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机农艺结合的问题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是龙头,农艺要跟上(农艺包括农艺配合农机的作业问题、肥水管理、作物品种选择、作物栽培管理、杂草和病虫防治问题等)。从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全境处于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包括自然降水和补充灌溉)。针对干旱发生规律及其特点,依据近10年保护性耕作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以肥调水为中心,深松免耕为主体、秸秆覆盖为抓手、化学防控为手段、优良品种为基础、水肥一体为保障的6大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和两种主推技术模式,并实行以技术为内涵、以机具为载体,技术与机具同步示范推广,取  相似文献   

3.
小麦 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成果和讨论有关问题,提出了山西省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为了探索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冬小麦保护性耕作工作组结合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和冬小麦生长的农艺要求,在彭阳县开展了冬小麦一个生育周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5.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我国平作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出了玉米产区和杂粮产区的一深两免耕作模式.通过与传统垄作耕作对比试验,其土壤含水量高于传统耕作条件下的含水量;平均地温在8:00时比传统耕作高,而在14:00和20:00时比传统耕作低,有利于作物生长;作物产量高于传统垄作区,实现了农民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研究了分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结果,指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边缘,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灾害相对频繁,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一年一熟轮作区。在秋季农作物收获后,大面积农田土壤裸露150天之久,农田绝大部分仍采用铧式犁翻和裸露休闲越冬的传统耕作习惯,在冬春季风的强劲作用下,极易起土扬尘,形成强沙尘天气危害。加之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和水土流失的互生并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恶  相似文献   

8.
正黄骅市自2007年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至今已经9年时间,其中玉米已经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设和技术模式已经完善,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基地条件已经成熟。1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基地的必要性黄骅市总面积1544.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3.52万亩,通过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建设,可以减轻农田水土侵蚀,提高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耕层土壤肥力,项目区粮食可增产5%~10%,3  相似文献   

9.
10.
新疆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农业部2005—2007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项目》于2007年4月25日在北京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新疆自治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很少,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除了一些山区和丘陵地以外,其它地区只能靠灌溉。  相似文献   

11.
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农业部2005~2007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项目》于2007年4月25日在北京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我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积极探索建立灌溉农业条件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新疆独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新疆保护性耕作的农业灌溉制度研究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被纳入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辖9镇132个村,耕地53.3万亩,农机总动力36.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5%,拥有100以上大马力拖拉机56台,其中120马力以上的36台,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拥有量达到3104台,农机专业合作社26个。得天独厚的农机装备水平和十余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基础,使保护性耕作逐步向"农机农艺融合、机器系统优化、技术创新集成、整组整村推进"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小麦玉米全程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未耕地上取消铧式犁耕地,播种时利用机械,一次性完成化肥深施、播种和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上一年秋季翻茬或第2年春季土壤耕翻的作业量,减轻劳动强度,达到省工省时的目的。保护性耕作就是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不翻耕或少翻耕土地进行播种作业。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6年开始,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部署,武安市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的示范、推广工作,先后在康二城镇五湖村、伯延镇468农科中心、武安镇东长远村等地建立了示范方基地,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冬小麦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与传统耕作模式(铧式犁耕)对比的方法,其中保护性耕作模式有两种: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高留茬.通过在高青县的两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还田模式比传统耕作式(铧式犁耕)两年分别增产5.74%,8.99%;秸秆高留茬模式比传统耕作模式(铧式犁耕)增产3.74%,7.07%;冬小麦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增产效果明显,应在今后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劣;冬春季节风大沙多,沙尘暴频频发生,而自然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且多以强度大、历时短的暴雨形式出现。全县有129万亩耕地,95%以上是旱坡地,土壤多为沙壤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传统秋翻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耕作制度使地表裸露、土层疏松、蒸发强烈,是引起风蚀、水蚀的主要原因。在探索改变耕作技术以控制水土侵蚀的实践中,以免耕播种、机械深松、测土配方、精良播种等技术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成为重要的技术措施。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对作物生长、产量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麦类作物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传统耕作相比,减少地表雨水径流和蒸发,增加土壤雨水渗透率,增强了农作物的抗旱性,提高了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力,为克什克腾旗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生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常年积攒的农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试验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2002年,国家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为体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以科学的数据教育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章丘区农业农村局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基地项目,建设了深松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传统耕作对比田,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对比试验及效果监测,对小麦、玉米两种作物整个生育期数据进行了全面监测,取得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一、试验监测目的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常规理化性状测定数据、作物生育期监测数据、测产数据等,进行比对,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凌源市小城子镇县级高标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开展均匀行、宽窄行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模式与常规旋耕整地作业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均匀行和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平均出苗率好于常规作业模式,均在92.5%以上;保护性耕作玉米株高整体高于常规作业,且幼苗生长情况较好;均匀行和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6.6%和5.0%,节本增收207.6元/667 m2和179.8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