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树刺槐混交林太阳能利用率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用林分现存生物量估算太阳能利用率、CO_2吸收量、O_2释放量和水化合量的方法,并对黄河林场25年生的加杨刺槐混交林和加杨纯林的这几个指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混交林的这几个指标比纯林高50.0—53.8%。  相似文献   

2.
杨树刺槐混交林与杨树纯林生物量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林场的加杨刺槐混交林和加杨纯林的皆伐标准地中,用等株径阶标准木法结合实际测材积测定了林分生物量。研究表明,混交林单位面积的现存生物量和年均增长量为纯林的1.83倍;混交林加杨的单株生物量为纯林加杨的1.77倍;纯林加杨的根系生物量比重大,单位根量的干材生产力不如混交林加杨高。  相似文献   

3.
杨树刺槐混交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沙地条件下,杨树剌槐混交造林能显著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生物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病虫害明显少于杨树、刺槐纯林,是一种较好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4.
刺槐油松混交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纯林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油松混交林中刺槐的生长量大于纯林刺槐的生长量。混交林下土壤无论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渗透性能,还是土壤化学性质均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5.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两树种细根在北京市潮白河沿河沙地加拿大杨 (2 7a生 )刺槐 (2 2a生 )混交林中的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 ,从细根养分循环角度探索了两树种混交协调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 :(1)加拿大杨和刺槐林木细根的分解特点不同 ,杨树细根在分解前期的N、Ca、Mg元素浓度逐渐升高 ,P、K元素浓度则逐渐降低。刺槐细根分解过程中N、P、K元素浓度逐渐降低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混合分解中各元素含量变化介于两树种细根单独分解之间 ;(2 )细根的N、K、Mg年归还量以刺槐纯根最大 ,两树种混根次之 ,杨树纯根最小 ;(3)混交林中N素归还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杨树的N素状况 ,杨树细根的P素归还量大于刺槐细根 ,有利于改善刺槐的P素营养 ,混交林杨树与刺槐在细根N、P养分方面形成协调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沙地杨树刺槐人工混交林的改良土壤功能及养分互补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杨树刺槐混交林是我国北方地区沿河及滨海沙地上成功的固氮树种和非固氮树种人工混交林。本文在简单介绍混交林生长情况的基础上,主要对林地土壤养分改良及其种间N、P养分互补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杨树刺槐混交林生产力提高主要是因为林地土壤养分(特别是N素养分)的极大改善及树种间N、P养分的互补。混交林土壤N素养分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林地土壤微生物活性高,加快了含N较高枯落物分解速度,增强了土壤氨化及硝化强度。而杨树刺槐种间的N、P养分互补则主要表现在混交林中杨树可将吸收入体内的P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相邻的刺槐,而刺槐则可将固定的N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杨树,而且N、P转移的强度很大。这种奇妙的树种间养分互补机制对杨树刺槐混交林幼林期生产力提高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地杨树刺槐人工混交林的改良土壤功能及养分互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刺槐混交林是我国北方地区沿河及滨海沙地上成功的固氮树种和非固氮树种人工混交林.本文在简单介绍混交林生长情况的基础上,主要对林地土壤养分改良及其种间N、P养分互补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杨树刺槐混交林生产力提高主要是因为林地土壤养分(特别是N素养分)的极大改善及树种间N、P养分的互补.混交林土壤N素养分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林地土壤微生物活性高,加快了含N较高枯落物分解速度,增强了土壤氨化及硝化强度.而杨树刺槐种间的N、P养分互补则主要表现在混交林中杨树可将吸收入体内的P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相邻的刺槐,而刺槐则可将固定的N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杨树,而且N、P 转移的强度很大.这种奇妙的树种间养分互补机制对杨树刺槐混交林幼林期生产力提高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纯林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刺槐油松混交林中刺槐的生长量大于纯林刺槐的生长量。混交林下土壤无论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渗透性能 ,还是土壤化学性质均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刺槐、臭椿纯林及其混交林中不同土层在不同季节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林分间的土壤酶活性在各个季节和土层均表现出差异。经统计分析,土壤酶活性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的来说,随着土层逐渐加深,土壤酶活性逐渐减弱。在树木生长表现和土壤酶活性发挥方面,混交林优于纯林。  相似文献   

