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坡度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流小区试验,在克山县粮食沟小流域定位试验站不同坡度(3°和5°)下研究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两种耕作措施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及大豆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优推荐措施。结果表明:以克山县近30年降雨数据发生频率为依据,2012年为湿润年型,全年降雨量578.6 mm,有效降雨(产生地表径流的降雨)次数为18次,有效降雨量为399.6 mm,占全年降雨量的69.1%;3°顺坡垄作和5°顺坡垄作发生径流的临界雨量分别为13.1和11.1 mm,有效降雨与3°顺坡垄作和5°顺坡垄作产生径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5和0.805,而与3°横坡垄作和5°地埂植物带产生的径流量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分别为0.109和0.112。与顺坡垄作相比,3°横坡垄作和5°地埂植物带阻水抗蚀效果明显,两处理年径流量分别减少94.3%和95.9%,侵蚀模数降低99.9%和99.8%,3°横坡垄作和5°地埂植物带大豆百粒重分别增加9.3%和21.4%,产量分别增加8.2%和13.4%。  相似文献   

2.
甘蔗间作花生是我国华南地区特有的高效种植模式。本文研究了甘蔗/花生间作不同耕层土壤养分、酶、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作而言,0~20 cm间作花生土壤有效氮、有机质、微生物量氮含量、真菌、放线菌数量、蛋白酶活性及间作甘蔗土壤细菌、放线菌、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氮含量及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增加;20~40 cm间作甘蔗土壤全磷、全钾、蛋白酶活性及间作花生土壤放线菌、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40~ 60 cm间作花生土壤真菌、蔗糖酶、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增加;相反,间作甘蔗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单作甘蔗处理;间作土壤有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间作土壤有效养分与脲酶、酸性磷酸酶、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甘蔗花生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酶、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谷子、花生单作为对照,设置谷子花生2:2和4:4两种间作模式,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花生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花生谷子间作下,谷子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均显著高于单作,且灌浆期和收获期2:2间作模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而间作下花生干物质量各生育期均低于单作°各生育期间作谷子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且两种间作模式差异不显著;而间作花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收获期则高于花生单作,且2:2间作高于4:4间作模式°两种间作模式下花生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净面积产量均低于单作;而2:2间作模式谷子产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且两种间作模式下谷子净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谷子单作°谷子花生2: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大于4:4间作模式,且均大于1.0°可见,间作谷子在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单作,而谷子花生2:2模式又优于4:4模式’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推广谷子花生2:2间作种植模式利于提高作物群体覆盖、土地生产力,从而促进作物高效共生、盐碱地改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高矮立体间作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1~2003年连续对8个不同类型的玉米杂交种进行了高矮立体间作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适合密植的紧凑株型杂交种和稀植大穗型杂交种高、矮间作种植均比单作种植产量显著提高,F值分别为5.10,6.31,5.19,4.86;株高、穗位高比单作稍有降低;抽雄、散粉、吐丝和成熟期均比单作提早;出籽率、百粒重均比单作高.(2)高、矮每隔2行、4行或每隔6行间作产量间无显著差异.(3)玉米杂交种高、矮间作种植的增产原因是有效地协调了群体与个体之间光合性状间彼此致约的矛盾,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卢芙萍  卢辉  伍春玲  梁晓  陈青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2):2409-2414
用室内离体叶片饲养方法,研究了分别取食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和7种目前常见的与橡胶间套种的作物[木薯(Manihot esculenta)、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菠萝(Ananas como sus)、椰子(Cocos nucifera)、杧果(Mangifera indica)、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和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后,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的存活、发育与繁殖情况差异。结果表明,取食木薯、甘蔗、菠萝、椰子和杧果后,六点始叶螨各龄均不能存活;而取食橡胶、木瓜和变叶木叶片后,其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及卵到成螨的存活率均表现为橡胶(均为100%)变叶木(68%、69%、77%和71%)木瓜(53%、65%、54%和57%),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卵到成螨的发育历期表现为橡胶(12.05 d)变叶木(14.67 d)木瓜(15.61 d),但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每雌产卵量为橡胶(32.20粒)木瓜(8.00粒)变叶木(7.00粒),橡胶与木瓜和变叶木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F1代卵孵化率为橡胶(100%)变叶木(97.53%)木瓜(94.42%),仅橡胶与木瓜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后代雌性百分率为橡胶(88.20%)变叶木(75.40%)木瓜(66.30%),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螨寿命为橡胶(19.58 d)木瓜(19.33 d)变叶木(17.00 d),仅橡胶与变叶木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椰子、杧果、菠萝和甘蔗不适于六点始叶螨生存、发育与繁殖,因此为预防六点始叶螨的发生与危害,这5类作物可作为橡胶的间作套种作物;而变叶木和木瓜虽然影响六点始叶螨的发育与繁殖,但六点始叶螨仍可完成世代发育和繁殖,因此其亦为六点始叶螨的嗜好寄主,不适宜与橡胶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6.
