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橡胶树育种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优良无性系与自主培育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橡胶树优良品种,培育出数十个橡胶树优良品种在海南、云南、广东等3大植胶区种植。本文通过对中国植胶区主要育成或引进橡胶树品种,以及相关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进行初步总结与分析,结合橡胶树品种特性与植胶生态类型区,提出主产区橡胶树品种区域配置建议,以期为确定不同橡胶树优良品种的区域试验、适应性范围、以及为相关品种的区域配置、扩大试种及对口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植胶区不同橡胶宜林地、海拔高度、坡向的橡胶树死皮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死皮病发病率与不同等级宜林地、不同坡向有关:植胶环境条件最好的宜林地死皮病发病率最高,而次等宜林地则发病率随之降低;西坡橡胶树死皮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坡向发病率,从宏观角度一定程度地证实橡胶树营养状态与死皮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云南山地橡胶树的养分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洱、红河、临沧植胶区的 16 个橡胶种植农场开割橡胶树,进行系统规模化的普查, 并评价其营养类型,以全面了解云南山地橡胶树的养分特征,为制定云南山地胶园专用的肥料大配方提供依据。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植胶区橡胶树营养状况不尽相同,同一植胶区不同农场橡胶树营养状况亦有差异。云南植胶区橡胶树 叶片氮含量 24.62~47.46 g/kg,平均 34.69 g/kg;磷含量 1.57~4.92 g/kg,平均 2.45 g/kg;钾含量 5.67~26.91 g/kg,平均 13.57 g/kg;钙含量 4.03~28.55 g/kg,平均 11.05 g/kg;镁含量 1.41~6.98 g/kg,平均 3.63 g/kg。橡胶树叶片养分含量变 异系数为钙>镁>钾>磷>氮,依次为 26.14%、23.43%、19.04%、13.76%、9.04%。正常型、缺镁型、缺氮磷型、缺钾型 4 种营养类型的橡胶树占总普查橡胶树的 86.11%,为云南橡胶树的主要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滇东南河口和文山植胶区2010/2011年冬春低温特点和橡胶树寒害灾情及规律,提出以严格控制植胶海拔上限、调整热带作物种植结构为主的抗寒植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不同环境(海拔、坡向,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橡胶树对寒害状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从降温过程、性质与特点及橡胶物候、品系(种)、割龄等方面对橡胶树寒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以平流为主的混合型降温过程,是多次寒害累加受害的结果。②橡胶树割龄寒害症状从重到轻表现为失管胶林段(前2次寒害达4~6级的割林,受灾后疏于管理,长势弱恢复慢)>老割林段(割龄21~30年)>新割林段(割龄1~20年),橡胶树中幼林基本无寒害。主要查明2013/2014年冬春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寒害情况,总结抗寒植胶经验,提出抗寒植胶建议,为滇东南今后种好橡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调查报道了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对云南省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生长和产量造成的严重影响:普遍表现为橡胶树生长受抑制、叶面积小、叶片黄而薄;花序干缩;地表层根系部分干枯;嫩叶物候期长、病害防治难度大;前期胶乳产量下降和次生灾害严重等。提出提高抗旱植胶意识、加强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农业角度,探讨西双版纳植胶区植胶环境和经营管理条件与橡胶树死皮病(TPD)的关系,尝试说明该区域死皮病高发的原因,提出了通过改善生产管理控制该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植胶垦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的种型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橡胶树炭疽病是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四省(区)植胶垦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片病害。我们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植物部位、不同叶龄和病斑类型的33号炭疽病标本,进行了自然形态鉴定,野生型单孢纯培养特性的观察和不同寄主致病性的测定。根据Von Arx分类系统,确定我国植胶垦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种名为Colle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相似文献   

9.
