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仲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中药材,也是极具潜力的温带胶源树种,在制药、制胶等产业化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该文综述了杜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性状遗传变异评价,杜仲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技术与良种选育,以及杜仲无性系繁殖技术等研究现状,指出面向立地条件较差、劳力资源紧张的杜仲栽培地区,发展杜仲栽培以及制药、制胶产业,仍然以数量巨大、收集容易、成本低廉的叶片作为生产原料最为切实可行。在杜仲良种选育中,利用多倍体代谢产物增加等特性,通过诱导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杂种三倍体,则是大幅度提高杜仲叶片含胶量、药效成分含量以及植株产叶量最具希望的途径。在未来杜仲多倍体育种中,应加强杜仲叶片含胶量、药效成分含量等目标性状配合力高的杂交亲本选配,在利用基因剂量效应带来的倍性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异源配子结合产生的杂种优势;创制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杜仲胶、药效成分等次生代谢产物检测技术方法,提高优良无性系选择效率和效果;研发技术环节简约、出圃快、苗木幼化、成本低廉的杜仲无性繁殖技术,加快良种规模生产。可以预见,随着杜仲三倍体的选育成功,通过一轮次多倍体育种过程实现杜仲多目标性状综合改良,必将更为有力地促进以制药、制胶为核心的杜仲绿色循环经济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4,(19):177-178
杜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资源价值。以杜仲不同发育阶段的雌花为材料,对其石蜡切片进行解剖观察,了解其花芽分化的全过程。观察结果表明,杜仲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总苞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为其丰产栽培及育种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杜仲花粉的形态、萌发及贮藏特性,以期有效地开展杜仲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工作。【方法】以不同方式收集、不同含水率及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各种杜仲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法进行花粉萌发试验,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花粉萌发过程中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琼脂含量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杜仲花粉萌发的影响,以及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花粉含水率等因素对花粉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干燥的杜仲花粉粒呈长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卵形,极面观为三角形,极轴长32~38μm,赤道轴长20~22μm,远极面有3个复合萌发沟,在花粉萌发过程中只有一个萌发沟中生长的花粉管延伸;杜仲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100 g/L(新鲜花粉)或200 g/L(干燥贮藏花粉)蔗糖和5 g/L琼脂,于25℃下培养;贮藏期不同的杜仲花粉,其最佳萌发培养时间有差异;树体成熟花粉与室内水培花枝成熟花粉,在贮藏和萌发性方面无明显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杜仲花粉的生活力下降,含水率6%的花粉在4℃下的有效贮藏期限为6个月;4~-20℃的低温有利于杜仲花粉贮藏;杜仲花粉贮藏的适宜含水率为6%。【结论】杜仲花粉最适的贮藏温度是4~-20℃,含水率为6%左右,采集即将成熟花枝水培是获得杜仲花粉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杜仲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合杜仲的AFLP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其遗传图谱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对杜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体系、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程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进行筛选。【结果】模板DNA的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酶切模板DNA用量500 ng,酶切时间6 h,连接反应时间6 h,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30倍。同时筛选出E-AAG+M-CAA,E-AAG+M-CAT,E-AAG+M-CTA,E-AAG+M-CTG,E-ACA+M-CAA,E-ACA+M-CTA,E-ACC+M-CTG共7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结论】经重复验证,建立的AFLP反应体系适用于杜仲的AFLP分析。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市发展杜仲栽培及综合开发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杜仲研究的概况和景德镇市杜仲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景德镇市杜仲产业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当地如何进一步发展杜仲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针对杜仲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较多,而关于杜仲良种无性系新品种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杜仲良种无性系嫩枝扦插工厂化育苗技术缺乏系统性研究。针对此,2014—2017年开展杜仲良种嫩枝扦插快繁技术研究,对杜仲嫩枝扦插设施、基质、插条、生根激素、温湿度和光照等控制因子进行对比试验,总结出一套杜仲良种无性系嫩枝扦插工厂化育苗新技术,为杜仲良种无性系快速扩繁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天然维生素E和槲皮素对杜仲原油的抗氧化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在分别进行的18个月和24个月的常温贮藏试验中,天然维生素E对陈种杜仲原油和新种杜仲原油都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是杜仲原油的高效安全抗氧化剂。槲皮素对杜仲原油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需研究解决其在杜仲油中的溶解度偏低的问题。贮藏过程中,杜仲原油的酸值受抗氧化剂的影响较小,受杜仲种子新鲜程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杜仲叶片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以便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片含胶率的变异特点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杜仲叶片含胶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南方产区杜仲叶片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的高.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土壤pH越高,杜仲叶片含胶率越低;而年降雨量越大、海拔高度越高\,无霜期越长,杜仲叶片含胶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加工方法是形成中药质量的关键点,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不同。以杜仲皮作为药用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杜仲的其他部位做进一步的研究,以缓解杜仲皮资源的匮乏。综述了不同加工方法对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以及杜仲胶4个部位质量的影响,从而为杜仲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濒危药材,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利用杜仲内生真菌解决杜仲资源缺乏的问题具有较深远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杜仲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和提高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产量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便为濒危植物杜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杜促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杜仲研究文献的数量、各研究领域、文献源及活跃作者与载文地区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杜仲研究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及矣散性特征。杜仲育苗、栽培等传统研究领域走在前列,杜仲生物学、生理生化、化学成份分析及药物、药理学等基础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便为杜仲的综合利用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高校和科研系统在杜仲科研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杜仲研究已形成一支稳定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队伍。杜仲研究应不断加强横向联合与国际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杜仲胶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介绍了杜仲含胶细胞形态与分布,杜仲高产胶培育技术及杜仲果园栽培模式,杜仲胶的提取、分离以及杜仲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新进展;总结了杜仲胶开发的现状;阐述了杜仲胶产业化开发与培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杜仲是一种集杜仲皮、叶茶等绿色保健品,深受人们喜爱.为了在江淮地区更好地种植杜仲,提高产量,对地区地形因子与杜仲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坡面不同的坡位杜仲的树高生长和粗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盖异;②杜仲是一种速生优质的材药两用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③江淮地区栽培杜仲必须优先选择丘陵岗地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洛阳林科所位于九朝古都洛阳市区,十几年来,对名贵中药材杜仲的栽培进行了系统研究,完成了杜仲种质资源研究、剥皮再生技术、杜仲优良无性系快速繁殖、杜仲速生丰产技术等多项成果,研制出高效杜仲树皮愈合,生长促进剂——杜皮厚,选育出首批杜仲优良品种,其中获国家级成果1项,获部  相似文献   

