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试验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了大麦DNA导入小麦品种后,D_1,D_2和D_3代的抗白粉病变异株(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产量构成、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外源DNA的D_1代小麦檀株出。现了抗白粉病等多种变异类型,其中免疫和高抗白粉病变异株古2.77%,且抗性能够向子代传递,其D_2代在大田自然发病和温室接菌条件下,有5个株系抗性保持稳定,8个株系有分离,其中一个株系在D_2和D_3代抗性均稳定。在田间D_2代有2个稳定株系(D_2-20,D_2-29)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比受体分别高20.3%和15.76%,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高23.4%和27.5%。在温室这些性,状的数值也明显高于受体。  相似文献   

2.
小麦叶耳红紫色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耳为红紫色,叶耳为绿色的小麦品种(系)进行杂交,从试验结果分析叶耳颜色的成因,得出小麦叶耳的红紫色或者紫色这一表征不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而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一种环境性状。  相似文献   

3.
应用外源DNA直接导入生物技术,将不同种属的小黑麦总DNA导入普通小麦。可引起性状变异,部分变异可稳定传递给后代,选出的新品系植株性状发生明显变化,产量经济性状比原品种有明显改善,说明将小麦近缘植物的DNA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可创造出新种质。  相似文献   

4.
应用外源 DNA直接导入生物技术 ,将不同种属的小黑麦总 DNA导入普通小麦。可引起性状变异 ,部分变异可稳定传递给后代 ,选出的新品系植株性状发生明显变化 ,产量经济性状比原品种有明显改善。说明将小麦近缘植物的 DNA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可创造出新种质  相似文献   

5.
小麦DNA导入水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小麦品种湘麦13号DNA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香晚籼品种内,子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异,经过选育获得了第4代品系。对其孕穗期的功能叶进行了叶绿素a与b含量测定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受体对照,且处理比对照多了第四和第六两条酶带,说明小麦基因已进入了受体,突出表现为米质由粘性变为糯性,选育出了纯糯性的晚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7.
外源DNA导入小麦后代变异株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后,获得了抗白粉病变异后代,对其中抗性稳定的5个株系子粒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变异株系的EST酶谱中,检测到供体大麦所具有的酶带(即转基因酶带)和新的杂种酶带,从而证实了大麦基因(或DNA片段)导入到受体中,并被受体细胞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相似文献   

8.
9.
黑麦抗病性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麦抗病性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初报孙元枢,王崇义,陈秀珍,杜娟,海林(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100081)盛宝钦,向齐君,段霞瑜,周益林(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老一,10009‘)黑麦对增加和丰富普通小麦的遗传变异和种质资源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10.
导入外源DNA小麦蛋白质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DS-PAGE分析外源蜿豆花DNA直接导入小麦体的种子蛋白质,结果表明:变异系小麦种子蛋白质组分出出现广泛变化,小偃6号和超大穗小麦分别增加47KD,71KD和90KD,85KD蛋白质新组分,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约22%和31%,“中国春”小麦却出现了92KD,82KD蛋白质组分消失现象,其蛋白质含量也稍有降低,这此变异现象在后代中亦然表达,因此基因直接转移技术是优质分子育种和品质改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孙智开  王石惠 《种子》1994,(1):10-13
本试验中,穗分校在F1呈隐性遗传,F2表型分析受3对核基因控制,多呈三隐性遗传形式,或至少有2对为隐性。同时表现有明显基因果加效应,如F2、F3分离,除有分技与不分枝个体外,还出现具创生小穗而小穗轴不伸长的拟分枝穗,按个体分枝穗和拟分校小穗多少分,又有各种中间类型,这一遗传表现仍需深入研究。本文还讨论了分枝穗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12个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17个不同来源和毒力的白粉菌菌株对1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抗病性遗传分析,同时利用Pm2和Pm8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应基因。供试的12个品种至少能够抗11个白粉菌菌株。用E09、E20和Bg2菌株接种F2群体,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这12个品种对不同白粉菌菌株的抗性均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抗谱分析和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Xcfd81)分析表明良星66很可能含有Pm2或其等位基因。ω-黑麦碱基因(1RS染色体)和Glu-B1基因(1BS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证明,山农20和郑麦9962含有T1BL·1RS易位染色体,即可能携带Pm8基因。由于Pm8基因对大多数菌株表现感病,所以这2个品种除Pm8外,还具有其他抗病基因。偃展4110与天民668对参试菌株的反应型表现一致,其他材料对不同菌株的反应型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及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6个小麦亲本材料和它们的15个杂交组合F2代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探讨了育种早代品质选择方法. 结果表明, 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沉淀值增效基因为显性, 硬度增效基因为隐性,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可能具有双向显性. 利用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共同构造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主要抗旱性状及杂交类型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典型水、旱地小麦品种、三种杂交类型6个组合、5个性状F2世代的遗传研究表明:旱地条件下,单株产量,穗节长分别表现完全显性和超亲优势,且遗传传递力强,变异系数大,是F2重点选择性状;穗粒数也具有超亲优势,但遗传力弱,变异系数小,株高表现完全显性,遗传力较强,但变异系数甚小。此二性状应在F2后进行较大量地连续选择;旗叶长的3个遗传值均最小,应在高代再行选择。旱/旱、旱/水、水/水3种杂交类型中,  相似文献   

15.
姚维传 《种子》2000,(3):19-21
通过对20个小麦品种(系)两年的试验研究,明确了小麦穗层整齐度是一个遗传性状。该性状在品种(系)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gcv=11.99%;遗传力较高,hB^2=82.5%。穗层整齐度与产量呈弱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rg=0.3781;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rg=0.7687。  相似文献   

16.
徐伟亮 《种子》2000,(1):9-10,20
大、小麦种子经多效唑与生长类物质混用的浸种或拌种处理后,发现多效唑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缓减。麦苗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多效唑与生长类物质混用有对大、小麦促进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淹水对大麦与小麦基干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王三根  何立人 《作物学报》1996,22(2):228-232
涝害使大麦和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及幼苗干物重增长速度减慢,脱氢酶活性、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降低。根系可溶性糖低于对照,但茎叶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则高于对照。大麦对淹水的反应比小麦敏感,膜透性增高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大麦与小麦籽粒α-淀粉酶活性及植株蛋白质含量在涝害下迅速降低都是最为敏感的生化指标;而大麦本身最突出的变化还有茎叶可溶性糖及细胞电解质渗漏率的显著增加。适当喷施6-BA(10mg/L)可解  相似文献   

18.
The F2 progenies of crosses between several cowpea (V. unguiculata) lin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variation of eye pattern and seed coat colour. It was found that three (W, H, O) and five (R, P, B, M, N) major genes control eye pattern and seed coat colour, respectively. The recessive gene (GO) for restricted eye pattern enables the underlying basic white or cream seed coat colour to be observed. A similar effect is obtained with the recessive gene (rr) for colour expression. The expression of mottling (V), possibly a seed coat pattern, may for be observed when it is combined with the genes for certain eye patter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in breeding for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specific seed coat colour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