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富硒植物营养素对桂东山区夏甜玉米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富硒植物营养素对高寒山区夏甜玉米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经济效益、外观品质、硒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灌浆前期,叶面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叶片保绿度大幅增加,鲜苞重和鲜穗重分别增加26.5%和24.0%,鲜粒重达到170 g,增幅达到43.9%,出籽率和百粒重分别增加了16.0%和28.7%;玉米硒含量达到0.17 mg/kg,达到富硒标准。  相似文献   

2.
富硒灵芝是以灵芝作为硒的转化载体培养获得的,其兼具灵芝与硒的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近年来对富硒灵芝的研究作一综述,包括灵芝的富硒培养、富硒灵芝的生物活性、含硒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分析以及富硒灵芝产品开发的现状等,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魏可葡萄植株生长发育阶段喷施含亚硒酸钠(Na2SeO3)的氨基酸硒液叶面肥生产富硒葡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苏南地区优势果品魏可葡萄为材料,在叶面上喷施富含硒源(Na2SeO3)的葡萄富硒液,使无机硒经植物生理代谢转化为有机硒而贮存在魏可葡萄果实内,探讨葡萄应用叶面肥富硒的效果。【结果】在不施硒的条件下,魏可葡萄果实内的硒含量为6μg/kg。从葡萄生长的绽叶、初花、盛花、初果期开始叶面肥喷施,葡萄果实内硒含量分别累积到54、44、36、32μg/kg,比对照组增长4.3~9.0倍,且不同富硒时期与富硒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675),葡萄氨基酸叶面肥富硒效果明显。[结论]从绽叶期开始喷施富硒液能显著提高魏可葡萄果实中硒含量。  相似文献   

4.
石台县天然富硒大米产业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台县具有发展天然富硒大米产业的天然富硒资源及优越的生态环境,境内有多个富硒大米生产基地,拥有"大山第一村"、"石台硒米"等多个品牌。由于石台县富硒耕地分布较为分散、富硒大米行业检测标准及市场监管不完善、品牌效应难以发挥,致使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本文提出加强富硒大米种植与加工技术的研发创新、完善富硒大米地方标准的制定与监管、发展品牌营销战略、"互联网+"富硒水稻等举措,对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促进石台县功能农业转型及带动石台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议富硒甘薯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功能性富硒食品已成为目前食品研究开发的重点,富硒甘薯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保健的食品,开发前景广阔。因此,本文简述了硒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发富硒甘薯的实际意义、甘薯硒营养的有关研究以及富硒甘薯的前案展望。  相似文献   

6.
富硒水稻的研究意义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富硒功能水稻具有富硒、优质、保健、防病、安全等特点,从硒与人体健康、硒与水稻生长发育等方面概述了富硒水稻的研究意义,综述了富硒水稻在栽培、育种、遗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富硒稻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富硒茶研究中硒在茶树体内的分布规律。茶叶中硒含量及硒的形态,硒对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影响,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决定富硒茶的主要因子和茶叶富硒的不同途径的研究成果,为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发富硒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富硒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在富硒花生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土壤改良、选用良种、整地做垄、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硒及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9.
硒的生理功能与富硒无公害香米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高硒或低硒均会引起生物体发生各种疾病硒进入食物链影响机体的硒营养状况。因此,研究硒的生理功能与富硒食品,对维护人类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硒的形态、硒的生理功能、硒的保健作用及硒的人体需求量与富硒无公害香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栀子富硒生产关键技术,提出了栀子富硒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园地建设、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科学施硒、病虫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 6,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茶叶作为一种优质的硒来源,对人体硒的摄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硒的重要性,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和分布,茶叶中硒的含量以及影响茶叶硒积累的因素等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此外还对富硒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富硒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Greenhous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selenium accumulation and its antioxidant response in two rice varieties(PR116 and Pusa Basmati 1121) grown on normal and seleniferous soils. The plant growth was reduced at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flowering was delayed by a period of 10 d on seleniferous soil. Selenium accumulation increased by 3–20 and 13–14 folds in leaves, 18 and 3 folds in grains from Pusa Basmati 1121 and PR116 varieties, respectively. Selenium accumulation in leaves from rice plants grown on seleniferous soil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hlorophyll content, hydrogen peroxide, proline, free amino acids, total phenol and tannin contents. Lipid peroxidation levels and peroxidase activities in leaves increased whereas catalase activity showed a reverse trend. It is concluded that selenium accumulation decreased dry matter content in rice during crop development but these plants were able to combat selenium toxicity by inducing alterations in their defense system.  相似文献   

