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在活体内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PG、PMG、Cx),并且几种酶的产生有一定的时间顺序,首先是PG和PMG的产生,PG活性高于PMG的活性,而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不大,而且活性相对较弱,对掖单13和浓试29的损伤率,表明感病品种被损伤的程度比抗病品种强,而且PG对两个品种的影响较为明显。说明PG在弯孢菌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灰斑菌产生毒素的成分和致病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灰斑病菌毒素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类物质;毒素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和叶片致萎程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结果与灰斑病对不同抗性自交系的致病能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黄早四玉米幼苗为试材,研究玉米弯孢菌毒素对细胞质膜的伤害。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经过毒素一定时间的处理,在亲和组织中MDA的含量上升,细胞膜的透性增大。同时,这种破坏作用与毒素的浓度呈正相关,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伤害指数和MDA都增大。  相似文献   

4.
玉米弯孢菌毒素作为病原菌的致病因子之一,在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致病机理,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本文对玉米弯孢病菌毒素的培养条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致病机理的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玉米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发病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孢菌 (Cercosporamaydis)和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ijn)叶斑病均为发生在玉米叶片上的病害。 1996年辽宁省部分地区严重发生玉米弯孢菌斑病(拟眼斑病 )和尾孢菌斑病 (灰斑病 ) ;1997年作物生育期间高温多湿 ,庄河地区玉米普遍发病 ,其中沈单 7号、掖单 13号、东试 7号等品种表现较为严重 ;1998年发病比上一年稍轻 ,玉米叶斑病主要表现为拟眼斑病和灰斑病 ,发生也较重。拟眼斑病和灰斑病可使玉米减产 10 %~ 2 0 %,个别严重地块减产可达2 5 %~ 30 %,所以研究玉米尾孢菌、弯孢…  相似文献   

6.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颖  薛春生  姜晓颖 《玉米科学》2009,17(2):136-139
以不同致病类型玉米弯孢菌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温度、pH值、碳源、氮源利用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致病类型玉米弯孢菌菌落形态、最适碳氮源、最适pH值不同。但最适温度范围和光照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7.
玉米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严重流行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适宜和感病品种多年的大面积种植,导致我国玉米种植区的玉米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的危害越来越重,辽宁、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发生,尤以辽宁发生最为严重,一般减产10%~20%,个别地块的感病品种几乎绝产,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以推广抗病品种为重点,采取合理的品种布局及药剂防治等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环节的若干问题研究表明:玉米叶面渗出物对弯孢菌孢子萌发及附着孢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弯孢菌孢子主要在白天飞散;弯孢菌叶斑病较大面积发病田经1个月左右,顺风向可传播约250 m;病害传播梯度模型为xi=159.33.exp(-0.010 3di);病害空间分布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
蒋志良 《杂粮作物》1998,18(5):53-5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葫芦岛市已连续发生4年。该病害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据调查,1996年全葫芦岛市受害面积达3.7×104hm2,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0%。其中减产20%~30%的有8000hm2,减产30%~50%的有1.1×104hm2,减产6...  相似文献   

10.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性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采集国内各地的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接种玉米不同品种,做寄主-病菌互作试验,结果发现,病菌菌株和玉米品种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地菌株对当地主推玉米品种具有一定的致病专化性,证明病菌致病性遗传和分化与玉米品种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从吉林省图们市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er)有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研究其拮抗性表明,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多种病源真菌都有拮抗作用。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等方面的多项分类研究,确定其属于链霉菌属,并被命名为StreptomycestumenensisBPS2。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体形成孢子链,孢子丝呈波曲或直形。  相似文献   

1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和防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吉林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和防治几个问题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保存1~3年的病叶、当年室外越冬的病叶均具有产孢能力;玉米生育期对弯孢菌侵染概率有明显的影响,生育前期侵染概率高,抗侵染力低,生育后期侵染概率低,抗侵染力强;施用氮肥、磷肥对玉米弯孢菌侵染概率影响不明显,而钾肥能降低侵染概率。对生产中一些玉米品种、自交系进行抗病性鉴定,如吉玉106、CM1、济单7号、吉846、5002表现抗性较好。筛选出对防治弯孢菌叶斑病有效的药剂:甲基托布津防效最高,可达91.59%;其次是炭疽福美、速克灵,防效也分别达88.37%和82.98%;代森锰锌的防效为78.37%。  相似文献   

13.
RhoGAPs(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通过与Rho GTP酶结合,促使GTP酶水解成Rho GDP无活状态,在生物体中调控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全基因组上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lunata)中RhoGA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对其序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lunata)有5个RhoGAP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5不同的Scaffold上,其基因结构分析显示,外显子和内含子大小与位置均不一样,表现出复杂的基因结构。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5个RhoGAP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菌来源的RhoGAP一样具有特征性保守序列区,与粗糙脉胞菌(N.crassa)和小麦黄斑叶斑病菌(P.tritici-repentis)的RhoGAP蛋白关系密切,其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对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结构和毒素化学型影响,于2019-2020两个小麦生长季,从湖北襄阳、枣阳长期稻-麦轮作和长期玉-麦轮作田分别采集小麦赤霉病穗,采用组织病理学分离镰孢菌单孢堆菌株,并对其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致病种和毒素化学型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样品中共分离获得191个镰孢菌单抱堆菌株;亚洲镰抱菌...  相似文献   

15.
张元明  于伟东 《中国麻业》2003,25(3):130-134
对中国、法国、俄罗斯的代表性亚麻纤维的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比较了各亚麻纤维的特点。结果表明,俄罗斯亚麻纤维的综合性能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6.
弯孢菌孢子在清水中或可直接萌发,或不能直接萌发,玉米花粉粒及叶面渗出物质对弯孢菌孢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萌发孢子遇超过30 s的干燥即丧失侵染能力.弯孢菌在15℃至35℃都可对玉米形成侵染,以25℃左右为最适侵染温度.叶面结水时间需超过7 h才能形成侵染.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弯孢菌叶斑病的潜育期为3~4 d,持续显症时间为4~5 d,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病斑扩展的最大直径为1~2 mm。  相似文献   

17.
钟军  伍波  王坤  孙焕良 《作物研究》2009,23(1):38-41
对10个苎麻野生种质的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①野生种质的韧皮部厚均小于栽培种,变幅在0.21~0.57mm之间,最厚的是青叶苎麻,最薄的是疏毛水苎麻,变异系数为5.8%且差异显著;②野生种质韧皮部纤维细胞的直径和胞壁厚度明显小于栽培种,说明它们在提高产量上利用价值不大,但除了密球苎麻外,其它苎麻的壁腔比都高于栽培种,且水苎麻、疏毛水苎麻和密球苎麻在纤维支数上明显高于栽培种,这些在纤维品质的改良上有一定的利用价值;③野生种质在纤维素含量上与栽培种的差异不显著,但其含胶率远远高于栽培种而导致剥制原麻很困难,因此不适宜直接利用而只能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双染色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HMC毒素诱导玉米B37-C、B37-N根冠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采用AO/EB双染色后, 当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 μg/mL, 处理7 h时B37-C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8%、58.2%、70.2%, B37-N仅为11.0%、25.7%和36.6%;当浓度为150 μg/mL, 处理时间4 h时B37-C根冠细胞最大凋亡率为62.3%, B37-N为25.8%。经Hoechst 33258染色后, 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 μg/mL, 处理7 h时B37-C的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58.7%、74.5%, B37-N仅为7.5%、22.3%和30.7%;HMC毒素浓度为150 μg/mL, 处理4 h时B37-C的细胞凋亡率为62.3%, B37-N为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