板的大量需求,单极干燥是在大型连续式网带干燥机或辊筒式干燥机中进行的。在我国目前的特殊经济环境中,出现了大量生产胶合板的中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少、产量低,为了赢利也为了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及时关停或转产,他们决不可能采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只能又重新转向手工业式的小生产方式。这虽然是生产方式的倒退,但在我国目前的特殊情况下,却又是一种必然。这种特殊情况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单板窑干法的需求。所谓单板窑干法,是指将单板放在成材干…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胶合板阻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胶合板阻燃处理过程中阻燃剂用量、阻燃剂浸渍单板干燥后含水率、胶粘剂用量、热压温度等因素对板材胶合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普通胶合板生产线生产马尾松阻燃胶合板是可行的 ,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为 :含水率 6 %~ 1 4 %、胶合强度≥ 0 .85 MPa、氧指数 45 %~ 6 0 %、2 min内热释放率 H RR3≤ 80k W· min/ m2 。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黑龙江省的中俄界河黑龙江对岸,俄罗斯采伐下大量的樟子松并进口到我国。这为我国,特别是为黑龙江省的胶合板企业补充了大径级的原料来源,使短缺胶合板原木的各胶合板厂呈复兴状态,这无疑将对黑龙江省乃至北方地区的胶合板产业起到促进作用。但由于樟子松以往极少用于胶合板生产,故须进行研究试验,以取得数据和经验,用以指导生产实际。 樟子松是欧洲赤松在外兴安岭地区的一个变种,与我国大兴安岭境内的樟子松同属一个种。樟子松节子呈节状分布(类似竹节),有明显阶梯形态。因  相似文献   

14.
徐昌亮 《林业科技》1993,18(5):44-45,49
成卷单板是应薄木饰面人造板的现代封边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产品。它能使短小的单板利用得更充分、更方便,也更能发挥连续型封边机的作用。采用单板封边,不仅能完成普通的直线型、曲线型平面封边,  相似文献   

15.
热油炉加热技术在网带干燥机上的应用(024000)赤峰星丰人造板有限公司尚云峰热油炉加热技术是以300℃不汽化的导热油为介质,经炉中用煤加热后,在闭路用热设备中循环,从而使各种用热设备达到所需温度的加热系统。这种加热系统可代替工艺要求300℃以下的电...  相似文献   

16.
在胶合板和单板层积材的生产过程中,单板干燥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为了系统理解和改进单板的干燥工艺,文中从单板干燥机在干燥过程中的能量分析以及单板在干燥过程中所发生的传热传质现象2个方面对单板干燥过程中的热力学现象进行了综述,明确这2方面的热力学分析可以优化单板干燥机能量的利用、提高单板的干燥质量,并对单板干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小径速生树材生产单板层积材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从进 《木材工业》1991,5(1):36-37
一、国内外发展概况1. 国外发展概况单板层积材(LVL)是一种以小径原木为原料,旋切成3毫米以上厚的单板顺纹拼接胶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早在1944年Luxford就揞出单板层积产品具有与实体木材相等的强度性能;1967年Koch用南方松旋切单板制造出高强度的胶合层积梁,从此开始了LVL作为结构材料的开  相似文献   

18.
王金林 《木材工业》1994,8(3):1-6,11
用UF、MUF胶制作三种松木胶合板,分别就单板厚度、涂胶量及抽提物含量对胶合性能的影响,松木与柳安混合树种组坯、特殊添加剂对改善胶合性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老挝松边材MUF胶合板以外,1.5和2.0mm厚的单板胶合强度均达到或超过日本JAS普通胶合板的要求。合板胶合强度随单板厚度增加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涂胶量可以提高合板胶合强度,混合组坯及施加特殊添加剂具有改善松木单板胶合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木单板的湿热处理规律以及对杨木单板层积材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板湿热处理后产生了塑化,形成了一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密度平均增加了38.7%;对抗拉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单板压缩率和膨胀率有着特别显著的影响,单板平均压缩了27.8%,经24h水浸泡,单板恢复膨胀仅18.7%.单板湿热处理后经过低压压制,可以得到与高压压制相同密度的板材,且板材的断面密度差异小,水平剪切强度提高了27.1%,静曲强度增加了17.8%,弹性模量没有显著变化,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厚单板旋切—原木蒸煮温度对单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厚单板旋切——原木蒸煮温度对单板品质的影响申世杰姚佳岩张彦鹏译70年代初,美国林业试验场进行了单板层积材(LVL)的实用化试验。8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目前,产品已广泛地用于建筑、家具、车船制造等行业。采用厚单板制造单板层积材,对于生产工艺和降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