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生葛根119     
黄光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1,17(2):F003-F003
葛根又名粉葛、葛藤、甘葛,为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根块,形似红薯。在农村它是粮食、药材、饲料多用途受青睐的野生植物。但由于它生长慢、个子小、产量低等不足,却与当今现代化大生产无缘。为此,该基地经多年的努力,优选培育出新一代高产速生葛根119 ,它将成为调整种植结构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氯吡脲对葛根Ptexp1基因表达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互关系,揭示氯吡脲对葛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桂葛1号’粉葛幼叶为材料,采用PCR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葛根expansin基因,命名为Ptexp1(GenBank登录号:MK169414)。该基因cDNA全长1063 bp,开放阅读框为91~84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6.78 kD和8.37,在64~149 aa和160~237 aa有DPBB_1和Pollen_allerg_1两个保守的蛋白质结构域。该基因与其他植物的expansin-A8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其中与大豆、绿豆和豇豆expansin-A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4%、92%和91%,与鸡血藤、大豆、豇豆和相思子expansin-A8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7%、95%、94%和93%。以葛根18S作为内参基因,Ptexp1基因在葛根膨大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块根>根蔸>叶>茎,与不同部位发育表型吻合。1 mg/L氯吡脲处理显著提高该基因在块根、根蔸和茎的表达,但对叶片表达的影响不显著,与其处理显著提高块根、根蔸和茎的形态指标相吻合。本研究为氯吡脲调控葛根膨大的作用机理、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葛根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同时也暴露出葛根品种退化、单一等问题。杂交育种是选育葛根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受南方气候、种植条件等的限制,得到的葛根实生种子小、数量少、质量差、发芽率低,不利于葛根杂交育种工作开展。因此,笔者进行了多次葛根实生种子培育试验,包括种植地选择、整地、种子预处理与催芽、袋装假植培育、苗期管理、大田移栽等方面,为葛根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学种养》2010,(1):F0004-F0004
葛属多年生落叶豆科藤本植物,自古葛根为药用至今,俗称“葛丁片”,是药材市场的常用中药之一,多为野生,二十世纪中后期,由于受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对葛根产品消费的影响,我国人工种植葛才开始起步,品种也比较混杂。目前品质较好的有“宋氏葛根”、“赣葛1号”、“赣葛七号”、“木生葛根”等,这些葛的特点是生长较快,产量较高,但由于含有少量纤维,基本用于加工葛粉,葛片等。  相似文献   

5.
潘世良 《种子科技》2020,(6):36-36,38
葛根属于豆科葛属藤本植物,有保护环境、医药保健、经济效应突出等优点,通常又被叫作葛藤属。中和镇在广东东方汇公司的帮助下引进、试验栽植了10 hm^2葛根,且种植效果突出。从土壤处理、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对葛根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简单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桂平市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根据试验田块面积确定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各品种实行统一的种植时间、肥水管理条件、种植区域、收割日期、考种方法。育秧用种具体情况为机械插秧约300盘/hm2、每盘播种约100 g,用种量约为33 000 g/hm2。研究发现,鹏优国泰、桂育9号、鹏优6377等水稻品种在2022年早造有良好的产量表现;KL-1号、KL-3号、旌1优华珍等水稻品种在2022年晚造有良好的产量表现,可以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我国葛根产业的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是药食同源两用植物,其保健作用明显。针对目前我国对葛根的加工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葛根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铜仁地区葛根开发应用意义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是豆科蝶形花亚科多年生植物,植株草质或基部木质,所结块根即为葛根,习惯上也称葛为葛根。葛根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都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抓好葛根的开发应用,既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丰富食物结构、增进人类健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史新立  张明科 《种子科技》2002,20(2):121-122
菜薹是一种生育期短、营养价值高、速生、风味佳的名贵蔬菜 ,以炒食为主 ,亦可凉拌。属芸薹属十字花科白菜亚种 ,起源于中国华南一带 ,是我国特产蔬菜。秦薹 1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白菜育种组 1999年育成的杂交种。1 特征特性秦薹 1号为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一代杂交种。薹叶倒卵圆形 ,小而少 ,绿色 ,叶面光滑有光泽。3~ 4片叶抽生主花薹 ,薹高 2 0~ 30 cm开花 ,花薹圆形 ,节间距 5~ 10 cm,薹粗 0 .8~ 1.2 cm。侧薹与主薹同时萌发 ,一级侧薹 4~ 6根 ,二、二级侧薹各 6~ 8根 ,产量以一、二级侧薹为主。出苗至采收 35…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马铃薯新品种适宜的推广区域,进行了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鄂薯五号产量最高,达1 150.68kg/667m2,生育期较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麻,商品薯率高,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好;滇黔芋六号产量第2位,为775.35kg/667m2,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分枝多,薯形一般,薯皮光滑,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一般,宜山区种植;威芋3号产量第3,为651.89kg/667m2,生育期最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光滑,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差,宜山区种植,不适宜稻田马铃薯推广;洋仁洋第3,为592.62kg/667m2,生育期较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麻,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好,宜山区种植,不适宜稻田马铃薯推广;夏波蒂产量最低,仅528.42kg/667m2,不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天津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甘薯品种,解决天津市甘薯品种单一问题,引进6个鲜食甘薯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外观、食味、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4号、烟紫薯3号鲜薯产量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徐紫薯8号、烟薯24号和烟薯26号食味较好;徐紫薯8号、烟紫薯3号为紫薯中产量较高的品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6号和徐紫薯8号丰产性较好、商品薯率较高,外观品质也较好,适合在天津市进行大面积种植;其余品种不适于天津市种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玉米新品系DB119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DB119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万~10.8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DB119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度随种植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茎粗、果穗长和穗粗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种植密度对玉米穗行数影响不大,但对玉米行粒数、穗粒数、果穗长和秃尖长影响较大。DB119种植密度为9.6万株/hm~2时行粒数、穗粒数最多,单产最高,为15 457.5 kg/hm~2。  相似文献   