滇东南橡胶树寒害后次期性害虫危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2011年1月云南滇东南橡胶树遭受特大寒害后,引发了以橡胶树小蠹虫类为主的次期性害虫的严重发生和危害,共调查橡胶树6541株,其中受小蠹虫危害株418株,橡胶树虫蛀率6%,共采集成虫标本232头,种类分属小蠹科Scolytidae、长小蠹科Platypodidae、锯谷盗科Siovanidae、露甲科Nitidulidae等4科4属5种,暗翅材小蠹(Xyleborus semiopacus)和对粒材小蠹(Xyleborus perforans)为优势种;调查还对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和长年的营养失衡导致橡胶树群体衰退是橡胶林次期性害虫大发生的潜在和根本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需要对滇东南植胶环境重新研究和评价,对植胶半个多世纪所依循的技术体系和经营体制进行重新审视,以期实现重大变革,使滇东南植胶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橡胶种植区属于非传统植胶区,橡胶树种植经常性遭受寒害的影响。为了辅助抗寒品种资源选育和推广,本文简述了橡胶树寒害类型和危害、橡胶树抗寒栽培、抗寒品种选育、抗寒生理机制和抗寒分子标记研发等方面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营橡胶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分析目前民营橡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科学植胶意识不强,胶园生产能力偏低,技术力量薄弱,橡胶树病虫害防控能力不强,民营橡胶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通过树立科学的植胶观念,增强科学植胶意识,加强橡胶树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及推广应用,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民营橡胶技术力量,增强民营橡胶自身病虫害防控能力,提高民营橡胶产品质量水平等途径,提升民营橡胶整体发展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炭疽病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田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橡胶树炭疽病发病过程有越冬,始发,流行和病情下降4个阶段,流行方式有暴发型和渐发型2种,流行曲线有多峰波浪型和单峰弓型,流行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发生流行与菌量,物候,气候,品系,菌株和立地环境等有关,菌量和易感病组织是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多雨高湿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性不同,在小区内相同条件下不同橡胶品系抗病性也不同。通过流行规律研究,提出该病的喷经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江西省多花黑麦草的生产,针对江西省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基地中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江西省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的环境条件、播种、田间管理和检验、收种、清选、贮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对江西乃至南方诸省多花黑麦种子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型的防风减灾栽培措施,减少风害对橡胶种植业的影响,试验设计在风害较大地区的幼龄胶园行间间种不同组合的非胶树木,研究其防护效应。研究表明:橡胶树幼龄胶园间种非胶树木,能有效减轻常风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对强台风有抵御作用,能有效提高存树率;橡胶幼林间种非胶树木,对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影响较小,间种后的橡胶幼树粗生长和高生长没有受到明显抑制。试验中不同橡胶品种间种不同非胶树木,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因子、粗生长和高生长虽无显著差异,但仍表现有差异,这说明不同橡胶品系受间种的非胶树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橡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简要阐述橡胶采胶及病虫害防控方面的现状。探讨分析橡胶采胶及病虫害方面所面临的采胶技术管理执行不够好,橡胶树割面干涸病防控技术仍未获得突破,橡胶树常规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及新病虫害不断涌现,橡胶栽培技术经济合理性研究不够等问题。提出通过切实做好采胶技术管理,割面干涸病防控技术研发,高效安全的采胶技术及新型刺激剂复方的研发,橡胶树突发病虫害监测预报及应急防控技术,橡胶树根病综合防控及植保药物技术研发等建议,发展提升橡胶产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海南橡胶园捕食螨种类及其优势种,本研究于2015—2016年,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捕食螨种类的调查采集,采用优势度和频度等指标进行优势种评价。结果表明:海南橡胶园的捕食螨有植绥螨科、囊螨科和吸螨科等3个科,其中,植绥螨科的数量最多,占样本总数的85.05%,其次是囊螨科,占样本总数的14.71%,吸螨科捕食螨的数量最少,占样本总数的0.24%。对植绥螨科的4属13种捕食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邻近钱绥螨(Chanteius contiguus)、普通真绥螨(Euseius vulgaris)、海南钝绥螨(Amblyseius hainanensis)是海南南部橡胶园的优势种捕食螨,而卵圆真绥螨(Euseius ovalis)是海南北部橡胶园的优势种捕食螨,南部和北部橡胶园的优势种捕食螨种类及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捕食螨防治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东方真叶螨(Eutetranychus orientalis)等橡胶叶螨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胶园间作研究多集中在幼龄胶园,而对成龄胶园研究不多,多局限在生产力、生态、水分、化感作用、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与能量流动及经济效益上,而很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橡胶树与间作作物之间养分竞争、水分竞争,而养分、水分资源协同高效利用的研究则更是少见。未来胶园间作的研究应着眼于成龄胶园,解决成龄胶园各组分之间的养分、水分竞争问题,着重探讨成龄胶园根系及其分泌物对养分、水分竞争的影响作用,阐明养分、水分竞争的机制,提高间作系统养分、水分利用率,为成龄胶园间作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侨植农场砖厂附近橡胶树的受害原因,对受害橡胶树的表现症状、土壤、叶片养分及氟化物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受害胶树的症状与植物生理学上氟化物伤害症状相符,排除了病虫害等致害因素;受害胶树周围土壤的主要养分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土壤养分不存在亏缺状态;受害胶树叶片的主要养分指标同样处于正常水平,叶片不存在缺素症状;受害胶树周围土壤和叶片中的氟化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水平。鉴于该砖厂为受害胶树附近唯一的氟化物污染源,因此认为该砖厂排放的氟化物是导致胶树受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胶农心理及其行为的角度,分析技术推广方式,指出技术推广改进的途径,为提高橡胶科技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天然橡胶科技成果更快、更有效地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简述西双版纳勐腊农场从二代胶园建设的实践中,在规划、开垦、品种配置、定植、中幼林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的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