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求目前各区域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异质性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基于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研究构建的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同时对综合评价结果的标准化值进行了预警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山东、河南2省属于巨警等级;黑龙江、安徽、河北和江苏4省属于重警等级;新疆属于中警等级;吉林、湖南、湖北、辽宁等10省、市(区)属于轻警等级;上海、宁夏、甘肃、广西等14省、市(区)属于无警等级。全国东、西、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区域差异比较显著,且风险等级与地区农业机械化投入和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并评价当前国内区域间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异质性变化特征,首先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及两者的协调度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得知: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好的地区仍以华东、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居多,华南地区有少数省份;协调性较差的省份仍以青藏、西北、西南地区居多;整体来看,东、中、西部的协调性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且协调性优劣与区域经济和农业发展速度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西北地区水生态安全,保障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推进,本文选取27项指标建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DPSIR模型,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从时空两个维度评价其水生态安全.结果表明:COD排放量对水生态安全影响最大;时间维度上,西北地区整体水生态安全得分提高,达到较安全水平;空间维度上,各省(区)间在水资...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的区域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目前各区域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的异质性变化规律,研究了基于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超效率DEA针对构建的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总体形势不太乐观,且东、西、中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广西、青海、福建、宁夏和海南为非相对有效的最后5位;且这5个省份在机收率、机耕率、机电排灌面积皆存在投入冗余。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农业机械装备的数量与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更表现在农业机械的配置效率。为此,使用E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1-2013年山东省17个地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的变动状况。结果发现: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较低,且增长缓慢;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效率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各地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的空间差异明显,且未有收敛趋势;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纯技术效率总体上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且逐年上升,但纯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大;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的规模效率总体上不高,且增长幅度很小,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要想达到强有效前沿面,各地市需同比例缩减或单独缩减一定程度的拖拉机动力、拖拉机配套农具和联合收割机动力。  相似文献   

6.
许秀梅 《河北农机》2023,(21):40-42
农业机械化是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机装备和农机技术的投入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将各项政策全面落实,2023年我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务政策,全力推动农机化发展。目前,我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考核指标主要分为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以及特色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此,根据我区2023年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工作现状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其目的是提高我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设计、生产、配置、使用、维护及管理不合理导致的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不仅违背了低碳农业的宗旨,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为此,在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能耗问题的基础上,辨析低碳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低碳化的内涵,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提出低碳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低碳化的实现途径,并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标准来判别农业机械化系统是否圆满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农业机械化反映变量在区域空间位置变化时呈现出的属性差异进行综合测度并比较,在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选用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江苏、山东的综合分值位于全国前3位,机电排灌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柴油发动机动力等是影响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变化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要求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我站在贵阳市农业委员会领导下,在贵州省农委农机办、省农机推广总站、省农机监督管理处、省农机装备处业务指导帮助和各县(区、市)农业局(农机中心)配合下,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地评价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是农业机械化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应用聚类分析理论与方法,对辽宁省14个市(地)区进行了系统分类处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类区的农机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