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施耕地资源核算意义重大.耕地资源核算以资源核算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实物量、价值量核算和存量及流量核算等.实物量核算反映耕地资源的规模,价值量核算反映耕地资源的质量,流量核算反映耕地资源的变化情况.本文主要对价值量和存量及流量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志  孙建美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218-219,223
耕地资源安全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核心,耕地资源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依据1996~2004年咸宁市相关统计资料,在阐述耕地资源安全涵义的基础上,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咸宁市耕地资源安全各分项及综合指数,并分析近年来咸宁市的耕地资源安全状况。研究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问题,为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耕地资源安全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核心,耕地资源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通过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湖北省咸宁市耕地资源安全各分项及综合指数,并分析了近年来咸宁市的耕地资源安全状况,结果显示:咸宁市耕地资源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偏小且总体下降较快,耕地资源安全程度不高,形势严峻;咸宁市耕地资源安全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耕地数量的变化。提出了保障耕地资源安全的相应对策,为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甘肃省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甘肃省的后备耕地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甘肃省的后备耕地资源情况可以实现全省的耕地占补平衡,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耕地保护制度创新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耕地资源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当前耕地资源面临的危机,并对当前重庆市耕地保护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在耕地保护新形势下,结合大数据、先进技术及创新思维,提出搭建耕地资源保护监测监管平台和土地整治转型升级两措施,以期找到耕地资源保护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正安县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的分析及研究,可以看出该县的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主要为其他草地.通过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其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并提出了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西省永丰县为例,采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耕地压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县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式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耕地压力及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式研究,为该县的耕地资源利用及耕地保护提供依据,进而为类似县域耕地资源利用及耕地保护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是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开发及实施的基础,有助于摸清补充耕地的开发潜力状况,建立补充耕地数据库,响应国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1]。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关键措施,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新疆沙雅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例,充分利用沙雅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系统掌握沙雅县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与空间分布,总结沙雅县耕地后备资源制约因素及对策,为耕地保护、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管理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探讨——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晓飞 《吉林农业》2011,(6):69+71-69,71
文章论述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的含义及构成,并介绍了计算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的测算方法,采用市场替代法测算出了沈阳市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最后对沈阳市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进行了讨论,对耕地利用保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准确地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是其开发利用的基础。以2010年黑龙江省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源,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状况和区域指标等方面构建三江平原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对其数量、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江平原耕地后备资源来源具有多样性,可开垦其他草地、可开垦内陆滩涂、可开垦沼泽地、可开垦裸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可开垦沙地、可开垦盐碱地面积依次递减;市域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及类型具有差异性,佳木斯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最大,而七台河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最小;县域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均值为1.355万hm2,其中密山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最大,而友谊县、宝清县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0~2012年的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认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及农业技术因素是影响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了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便于未来耕地数量的预测,最后针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从促进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利用GIS技术开展绩溪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对于摸清绩溪县耕地各等级数量及空间分布,优化产业布局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及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因素 ,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汪鹏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119-122
经济发展、城市化及土地政策是影响耕地资源消耗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包括重庆在内的7个市及经济区耕地资源与以上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近15a来各地区耕地资源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耕地年均减少率在各地区间梯级排列。其中,重庆市耕地减少率仅高于天津市和京津冀地区,而北京市耕地资源消耗率居所有地区之首。提出了重庆市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和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科学评价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1991~2010年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状况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91~2010年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数总体不断下降;1991~2010年甘肃省各市(州)的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情况不尽相同,并伴有集聚趋势;影响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数的主要障碍因子为耕地废水、单位耕地农药用量、单位耕地化肥用量以及单位耕地的废渣堆放量.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广东佛山与四川成都的耕地资源价值数量特征及结构特征的差异,从而提出政策建议:一方面,应强化对于耕地资源非经济价值的认识与提升建设,落实对于耕地资源正外部性的补偿;另一方面,应制定差别化耕地保护制度,避免政策"一刀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为提出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加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山西省榆社县为例,研究耕地资源禀赋,优化农业产业空间的使用效率与布局秩序。明确耕地资源禀赋状况,包括旱地、水浇地耕地资源、乡镇耕地资源以及地形部位耕地资源现状;利用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划分"四等地、五等地-六等地、七等地-八等地、九等地-十等地"4个组合耕地质量等级,研究耕地质量总体、旱地与水浇地耕地质量、各乡镇耕地质量及地形部位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根据耕地质量分布规划"优先划入-优质集群"、"整治调控-特色改良"以及"缩减退出-生态恢复"三大农业产业空间优化布局区域。耕地资源禀赋影响农业产业发展,耕地质量反映耕地生产能力的高低,依据耕地质量划分农业产业布局,能够提高耕地利用率,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宝贵的物质基础。当前四川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日益下降,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四川省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态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盘活存量土地和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等实现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贵州省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从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等方面介绍了贵州耕地资源的现状,指出了贵州山区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面积较大及分布范围较广、耕地撂荒严重、优质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大耕地执法力度;完善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强化职能部门和群众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加强耕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推进耕作层剥离利用步伐;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贵州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的研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的影响因素,确定该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及安全指数,结合Delphi法和模糊关系方程求解进行分析,并用熵值法确定参数指标权重。最后计算出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综合安全值,对照表格数据对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