研究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间作的豆薯产量及其抗逆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间作豆薯小区的橡胶株产与常规种植胶园的没有显著差异;间作豆薯的产量为12.7 t/hm2,与单作豆薯的产量(13.5 t/hm2)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位置间作的豆薯产量间存在差异,以大行中间至少6 m宽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靠近橡胶树两边的豆薯产量(p<0.05);不同位置间作豆薯叶片的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单作对照总体上无显著性变化(除E4和M的SOD活性以及E1的Pro含量显著低于单作外)(p<0.05)。表明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间作豆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橡胶-益智间作模式,并研究其土壤养分含量、胶园杂草防控效率和胶园经济效益等问题综合评价橡胶-益智复合生态系统。结果表明:橡胶-益智间作模式与单作橡胶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无显著差异;间作益智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0~20 和20~40 cm土壤层含水量分别提高了21.4%和27.1%;间作益智对胶园杂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间作240 d时对杂草抑制率达到了75.2%;胶园间种益智能够显著提高胶园经济收入,间作2年后经济收入增幅达到64%。橡胶-益智间作复合生态系统提高了胶园土地利用效率,符合近年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形势,构建“胶-药”立体种植模式是拓展橡胶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间作的大豆品种,以早、中、晚熟三种类型共16个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间作和大豆净作(为对照)模式下比较研究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各熟期类型品种在间作条件下的株高、平均节间长、倒伏率均显著高于净作对照,且早熟品种的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平均节间长以及倒伏率显著低于中、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在间作下的有效分枝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晚熟品种显著高于对照。各熟期类型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都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早熟类型品种的单株有效荚、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以及公顷单产均极显著低于中、晚熟类型品种,而这些性状在中、晚熟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早、中熟品种在间作下的单株有效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晚熟品种的单株有效荚率显著高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显著高于早熟品种。然而各品种类型间作下的完整粒率与净作对照无显著差异,中、晚熟品种的完整粒率显著高于早熟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间作下倒伏率与株高、主茎节数、平均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荚率、单株粒重、完整粒率、产量均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玉豆共生期占全生育期比重与有效荚率、完整粒率、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中、晚熟大豆品种相比早熟品种有较长的光补偿时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是适宜与玉米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改进胡麻产量和发展胡麻/大豆间作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单作模式下不施氮(T1)、施氮75kg/hm2(T2)、施氮150kg/hm2(T3)和间作模式下不施氮(T4)、施氮75kg/hm2(T5)、施氮150kg/hm2(T6)6个处理,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模式对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合的胡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Logistic模型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单作胡麻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在盛花期,间作种植模式下过量施氮时峰值会转移至子实期。在单作模式下,胡麻总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干物质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氮量为150kg/hm2处理(T3)最高;而在间作种植模式下,施氮量为75kg/hm2处理(T5)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T4)和施氮量150kg/hm2的处理(T6)。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作种植模式下各处理开花前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单作各处理,以施氮量为75kg/hm2处理(T5)最高;各处理以T5的产量最高,为3 204.80kg/hm2,且胡麻与大豆间作中得到的互利效应大于受到的竞争效应。因此,胡麻与大豆间作,即便减量施氮(75kg/hm2)仍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为判断胶园间作木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以橡胶与木薯间作为处理,橡胶单作为对照,采用传统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橡胶树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间作模式下橡胶树根际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真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真菌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H和Chao1指数虽有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门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的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相近,共有的3大优势菌门均为Ascomycota、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间作木薯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中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但提高了Ascomycota相对丰度,达到91.54%;(3)属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中相对丰度比例前10的优势菌属占所有检测出菌属的61.30%~65.59%,间作木薯提高了橡胶根际土壤中PhyllostictaGibberella和Lecythophora的相对丰度;(4)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对橡胶树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α-多样性产生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因此,间作木薯增加了植物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橡胶树根际土壤肥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同时增加了病原真菌的丰度。  相似文献   

11.
间作橡胶林地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种割龄A割龄(开割年限1~10 a,胶乳初产期)和B割龄(开割年限11~20 a,胶乳旺产期)的间作与纯作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均以间作胶园高于纯作胶园。在间作胶园中,有机质和全N、水解N含量以旺产期高于初产期,而速效K和速效P含量则相反;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以旺产期高于初产期,而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则相反;在A割龄间作胶园中,磷酸酶与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脲酶与速效P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可以用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在B割龄间作胶园中,过氧化氢酶和有机质、水解N,转化酶和速效P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2.