14.
植物硒代谢机理及其以小麦为载体进行补硒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命元素,经植物吸收后转化为硒蛋白、硒核酸等多种生物大分子以及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等生物小分子有机物。大部分硒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能,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氧,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保护有机体,因此对植物以及人畜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论述了植物对硒的吸收、硒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和代谢机制以及植物对硒的耐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以富硒作物小麦为载体进行硒生物强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施硒对紫云英硒积累及土壤硒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7个不同的施硒(Na_2SeO_3)水平(0、0.5、1、2、4、8、16、32 mg/kg),研究硒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硒积累及土壤硒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肥对紫云英株高、茎粗、生物量等生长性状影响不明显;随着施硒量的增加,紫云英含硒量也随之增加,两者相关性(r=0.99**)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硒肥利用率不断下降,不同处理硒肥利用率为0.89%~3.25%;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土壤中的全硒和有效硒含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土壤中硒的残留率却有着相反的趋势,不同处理硒的残留率为41.82%~82.64%。  相似文献   

16.
不同硒源对芝麻富硒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芝麻品种豫芝10号施用不同含硒量的硒矿粉、富硒复混肥(含硒复混肥)、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形态的硒源均能提高芝麻的含硒量,施入3种不同形态硒源的芝麻植株含硒量为0.216mg/kg~0.614mg/kg,比对照的0.108mg/kg高120.65%~456.11%,平均提高了277.5%;②芝麻不同部位的富硒效果不同,籽粒>荚>叶>根,生殖器官优于营养器官;③营养器官中较成熟的叶片含硒量大于较幼嫩的叶片,说明芝麻的富硒存在着一个积累的过程;④在当季的芝麻栽培中,施用Na2SeO3的芝麻籽粒中含硒量平均为1.1185mg/kg,富硒复混肥处理平均为0.6545mg/kg,富硒矿粉处理为0.4390mg/kg,比对照(0.1640mg/kg)增加167.7%~ 582.0%,平均增加345.9%.3种硒源的当季效果依次为Na2SeO3>富硒复混肥>富硒矿粉;⑤用Na2SeO3溶液根外追施,其适宜、经济有效的浓度为50mg/kg~100mg/kg,超过350mg/kg时,芝麻叶片灼伤严重,籽粒含硒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The technique of spraying plants with inorganic forms of selenium can be employed for phytochemical production of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Fractionation of the plant material makes it possible to produce a highly concentrated and well defined selenium supplement with potential use in animal and human nutrition. The fractionation also gives opportunities to combine production of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with other products, for example plant fibres. Multiple use of plants can contribute to a mor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and area (in comparison to monocultures solely adapted to food production). It also gives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systems suitable for long term fixation of carbon, as long as the plant material is not reoxidised to carbon dioxide. Plant fibres could provide raw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per or building material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preferentially accumulated in another fraction of the processed pla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研究吉林省部分地区人参中硒元素的含量.方法 取4年5年生生晒参及4年5年生红参若干,活性参及高丽参各一只,消化后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结果 人参中硒含量随着生长年份的增长而有所增高.结论 吉林省产的人参硒含量较高,适宜食用.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对硒的吸收及生物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和马铃薯采集地土壤中的硒含量,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对硒元素的吸收及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马铃薯的硒累积量具有很大差异,品系‘0602-65’的硒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品系‘0602-65’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品系‘09012-74’;对不同器官马铃薯的研究结果显示,马铃薯不同器官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也不同,其富集规律为茎>叶>根>块茎,马铃薯的茎干部位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硒元素主要富集在马铃薯的茎干部位。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砖红壤为供试土壤,根据作物吸收硒的量来研究施用不同水平的碳酸钙、磷铵、有机质对土壤有效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海南砖红壤中以施用2 g/kg碳酸钙处理植株硒含量增加显著,达到了0.41 mg/kg,砖红壤的有效硒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