15.
杜仲是一种集杜仲皮、叶茶等绿色保健品,深受人们喜爱。为了在江淮地区更好地种植杜仲,提高产量,对地区地形因子与杜仲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坡面不同的坡位杜仲的树高生长和粗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②杜仲是一种速生优质的材药两用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③江淮地区栽培杜仲必须优先选择丘陵岗地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我国杜仲产业化发展前景及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高密市杜仲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高密市杜仲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瓶颈.提出了加大杜仲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坚持走良种化、专业化之路.深化杜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组建杜仲产业联盟、注重培育品牌,做大做强杜仲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转化杜仲,经PCR验证获得独立的杜仲转基因株系76株.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杜仲与野生型杜仲差异代谢物共有58个,其中有43个上调、15个下调;与杜仲胶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有7个,包括上调的两个单萜和下调的甲羟戊酸、D-赤藓糖-4-磷酸、1个半倍萜和2个三萜.野生型和转基因杜仲...  相似文献   

18.
杜仲专用肥的研制及其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杜仲幼树和氮、磷二因素肥料为材料,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制出了杜仲专用肥.结果表明,磷是影响杜仲生长的主要因子,并获得了杜仲专用肥中氮、磷、钾经济配比为1:1.25:0.4;杜仲专用肥的施用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据测定施用专用肥比不施肥对照每公顷林地年净增7 996.5元.  相似文献   

19.
杜仲可乐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利用杜仲纯粉生产杜仲可乐的加工技术。运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杜仲可乐中各组分的较优用量,并根据配方正交试验和模糊综合评判选择出杜仲可乐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农杆菌介导的杜仲下胚轴遗传转化效率,本研究以杜仲种子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AA浓度、种子切割方式及光照强度对杜仲萌发及下胚轴直径和长度的影响;获得筛选标记草铵膦用于杜仲遗传转化的适宜浓度,并对杜仲抗性芽生根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NAA(0.5 mg/L),正中横切,暗培养15 d,能有效的促进杜仲种子萌发及下胚轴的生长。本试验条件下杜仲种子萌发率可达95%,下胚轴直径1.21 mm,长度22.5 mm;以0.25 mg/L的草铵膦能够对杜仲转基因抗性芽进行有效筛选;成功获得转EuABP2基因表达的杜仲转基因植株12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