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作物生产动态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要介绍了动态模拟技术在作物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简况、动态模拟的基本原理、模型的组建与验证,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是农业部重点项目"八五"优势棉基地县科技服务85农-12专题,经八年的时间研制开发而成,是湖北省第一个用于指导棉农进行棉花生产管理的专家系统,该系统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技术,总结了湖北省品种、肥料、植保、化控、栽培等领域专家多年从事棉花生产和研究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关键技术,建立了包括品种选择、周年管理、全程化调、施肥推荐、诊断防治等五个主要功能子系统的专家系统.该系统能为棉农从事棉花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提供详细周到的服务,达到人类活专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豆生育阶段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大豆类型品种的发育与温,光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在借鉴吸收析因指数形式的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WDSM),“水稻钟”模型和DSSAT3等模型思想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大豆生育动态模拟模型(SDSM),经验证不同类型品种平均误差在1-3天之内,与传统的积温法相比,其模拟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常德市油料作物产量的预测模型,其模型的精度达到了一级水平,模型值的精度在95%以上。模型的预测值评估结果良好,说明油料作物产量的预测值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橡胶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2012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海南儋州试验场四队橡胶林中建立了1 hm2动态监测样地。基于海南儋州1 hm2橡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高程数据,介绍了R软件等高线图、三维立体图等方面的应用,希望对R软件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小麦物质生产与积累的模拟模型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高斯积分法模拟小麦冠层每日的总光合同化量,并经呼吸消耗与物质转化形成生物量。同时考虑了温度、水分、CO2浓度,生理年龄和N素丰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植株临界N浓度、最小N浓度和生理发育时间的曲线关系。采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不同处理的试验对模型预测的生物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相对误差小于8%。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长模型的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一种具有时空适应性、适用于稻麦轮作生产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构建了具有较强机理性和预测性的稻麦轮作生长模拟模型,并进一步结合气象生成模型与策略分析评价模型,以C#.net为编程语言,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件技术,建立了综合性的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具有农田信息管理、专家咨询、动态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和系统维护等功能,实现了模拟预测、决策支持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有机耦合.系统的建立为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和策略制定提供了定量化的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金之庆  葛道阔 《大豆科学》1994,13(4):302-311
采用作物模拟模型与气候变化情景耦合的方法,评价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豆、产量和灌溉量的影响;还结合若干成功的农业气候指标和计算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未来夏播大豆种植北界的地理位移,以及水分条件和大豆品质方面的变化等。对CO2浓度增加的直接生理影响也进行了考虑。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基于WOFOST作物模型主要输出要素地上部生物量(TAGP)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华北平原冬小麦长势评估指标,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象站冬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土壤湿度等观测资料以及河北固城站、河南郑州站和山东泰安站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生物量观测资料,完成WOFOST模型参数本地化和适应性分析。利用华北平原354个气象站200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驱动模型,根据不同时段15年地上总生物量(TAGP)和叶面积指数(LAI)要素及其与15年平均值的距平百分率的概率统计分布,确定冬小麦长势动态评估指标;利用冬小麦田间观测资料,检验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1)试验站观测值与模拟值对比显示,冬小麦生育期模拟误差绝对值平均为3.7d,地上部总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误差为3.8%~11.7%,WOFOST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模拟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其生物量的动态累积过程,在华北平原适用性良好;(2)基于指标的动态长势评估等级与观测数据对比,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的指标评估结果与观测资料一致性较好,1个站点的结果则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呈波动状态,总体上基于LAI的长势评价指标与观测资料对比相关系数高于基于TAGP的评价指标;(3)基于WOFOST模型的冬小麦长势评估指标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冬小麦长势状况,可用于业务中进行实时、动态和定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运用CERES-MAIZE模型和“均匀设计”,建立了基于模拟模型的系统优化方法,以该方法为基础研究了曲周地区的夏玉米生产在不同气象、土壤条件下的水肥管理优化技术特征。结果表明:①肥力基础高的土壤:夏玉米在足墒的情况下播种,干旱年型应重视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灌溉;降雨正常、多雨年型可以不灌溉。②基础肥力低的土壤:干旱年型应重视底水、拔节水和抽雄前期灌水,追施底肥和拔节肥;降雨正常年型重视拔节期灌水施肥;多雨年型结合生育期降雨状况,重视拔节期至抽雄期施肥。同时,从系统优化的角度研究一个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水肥利用特征,这对评价一个地区农田生态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省白沙县龙江农场的橡胶园地为例,根据耕地分等的方法,针对海南省橡胶树的生长特性,结合GIS技术开展橡胶园地分等评价研究。本文运用特尔斐和层次分析熵法分别确定研究区域的分等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选取地块法划分分等单元,并通过分等参数的计算,形成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构成的多层次的橡胶园地等别体系。通过对5% 的分等单元进行抽样校核,符合率达97%,结果表明采用因素法计算橡胶园地的分等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产业特点,阐述了清洁生产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并根据内容和原则构建了天然橡胶初加工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海南典型4类胶园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与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胶园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方程都很吻合,其相关系数为0.9480**~0.9999**;胶园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m)在555~909 mg/kg之间,磷的吸附强度因子(K)差异很大,在0.09~1.71之间.当加入磷浓度较低时,土壤磷解吸量较少且土壤间差异小;当加入磷溶液浓度大于30mg/kg时,磷解吸量开始明显增大,土壤差异变大.  相似文献   

14.
云南橡胶园土壤存在明显酸化、有机质下降、有效养分降低、缺素和营养失调等问题。为有效保持胶园肥力和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胶园施肥不宜单施化肥,应重施有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最好是因土对症(缺素)配方,将配方的化肥加入有机肥中制成有机混合肥施用;施肥时期应与每年产胶高峰期相配合,即秋未冬初和七八月两次施肥。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云南农垦勐腊橡胶分公司历年来的产胶趋势及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橡胶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干胶产量的可能性及解决的途径,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简述西双版纳勐腊农场从二代胶园建设的实践中,在规划、开垦、品种配置、定植、中幼林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的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 cm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平均值,下层土壤(45~6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低于平均值,中间两层的(15~30cm土层、30~45 cm土层)变化不大,在平均值的上下浮动;(2)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6.03~7.78g/kg之间,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高低排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3)胶林有机碳储量主要决定于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容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61.33~74.29t/hm2之间.相互间存在差异,高低排序为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织篢农场现有橡胶开割胶园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如何通过长远规划,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天然橡胶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析全球天然橡胶的生产、进出口贸易、消费和库存情况,对未来天然橡胶产量、消费量和价格进行估计;并预测和展望今后全球天然橡胶的供求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