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植胶农场试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谋取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种调整实质是其他作物替代天然橡胶,减少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投入内部分配的重新调整过程,必然影响生产效率.研究选取典型代表广东南华农场,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测度了1991-2011年天然橡胶生产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南华农场生产效率在经历短期下降后,逐步上升并趋于平稳.天然橡胶生产效率变化趋势与橡胶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作为坚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农场,其经验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我国天然橡胶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世界及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消费、应用和最新科技进展,展望我国21世纪天然橡胶的应用前景。认为:21世纪我国的轮胎工业将主要生产子午线轮胎;而“非轮胎”市场会逐步加强,其中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改性天然橡胶和天然橡胶在工程上的应用将成为应用开发的热点。天然橡胶生物工程的研究及胶乳乳清成分的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可能成为天然橡胶业的“富业”。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4~2012年间SCI-Expanded(简称SCI-E)数据库收录的世界天然橡胶科研成果,统计与分析世界天然橡胶科研发展趋势、研究力量和研究学科热点,揭示世界天然橡胶科研发展现状、特点及对中国的借鉴之处,为中国天然橡胶行业的科研和生产提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海南省农垦88个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天然橡胶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1)开割面积的产出弹性为0.719 3,大于橡胶工人的产出弹性0.3936;(2)海南农垦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服从于正态分布;(3)技术效率水平在考察期间保持不变,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0.573,最大值为0.958,最小值为0.313;(4)从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技术效率<0.5、<0.6、<0.7和<0.8的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给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带来的影响,中国天然橡胶协会于2009年1月15日在海口组织了相关生产、科研单位,研究天然橡胶市场发展动态,商议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了海南省各市县民营天然橡胶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CAD和PS绘图软件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海南有8、11、7个县(市)民营天然橡胶生产分别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主要分布在海南中北部区域。海南省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民营天然橡胶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天然橡胶产业的合理布局,稳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起,中国实施了天然橡胶生产补贴政策,即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马来西亚等植胶国已实施天然橡胶生产补贴多年,并有力地促进了其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然橡胶种植业是需要政府提供补贴的基础产业,如何提高财政补贴的投入效率,什么样的补贴才能更符合WTO相关规定,是补贴政策制订的要点。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天然橡胶种植业进行绿色补贴恰能符合此两点要求。  相似文献   

9.
摘要:研究综述了世界天然橡胶科技发展历史,分析了中国天然橡胶近60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6个主要成就;针对解决我国天然橡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天然橡胶在科学技术层面要重点抓好4个方面的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天然橡胶售价、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生产组织形式和整体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了国产天然橡胶的市场竞争力,着重讨论了我国国有植胶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指出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已具有占领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一席之地的能力;对于植胶条件较优的云南垦区和海南岛一部分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生产依然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支柱产业;控制国有植胶企业社会成本,加速生产技术创新和整体优化,是提高国产天然橡胶市场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最重要表现之一是引起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天然橡胶树种植区内植被NPP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根据1981—2010全国气候数据和RCP4.5情景的气候预估数据,基于气候植被NPP模型,对1981—2010、2041—2060、2061—2080年中国天然橡胶种植区内NPP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气候变暖,天然橡胶种植区内NPP呈现整体先增加后略减小趋势,其中1981—2010年研究区内植被年平均NPP为12.89 tC/hm 2;2041—2060年研究区内植被年平均NPP为15.07 tC/hm 2;2061—2080年研究区内植被年平均NPP为15.01 tC/hm 2;(2)从空间分布上看,不同时期的NPP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南岛的东部沿海,广东的信宜、电白,广西的东兴,云南的景洪、勐腊等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的临沧、屏边以北,海南岛的西部沿海,广东的徐闻等地。相关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天然橡胶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评估不同橡胶树种植区的年产胶潜力的变化,根据2000—2015年遥感和气候数据,分别建立了橡胶产量气象影响指数和橡胶树气候适宜性指数序列,通过统计分析和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发了基于年综合气候适宜度指数的橡胶树产胶年景评估模型,模型空间分辨率1 km×1 km,实现了橡胶树种植区产胶潜力精细化评估,克服了传统意义上依靠单站数据预测橡胶产胶年景的缺陷。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依靠气候数据客观、定量预测种植区橡胶树在不同区域的年产胶能力变化,能从宏观上区分不同区域的差异,为橡胶树精细化气象决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海南省民营天然橡胶种植历史,从种植、加工、销售和对农民的增收作用等4个方面概述了海南民营天然橡胶发展现状,剖析了海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海南民营天然橡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天然橡胶产业持续低迷,追踪国际天然橡胶研究前沿热点对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科学计量方法结合CiteSpace技术,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天然橡胶文献进行共被引、共词和聚类分析,概述了该领域重要的基础文献,揭示其学科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结果表明,共探测出6个前沿热点,高度聚合在三大学科领域。其中,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领先优势十分明显,共遴选出4个前沿热点:(1)功能化改性石墨烯或氧化石墨/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2)生物基体/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3)弹性体或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应变诱导结晶行为;(4)废旧橡胶的自修复与回收加工。在生物科学领域,遴选出1个前沿热点,即橡胶树基因组测序、橡胶生物合成路径与关键基因。在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遴选出1个前沿热点,即橡胶林的扩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频和高突现关键词在三大学科呈现由多到少分布,反映了当前天然橡胶研究领域发展趋于多方向性,但其前沿热点相对集中在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的下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从事民营橡胶割胶技术培训的实践与感受,阐述了西双版纳州民营橡胶业在割胶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基本技能差、知识匮乏、缺乏系统培训、割胶技术标准贯彻和执行差等重要问题,制约着生产力的提高;提出通过提高培训质量、改进培训方法、增加培训经费、加大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等手段,整体推进民营橡胶割胶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国内天然橡胶定价权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随后分析了天然橡胶定价权缺失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影响,其次阐述了定价权缺失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对策,旨在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借助VAR模型分析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主要要素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发现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生产阶段,天然橡胶开割面积是干胶产量增加的主动力,割胶工人、固定资产投入的贡献已很低;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已经处于原有技术体系的后期和面临技术体系革新的时期。因此应在现有技术体系不变条件下,提高现有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快新的技术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稳定和提高天然橡胶产量,保证中国战略物资的安全,分析了年均开割面积、年末从业人员数、化肥施用量、硫磺粉施用量、乙烯利施用量、天然橡胶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年开割天数等影响天然橡胶生产的主要因素。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天然橡胶的生产函数模型,用该模型比较了近15年来各因素对天然橡胶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年均开割面积和全年开割天数是天然橡胶增产最主要的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鲜胶乳生物凝固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凝固液用量、鲜胶乳浓度、气候条件、氨含量等因素对鲜胶乳生物凝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剂适宜用量为10%;鲜胶乳浓度对凝固影响较小;当全天最高气温在25DC以下时,胶乳完全凝固需16h以上;氨含量达0.02%时即可显著影响胶乳的凝固,用量达到0.08%时。胶乳不能凝固;添加辅助凝固剂可加快胶乳的凝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