叙述橡胶园套种山毛豆和柱花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高产栽培的措施,论述了该技术推广对于提高土壤肥力、胶苗保苗率、抗寒性和效益等方面的作用。探讨套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而为橡胶园绿肥作物的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速效磷含量及pH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说明成龄胶园间作豆科作物能改善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提高了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维护土壤功能、保护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的可行性,通过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20 m)距离橡胶树不同位置间作花生,并开展其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含量以及经济性状表现观测。结果表明,间作的花生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其中行间距橡胶树(东)6 m至(西)8 m之间6 m范围内(相当于25%的胶园面积)间作花生的产量与单作花生无显著差异,间作花生的蛋白质与粗脂肪与单作花生均无显著差异。试验期间(2013年5~7月份),间作花生的全周期间作胶园的橡胶树平均每刀次单株干胶产量和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与不间作的全周期间作胶园无显著差异。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能提高胶园收益29.15%,达3 065.04元/hm2。这表明,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间作花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 USLE 模型的松涛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GIS 和 RS 技术并结合土壤流失方程(USLE)对松涛水库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定量估算,设置情景模拟分 析流域土壤侵蚀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每年潜在土壤侵蚀总量约 5 742.59×104 t,平均每年侵蚀模数约 3.67× 104 t/km2 , 高出容许土壤侵蚀量和土壤平均侵蚀模数的 92 倍;年均土壤侵蚀量约 61.96×104 t,集中分布在橡胶林和林地;流域年 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394.89×104 t/km2 ,高于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 12.16%,空间分布不均,水库周边 及下游土壤侵蚀较强烈。情景模拟发现改变人工林的种植方式,如采用水平阶或鱼鳞坑来种植浆纸林和橡胶林每年能 减少土壤侵蚀量 21.38×104 t,土壤侵蚀面积可减少 85.36 km2 ;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每年能减少土壤侵蚀量 15.93×104 t, 土壤侵蚀面积可减少 51.65 km2 。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监测传统胶园与全周期种植模式胶园土壤的养分差异,探讨全周期种植方式对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低;除速效磷外,全周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高。总体而言,全周期胶园土壤全氮、无机氮和微生物量碳低于传统胶园,但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其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传统胶园,其中速效磷含量达显著差异(P<0.05)。与传统胶园相比,全周期种植模式主要影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其中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亦相对较高,其他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在海南3、6和25龄胶园中间作了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Bureau)Koidzumi]、黑籽雀稗(Paspal umatratum Swallen)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var.gracilis(Kunth)Vogel],对橡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复合系统对橡胶园生态小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能改善胶园生态环境小气候院在夏秋高温季节,能明显的降低近地空气和地表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减少高温和干旱对胶树的伤害;由于改善了胶树生长的小环境,提高了胶树的光合效率与光能利用率,促进胶树特别是幼龄胶树的茎粗生长。  相似文献   

18.
橡胶与胡椒间作栽培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热区橡胶和胡椒2大产业的发展,以及改善长期单作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综述橡胶和胡椒2种间作物的生物学和养分吸收特性,评价2种作物间作的空间资源利用、小气候环境条件和土壤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和生产效率,并对橡胶与胡椒间作栽培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橡胶间作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橡胶用于胡椒活支柱栽培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为生产上橡胶胡椒间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胶园间作研究多集中在幼龄胶园,而对成龄胶园研究不多,多局限在生产力、生态、水分、化感作用、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与能量流动及经济效益上,而很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橡胶树与间作作物之间养分竞争、水分竞争,而养分、水分资源协同高效利用的研究则更是少见。未来胶园间作的研究应着眼于成龄胶园,解决成龄胶园各组分之间的养分、水分竞争问题,着重探讨成龄胶园根系及其分泌物对养分、水分竞争的影响作用,阐明养分、水分竞争的机制,提高间作系统养分、水分利用率,为成龄胶园间作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Soil eros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soil degradation in northern Vietnam. In this study, soil erosion was measured in 2 m2 field plots, a 19.1-ha sub-watershed, and a 248.9-ha main watershed in Tam Quan commune, Tam Duong district, northern Vietnam during 2 years, i.e., 2004–2005. The main watershed includes lowland paddy fields, and is representative for watersheds in the northern Vietnamese landscape. Soil erosion was measured for eight events, at all the three scales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erosional processes an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paddy fields within the main water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discharge and sediment yield in both sub-watershed and main watershed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field plots. Total discharge per unit area in the main watershed was higher than in the sub-watershed, becaus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 paddies are filled with water and any rainfall on them therefore becomes runoff. Sediment yield in the main watershed fluctuated, depending on the soil erosion contribution from many sub-watersheds. Annual rainfalls in 2004 and 2005 were 1,172 and 1,560 mm, respectively, resulting in corresponding total discharges of 54 and 332 mm and total soil losses of 163 and 1,722 kg ha?1 year?1. High runoff volumes occurred in July, August, and September, but April, June, the last 10 days of September and October, were the susceptible periods for soil erosion in the study area because of low plant cover and man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during these peri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