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饲用酸性蛋白酶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规模化养殖畜禽水产,尤其是养殖中的幼年饲养动物,因其消化器官分泌的酶系和酶量(内源酶)不足,对饲料蛋白质消化能力较差,极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与消瘦等疾病。因此,国外营养学者很早就将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加以应用,并证实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外源性消化酶),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可消化性。在20世纪50年代,Jensen等(1957)和Fry等(1958)曾报道,添加粗制蛋白酶制剂到大麦日粮中,可显著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经研究发现,酸性蛋白酶是其中一类较为重要的蛋白酶,常见的包括胃蛋白酶、凝乳… 相似文献
4.
该文分析了硫色曲霉固态发酵获得的复合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各组分酶活的表现活力、耐生长猪胃酸稳定性以及对麦麸和豆皮的降解作用。结果显示,该复合酶中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CMCase)等多种酶。在pH值4.0~7.0之间,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均有很好的表现活力;在pH值2.5~4.0之间,果胶酶有较好的表现活力。在生长猪的胃液(pH2.8)中40℃保温6h,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的酶活损失都不超过30%。在40℃和pH5.5条件下保温8h,可以降解麦麸(无淀粉)和豆皮18%的干物质。与传统的动物饲养试验相比,这种分析评判饲料酶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饲用复合酶是一类新型的活性饲料添加剂.不但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而且有效降低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降低料肉比,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本文以菌株米曲霉M-4.11为供试菌株,经定向诱变、筛选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两株突变株,并考察了培养基质配比对产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真鲷胃肠道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酪蛋白培养基和脱脂乳培养基,从健康真鲷肠道中筛选产蛋白酶菌株,并利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其酶活力.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手段对产酶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从健康真鲷肠道中共筛选出20株产蛋白酶菌株,占真鲷肠道茵群的17.4%;其中H1-16、D1-7、X1-5和X2-3产酶活力特别强,所测酶活力分别为45.45、54.55、63.65和59.1 U/mL.为今后制成益生茵制品应用于水产养殖,提高养殖动物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酸性蛋白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响应面分析法(采用中心组合一致精度的设计)对影响土曲霉产酸性蛋白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麸皮与豆粕比例、硫酸铵、硝酸钠、磷酸二氢钾)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酸性蛋白酶酶活的影响。用SAS9.1.3软件模拟二次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并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酸性蛋白酶酶活)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回归方程,找到了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即麸皮与豆粕比例为1:0.20、硫酸铵为1.9%、硝酸钠为0.97%、磷酸二氢钾为3.3%,此时酸性蛋白酶酶活为9326U/g。通过验证试验,5次重复试验的平均值为9327U/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希望通过诱变处理,选育高产菌株,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通过筛选和产酶试验,选育出的菌株P10,产中性蛋白酶酶活可达2000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7%,产酶性能稳定,能够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实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菌株现有的米曲霉菌株以及经诱变后纯培养得到的53个菌株,编号为A1-A28及P1-P25。1.1.2主要仪器与设备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温度计、秒表、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1.1.3主要试剂和溶液福林试剂、0.4mol/LNa2CO3、0.4mol/LC… 相似文献
10.
11.
12.
饲用活菌制剂配伍菌株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其复合菌为试验菌株,对影响菌株稳定性的因素——pH值、温度、盐浓度、抗生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配伍菌株XN-1在35~40℃、pH值为5.5~7.0、NaCl浓度为0.4%~0.7%时生长良好,并对所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复合菌发酵乳酸废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废渣是乳酸生产中的副产物,其干基含蛋白质30%~32%,是较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笔者研究了以乳酸废渣为原料,通过混合菌种发酵,以改善乳酸废渣的营养成分,提高其蛋白质含量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