13.
塔额垦区春大豆栽培从2 0世纪60年代开始,但当时由于栽培技术相对落后,品种的丰产性能不高,因此,单产相对较低,667m2 (旧制1亩,下同)产量只有1 0 0 kg左右,并且种植面积较小,没有形成规模优势。近几年来,塔额垦区大豆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但667m2产量与其它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4.
葛根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植物,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本文主要对葛根的营养保健功能、国内外加工现状及在饮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葛根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葛根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及其护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控制新鲜葛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酶促褐变,研究了新鲜葛根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部分酶学性质,包括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以及不同化学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葛根PPO的最适pH值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90~100℃下热处理1~3min,可使该酶基本失活,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0.75%的柠檬酸和0.3%的氯化钙配成的复合护色液,对葛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加工过程中,采用复合护色液对切分成型后的葛根半成品进行护色处理,可使其维持原有组织的洁白色泽。  相似文献   

16.
佟屏亚 《种子科技》2013,(12):20-23
吉祥1号是一个“类958”玉米品种,但青出于蓝义胜于蓝,它比郑单958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之一!这个品种经历了金玉1号、武科2号、吉祥1n号曲折复杂的身份蜕变,命运多舛。吉祥1号能否浴火重生、破茧化蝶,给中国种业带来真正的“吉祥”?  相似文献   

17.
1 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表现 佳福占2001年早季在清流县嵩溪镇种植单产7.40t/hm2;2002年全县15个乡镇种植,产量6.70~7.65t/hm2.其中,嵩溪镇丰连片种植6.8hm2佳福占经县农业局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实割验收,平均产量7.21t/hm2,比佳禾早占增产1.08t/hm2,增产17.6%,是近几年早籼优质稻种产量较为突出的一个品种,深受种植农户喜欢.  相似文献   

18.
沈兆敏 《科学种养》2010,(11):48-48
<正>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11月、12月集中上市的中熟品种过多,早、晚熟品种尤其是翌年1~5月成熟的晚熟品种过少,影响了柑橘产业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19.
何永芬  陈颖  林家福 《种子科技》2002,20(4):243-244
早桂 1号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利用矮秆、分蘖力强、结实率高的双桂 36与中抗稻瘟病、株形好、米质优的早香 17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质早籼中熟新品种 ,2 0 0 0年通过广西审定。1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广西区试 ,平均亩产 4 0 9.9kg,比对照桂 713增产 16 .9%。同年在广西玉林、陆川、北流、南宁及广东等地试种示范 4 2 0 0多亩 ,平均亩产 4 6 5 .0kg,比当家种珍桂矮增产 10 .7%。2 特征特性2 .1 生育期 :早桂 1号是早籼中熟品种 ,在桂南地区种植全生育期 119d。2 .2 植株性状 :早桂 1号分蘖力中等 ,亩有效穗 19~2 0万穗。该品种株形…  相似文献   

20.
对10个甘蔗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田间对比试验,并用混合冬孢子通过人工接种盆栽试验对这些品种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福农40号植株高大,产量和含糖量在所有品种中最高,但蔗糖分偏低,比对照低0.53个百分点。桂糖29号和柳城05-136在产量、蔗糖分及黑穗病抗性上优于对照,可在海南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