10.
左权县油松和刺槐混交林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左权县自然条件和地貌类型、树种生物学特性和树种混交的基本原理、混交林营造应遵循的自然条件以及适地适树原则,我们对该县中低山区营造油松、刺槐混交林进地了初步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供有关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树人工林地力退化及维护与提高土壤肥力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在山东,辽宁,河南,河北,北京等五个杨树(PopulusL.)栽培地区,抽样调查48块样地,并进行土壤养分化学分析,研究了杨树同代纯林,一代林、二代林生长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杨树与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L.)、混交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杨树同代林,随林木生长,土壤养分含量有下降趋势;连栽二代纯林比一代纯林,土壤养分含量及林木生长量有明显下降趋势;杨树与刺槐、紫穗槐、沙棘混交,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是维护与提高土壤肥力,防治杨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有效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世绩  冷国友 《林业科学》1996,32(5):411-418
利用发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充填煤矿塌陷区,表面覆土30cm,改造成“人工土壤”,于1990年营造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Neva')人工林。土壤管理措施主要有:覆土厚度处理(0、30、55cm和灰土混合4种处理),施肥处理(正交设计共16种处理),绿肥处理(种植4种绿肥作物和压青4种绿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是首先预估模型控制点,保后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树高和胸径的生长过程,用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做为评价优化模式的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覆土厚度30cm的基础上,每穴施磷肥基肥0.5kg,栽后灌一次透水,在行间连年间种田菁或者压紫穗槐作为绿肥.此为一级模式,该模式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内部收益率(IRR)可达18%以上。如果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增加投入,追求更高的人工林产量,则最优组合恰好是各单项试验中最优者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杨树纯林 ;混交林地与杨树纯林地相比 ,土壤表层各层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两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月份接近外 ,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 ;混交林土壤全N比杨树纯林地高 5 %~ 69 0 % ,土壤全P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速效P高出 2 2 4%~ 2 3 3 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杨树纯林中根径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表层 0~ 3 0cm ,而混交林主要分布在 0~ 1 0 5cm的范围内 ,相对更深、更均匀 ;杨树纯林中根径 >1 0mm的根系分布比混交林更深、更均匀。混交林的根径为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分布范围大体相同 ,根径 >1 0mm根系的分布范围要小。  相似文献   

14.
山区杨树人工林树干病害综合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干部病害是杨树人工林的主要病害之一。侵染性病原有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和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egaria)。本文指出了7个诱病因子,提出化学药物和营林技术防治这种病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山西吉县黄土残垣沟壑区在 3种不同整地方式的林地上栽植同一规格的刺槐苗木 ,调查其成活率、生长量 ,结果表明 :刺槐在水平阶加坑整地上栽植 ,成活率比其它整地方式略高 ,而生长量则有明显优势 ,并在栽植的第 2年、第 4年生长量优势进一步扩大 ,对幼林的及早郁闭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6.
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调查研究表明:萌芽数量及幼树生长量随伐桩直径增加而增大,伐桩上萌条分布在0-8c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距地面0-2cm内,靠坡下方多于坡上方,每伐桩平均萌条7.7cm株;萌条有效株生长量,在距地面2.1-4.0cm范围内,以4-6株丛生的生长快,根蘖幼树主要发生在0-7cm深土层中直径0.71-1.40cm粗的水平母根上,伐桩四周0.51-1.50c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刺槐花量与蜜源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标准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单株开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单株在量为0-5.2kg/株,同一单株各年度的开花量也有较大变化。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林分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林分花量的主要林分因子,并建立了林分花量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符合生物增长的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a,速生期为4-12a,林分生长后期的花量动态与干、枝、叶、根等其它器官的生长动态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论对蜜源林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位对比试验,对太行山刺槐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水保林的最佳结构应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地被物组成的多层次立体结构,其适宜密度以郁闭度0.6为宜。  相似文献   

19.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2001,37(Z1):126-130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10 a生后直至27 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4~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