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惕荔枝的毁灭性害虫--茶材小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材小蠹(Xyleborusfornicatus)又名茶枝小蠹。原先寄主植物有茶树、橡胶树、洋槐等,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但由于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宜果山地的开发,大部茶园、橡胶园等寄主植物被毁,易作为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如荔枝、龙眼,该虫则随着寄主植物的改变,大量迁移到荔枝、龙眼上继续为害。根据调查,1996年6月发现该虫首次在荔枝上零星发生为害,枝条受害率0.01%~0.08%,1998年5月,枝条受害率一般为0.5%~2%,严重的高达50%~65%,有的甚至整株枯死。可以预料,如不及时注…  相似文献   

2.
张守友 《植物保护学报》1984,11(3):174-174,188
果树小蠹虫Scolytus japonicus Chapuis亦称日本小蠹,是核果类果树毁灭性害虫之一。在昌黎地区,7~8年生桃树受害株率达60~70%(盛果期桃树受害株率达96.7%);李树及樱桃受害株率分别达81%及80%左右。被害植株遍体流胶,树势严重衰弱,枝枯树亡。该虫往往与多毛小蠹虫Scolytus seuleusis Muray.合并危害。为了弄清其生活经过及习性,笔者采取了以下两种观察方法: 1.枝条饲养法:选枝径2.5厘米以上李树枝,待失去一定水分后截成适当长度枝  相似文献   

3.
金方伦 《植物医生》1998,11(4):23-23
梨瘿蚊为本地区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调查:部分梨园虫株率100%,虫梢率70~100%,芽叶被害率达80%以上。因此,控制梨瘿蚊的危害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其发生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于下:一、被害状初期在芽叶上发现轻微变形、卷叶,以后叶片皱缩、变脆...  相似文献   

4.
茶材小蠹(XyleborusfornicatusEilchhoff)又称茶枝小蠹,果农称之为“圈枝虫”,属小蠹科。该虫是世界茶树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寄主植物过去主要是茶、柳、樟、橡胶树等,后来发展到为害荔枝、龙眼等果树。茶材小蠹成虫、幼虫钻蛀荔枝枝条,造成枝条或花穗枯死。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茶材小蠹发生量上升。饶平县黄冈镇自1990年开始有茶材小蠹的零星为害,至1995年近七成荔枝园受害,枝条受害率达60%~65%,严重的80%以上。为了彻底根治该虫,我们在查清该虫的发生规律和…  相似文献   

5.
于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调查了相思木蠹蛾对西南桦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不同高度虫孔数组内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整枝方式虫孔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种群密度估计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有虫孔株率70%,虫孔密度2.79个/株;以2m为区间段,无虫孔的占74.8%,有1个以上虫孔的占25.2%;相思拟木蠹蛾对树干高度有选择性,树干4~6m间虫孔数最多;幼虫侵入期人工修枝会加重相思拟木蠹蛾为害;以无虫株率估计相思拟木蠹蛾种群密度的模型为^x=1.420 8(-lnP0)1.476 8。相思拟木蠹蛾为害对西南桦木材品质有较大影响,应加强监测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蚕茧仓库害虫种类调查及其熏蒸剂筛选和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仓库害虫种类调查及其熏蒸剂筛选和处理试验陆凤良,卢中建,顾建飞(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楼建凯,邵森彪,胡德明(杭州市新华丝厂)近年来我们在检疫进口蚕茧时多次截获钩纹皮蠹、花斑皮蠹、白腹皮蠹等危险性害虫,带虫包数高达30%~80%。钩纹皮蠹...  相似文献   

7.
天幕毛虫在本地又名卷叶虫,是柞树上的常发性主要害虫之一,以取食柞芽、柞叶、缀叶结茧等方式危害柞树,影响柞叶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在贵州遵义市柞蚕饲育林区发生较重,部分柞林虫株率为100%,虫梢率为70%~100%。一、发生条件及规律1.品种:柞树品种不...  相似文献   

8.
张金兰 《植物检疫》1993,7(3):214-214
1985年10月,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从法国引进一批林木花卉种子,计15份。经检疫,在其中3份梧桐树种子中发现了数头皮蠹幼虫(2头活虫、1头死虫),鉴于皮蠹科幼虫较难鉴定,于是对该虫进行了饲养、观察、描述与记载;对受污染的梧桐树种全部扣留销毁。该虫经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张生芳先生鉴定为 Reesa  相似文献   

9.
永济市自1987年开始种植芦笋,目前已发展到0.7万hm2,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种植面积的扩大,过去几乎查不到的木蠹蛾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生面积已达0.4万hm2。尤其是在1~3年生的新笋田以及留母茎的老笋田发生为害十分严重,偏重发生面积达1300hm2,毁种面积6.7hm2。被害株率轻者1%~5%,重者20%~30%,有的甚至达60%,造成毁种,直接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确保芦笋产业的正常发展,我们通过调查、观察,摸索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并制定出综合防治措施。芦笋木蠹蛾(IsocerassibiricaAlpheraky)属鳞翅目,木蠹蛾科。为地…  相似文献   

10.
咖啡豹蠹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豹蠹蛾属鳞翅目 ,豹蠹蛾科 ,是近年来在黄皮树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该虫以幼虫危害黄皮枝条或主干 ,幼树受害更重 ,一般被害率为6% ,严重达 31% ,甚至死亡。经室内外饲养观察明确 :该虫在粤西地区 1年发生 1代。完成一个世代需 358.6d。向虫孔注射 80 %敌敌畏乳油 100倍液可有效防治幼虫危害。  相似文献   

