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华 《农技服务》2004,(7):60-60
按照《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自2004年7月日起对违反《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生育条件生育以及非婚生育、违法收养子女和不到间隔年限生育的公民,征收社会抚养费。具体标准或者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提出,本修正案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1.提倡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条件者可再生育具体规定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同时明确,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 《农家参谋》2002,(10):36-37
若违反计划生育九月起依法缴费 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从今年9月1日起,将依法缴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但同时,以计划生育的名目擅自增设其它收费项目和罚没处罚的行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4.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人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离异或丧偶的按本人户口性质确认)。2.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且在1973年至今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的。  相似文献   

5.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期生育条僦》规定 第十四条夫妻双方均是一千万人口以下的少数民族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查,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根据《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凡按计划生育的规定应当落实有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夫妇 ,在接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通知后 ,仍不按计划生育规定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 ,从通知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最后期限的第二天起 ,每天处5元至10元罚款 ,直至按规定落实有效避孕节育措施。第三条违反《条例》第十条第三款规定 ,在接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通知后仍不按规定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 ,从通知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最后期限的第二天起 ,每天处5元至10元罚款 ,直至落实有效…  相似文献   

7.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期生育条僦》规定 第十四条夫妻双方均是一千万人口以下的少数民族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查,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相似文献   

8.
问:我与丈夫生育的第1个孩子是天生的残疾——出生时就没有双手,孩子现已2岁。现在,我们想再生1个孩子,不知道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应当办理哪些手续? 答:《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15条第1项规定:如果夫妻双方生育的第1个(胎)孩子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1  相似文献   

9.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生育子女的公民,现在一些地方通行的做法是进行不同形式的处罚,包括罚款。今后,“罚款”将被杜绝,但超生者依然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即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这一缴费规定是即将于2002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41条确定的。该法还规定:“未在规定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按当地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对于那些实际收入大大…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29日下午,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备受全省人民关注的"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已经在河南省落地,并将于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变化:一是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二是取消了生育间隔。凡是符合再生育法定条件并有生育第二个孩子愿望的,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自主决定生育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00,(6)
今后1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亿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方针:——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国家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政策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到  相似文献   

12.
李颂光  李理 《湖南农业》2003,(10):25-25
问:我与丈夫生育的第1个孩子是天生的残疾——出生时就没有双手,孩子现已2岁。现在,我们想再生1个孩子,不知道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应当办理哪些手续? 答:《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15条第1项规定:如果夫妻双方生育的第1个(胎)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但我听说部分人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请问,要符合哪些条件才可以生第二胎?李金生李金生读者:根据2002年7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第三次修订、今年9月1日施行的《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的第九条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在领取《再生一胎生育证》后,可以怀孕并再生育一胎子女:(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1个子女的。(二)独生子女死亡的。(三)只有1个子女,该子女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设立的技术鉴定组织确诊患有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  相似文献   

14.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时代发展趋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观念,而转型期中国的历史巨变更引发了我国农村生育观念的嬗变。通过对浙南地区一个镇的实地调查,对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育意愿(包括生育目的、性别偏好、意愿生育时间、期望子女数等)进行分析,探析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厘清不同类型的生育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筑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辛祥  志广 《新农村》2006,(11):28-28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农民,现年32岁,生有两个女儿。父母为能续上香火,要我和妻子再生一个。我最近几年跑运输赚了点钱,见不少人超生后,只不过交了几千元社会抚养费,心里也就有了再生一个的想法。请问:交了社会抚养费是否可以获得超生指标呢?读者龚泉龚泉读者:社会抚养费是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对相应增加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不足给予补偿的行政性收费,目的是对违法生育的公民给予必要的经济限制,以调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2001年12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41条规定: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六条中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明确的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服务和管理集为一体的艰难工作。甘肃省文县范坝乡计生专干利用春耕生产外出人员返乡有利时机,进村入户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服务宣传工作。范坝乡有22个村(1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193人,已婚育龄妇女2168人。地处山地峡谷,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加之农村传统生育观念和流动人口较多等因素,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不便。范坝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到现在,老百姓在生育观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一个孩子嫌少,俩孩子正好,有个儿子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村已育妇女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的个案访谈,发现当前农村妇女在生育目的方面,依然是为了传宗接代;生育数量方面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一孩和二孩之间的差别;男孩偏好在计划生育强制和B超技术的"帮助"下,生育行为表现出男孩优先出生权,女孩成为"边际产品",最终导致农村地区男孩偏好提前到一胎表达,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孙琪  姜颖  周泉 《农业与技术》2007,27(2):21-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做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多年来,我省在人力、物力上对农村各县(市)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比城区多,但农村政策生育率(符合生育政策生育占生育总数的比率)始终落后于城区。笔者从农村人口生育角度对全省2000~2006年生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农村政策生育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刊《生育之路》)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人口年龄成倒三角分布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计划生育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一些矛盾,比如: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