11.
1988年9月21日,在东莞市清溪镇兆兴藤厂巡回调查中,发现一批从印尼进口藤料被双钩异翅长蠹严重为害。经调查,受害率达20%,凡受害藤外壳内几乎全是蛀粉,表面虫孔密布,完全失去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肖良 《植物检疫》1992,3(3):188-190
云杉八齿小蠹是最具毁灭性的聚集性森林小蠹虫。在欧洲,该虫曾多次流行导致大批云杉死亡。1850~1900年间,云杉八齿小蠹一直是挪威东南部的重要害虫。二次大战后,此虫在中欧大流行,在中欧的南部地区流行达7年之久,在北部为害也长达5年,导致了3000多万米~3的云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舟山口岸在进口马来西亚原木中,多次截获到黄足长棒长蠹Xylothrips flavipes Illiger和双齿长蠹Xylodectes ornatus Lesne。现将二种害虫的有关习性及成虫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1 黄足长棒长蠹(图1) 此虫危害虫道近圆形,直径4~6mm,深可达10cm。具有木材惊动后飞出习性,飞行距离可达20~30m,后又能  相似文献   

14.
两色刺足茧峰Zombrus bicolor(Enderlein)是一种大型的幼虫体外寄生蜂。在江河平原对危害木材、房木的家茸天牛Trichoferus campestris(Faldermann)的寄生率为38~91%,对控制这一害虫的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寄生于双条杉天牛Semanotu bifasciatus sky、自带窝天牛Desisa subfasciata、中华蜡天牛Ceresium sinicum、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八星粉天牛Olenecamptus octopusitulatus、长竹蠹Bostrychopsis parallela和长蠹Calophagus pekinensis据室内接蜂试验,可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杭州新华丝厂从香港进口前苏联春茧进行来料加工,我们在现场检疫时多次截获钩纹皮蠹等危险性害虫,带虫包率达30%。害虫为害后,使蚕茧的质量严重下降,成品率随之降低。以往仓库使用“六六六”和敌敌畏进行库房消毒,均不能有效地控制蚕茧包内害虫。在新华丝厂协助下,我们利用磷化铝(纯度99%)、溴甲烷(纯度56%)和环氧乙  相似文献   

16.
茶材小蠹是危害南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主干、主枝和秋梢结果母枝的最危险害虫。该虫钻蛀2~3年生枝条、树干 ,甚至茎基部 ,侵入孔狭小 ,世代重叠 ,防治难度极大。应用16%虫线清乳油400倍液防治茶材小蠹扬飞期成虫 ,药后10d防效达93.2% ;采用茎基打孔注药防治囊害树 ,果树治愈率达94.4%以上 ,可控制茶材小蠹的危害 ,达到有虫不成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茶蛀梗虫Casmara Patrona Meyrick是我县茶树上的一种重要钻蛀性害虫。1986年在羊舞岭乡调查,老茶园丛丛有被害枝,直径0.8厘米以上的茶茎被害率达23.42%,有虫茎率10.3%,平均每茎损失茶芽百个以上,造成当年减产8—10%。茶树被害后枝枯叶落,树势严重衰退,是茶园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其发生规律,近年采取一次性适时剪梢,除虫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田斌  徐丽丽  王涛  宗世祥 《植物保护》2017,43(5):113-118
以宁夏地区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榆木蠹蛾、沙蒿木蠹蛾和沙棘木蠹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在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同时比较了沙棘木蠹蛾不同虫龄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3种木蠹蛾的过冷却能力基本相似,沙蒿木蠹蛾在3种木蠹蛾中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低温驯化对木蠹蛾越冬幼虫的过冷却能力影响明显,榆木蠹蛾和沙蒿木蠹蛾2013年3月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显著高于2014年1月,两种木蠹蛾表现出耐结冰型昆虫的特征。沙棘木蠹蛾各虫龄阶段之间的过冷却能力差异不显著,但高龄越冬幼虫具有更好的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红脂大小蠹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 ,属鞘翅目 ,小蠹科 ,大小蠹属 ,是油松林毁灭性害虫之一。 1998年山西省暴发危害 ,受灾面积约 2 0 0万hm2 ,吕梁地区受害面积 11万hm2 。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治此虫保护森林 ,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交城县会立乡关帝山林区定点对此虫生物学特性 ,及其与物候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红脂大小蠹雌成虫体长 5 1~ 8 6mm ,初羽化体色呈浅黄色 ,后渐变为红褐色 ,额部不规则隆起 ,具有一对瘤突 ,瘤突间下凹 ;触角柄节长 ,鞭节 5节 ,锤状部 3节 ,扁平近圆形 ;前胸背板宽大…  相似文献   

20.
赤斑黑沫蝉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斑黑沫蝉[Callitetix versicolor(Fabricius)]又称稻沫蝉,为同翅目沫蝉科害虫,是河南省近十年来新发生的玉米害虫。1986年在伊川县白沙乡下么村的玉米制种田发现该虫,当时只见到几头成虫,属零星发生。2000年彭婆镇的彭婆村有1.3hm^2玉米田受该虫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大部分干枯。2001年在各在乡的各在村南岭有10hm。玉米田因赤斑黑沫蝉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干枯,减产严重。我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79万hm^2,2001年至今赤斑黑沫蝉危害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我县玉米田新的主要害虫。2008年对该虫进行普查,该虫在我县所有乡镇均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达1753hm^2,发生田一般被害株率18%。25%,百株虫量80~140头,产量损失20%左右;严重田块被害株率达60%~100%,百株虫量400~800头,产量损失5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绝收。根据近8年的观察和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在我县的发生规律,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