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光族 《广西蚕业》2000,37(4):45-46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1999年 ,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 1 1个县市、78个乡镇、35 8个村、2 6 6 5 6户农户 ,桑园面积 5 5 0 0 0多亩 ,养蚕 1 3470 0张 ,产鲜茧 35 3.45吨 (70 6 90担 ) ,创产值 40 0 0多万元 ,养蚕户平均收入 1 5 0 0多元 ,有 71 40户养蚕收入超过 5 0 0 0元 ,有 2 0 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 ,全屯 1 9户 ,去年户均种桑 1 .8亩 ,户均养蚕 1 2张 ,户均养蚕收入 45 0 0多元 ,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 ,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 1 5个年头 ,1 988年以来 ,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 ,他全家 4口人 ,去年种有桑园 3.6亩 ,养蚕 …  相似文献   

4.
<正> 城固县:全县养蚕3038张,产茧88929.5公斤,产值369918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1.86%、17.17%、41.85%。涌现出产茧2.5万公斤以上的区1个,1万公斤以上的乡4个,5000公斤树4个,养蚕收入上千元的346户,2000元以上者147户,7000元以上者1户。鲜家庙乡包家营村今年养蚕272张,产茧9040.5公斤,产值38702.2元,户均收入  相似文献   

5.
<正> 雅安市水口乡水口村,利用河滩地扦插“雅周桑”当年成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8年,全村开发河滩地建成“雅周桑”园138亩,当年养蚕210张,产茧6300公斤,收入78750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61%、65%、391%。全村户平养蚕收入400余元,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13户,最高的达8000多元,人平1200多元。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金沟公社王庄大队林场,有13户,61人,28个整半劳力,共有耕地面积105亩,其中桑园40亩(每亩490株),农田65亩。近几年来,由于不断完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干部、群众管桑、养蚕积极性,13户社员户户承包桑田,蚕茧年年增产。今年蚕茧总产达10231.8斤,比去年7330斤增长了39.5%,蚕茧收入18163元,比去年13153元增长了38%,亩平蚕茧255.7斤,收入454元,户平蚕茧787斤,收入1397.15元,劳平蚕茧365斤,收入648.6元,13户承包中有10户蚕茧收入超千元,出席了县召开的两户(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蚕桑总收入达21563  相似文献   

7.
建德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多山县,他们在参加省、市蚕桑会议和学习四川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后,体会到建德完全有条件开展户户种桑、家家养蚕,因此在积极扶植发展社队集体蚕桑生产的同时,大胆鼓励社员户里种桑养蚕,并派出蚕桑技术辅导员进行具体帮助、指导。三都区梓里公社江台大队1979年春,8户社员每户利用2—3分自留地种上600株左右嫁接桑苗。当年种桑当年养蚕。每户蚕茧收入超百元。据统计这8户去年春共种了4800株桑苗,早秋开始利用堂前闭屋饲养了三期共7.5张秋蚕种,结果产茧447.2斤,收入总茧款818.40元,平均每户产茧55.9斤,当年收入仅茧款就有102.30元。他们种桑养蚕尝到了甜头。今年春蚕一期又养了6.5张,生产春茧466.3斤,收入茧款1010.98元,平均每户一期产春茧58.3斤,户收入126.37元,社员笑颜逐开,  相似文献   

8.
<正> 东党乡尧村有村民310户,1982年在坡地搞粮桑间作,由于管理粗放和茧价偏低等原因,经济效益不显著。1985年后逐步改实生桑为良桑密植,1989年有200亩桑园投产,养蚕农家达145户,占总农户47%。1990年共养蚕180张,产茧6000公斤,收入6万余元。其中,村民张苏梅家有桑园1.2亩,年养蚕2.7张,蚕茧收入1040元;村会计李德寿家有桑园1.0亩,年养蚕2.5张,收入880元;村支书王朱娃家有桑园0.7亩,年养蚕2.75张,收入940元。  相似文献   

9.
江津市李市镇五斗五社现有养蚕农户42户,养蚕人口160人,耕地面积141亩,其中田76亩,土地65亩,有桑树12万株.1997年养蚕186.5张,产茧5595公斤,产值67140元,单产30公斤,单张收入360.00元;户平养蚕4.4张,户平产茧133.2公斤,户平收入茧款1598.57  相似文献   

10.
<正> 长寿县云集镇石堡村农户袁天奇充分挖掘土地潜力,积极育苗栽桑、养蚕,精心管理,短短几年时间成为长寿县闻名的最大养蚕专业户。1994年养蚕37张,生产蚕茧1418公斤,收入1万1千多元,全家人平蚕茧收入近2千元。 袁天奇富裕了。可是,他没有忘记周围的乡亲们。他家所处的四角头社,45户农民在他的帮助指导下,该社有41户调整产业结构,栽密桑园20多亩,94年养春蚕一季就收入2万多元,该社蚕农户平增收487.8元。该社94年仅养蚕一项就可增收5万余元。科学养蚕致富奔小康,已成为四角头社的一大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1.
苍梧县石桥镇湾岛村沙村组于1985年开始种桑养蚕.当时只4户种桑0.27ha;1990年巳发展到34户(占全组数80%)种桑2.9公顷.全年养蚕265张,共产鲜茧6360kg,合计产值19830元,平均每户收入1750元;公顷桑产值19830元.养蚕收入2千元以上的有11户,5千元以上有3户.收入最多的是车清户,他家种桑0.25ha,养蚕26张,产鲜茧719.5kg,收入现金7533元,加上育桑苗收入,共计9200多元,除成本外,纯收入8000元.由于他们尝到了种桑养蚕的甜头,认为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所以,现继续扩种,预计1991年增到4公顷桑园左右.他们发展桑蚕生产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村组一则     
<正> 乐山市观榜乡中桥村,地处丘陵,全村有农户176户,784人。有耕地1290亩,现有投产“四边桑”16万余株,1984年全村养蚕537张,生产蚕茧36599斤,蚕农收入茧款59470元。这个村的养蚕、产茧、蚕茧产值均占全乡的40%以上。全村176户中订162户养蚕,养蚕户占总农户的93.1%,户平养蚕3.3张,户平产茧225斤,户平蚕茧收入367元。这个村蚕桑发展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正> 泸县天兴乡狮子村,全村9个社,340户,1194人,有耕地755亩,人平耕地0.63亩。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突出抓了栽桑养蚕,利用“四边”和荒地及部分低产土栽桑42万株,人平351株,其中投产桑27万株,1991年栽16万株,1989年养蚕570张,收入173937元,1990年养蚕844张,收入250712元,1991年养蚕1300张,产茧42472公斤,收入448535元,张平产茧32.7公斤,张平收入345.16元,户平收入1319.22元,人平养蚕1.09张,收入375.66元,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1.专业户引路,逐步形成规模生产。他们  相似文献   

14.
陆川县马坡镇,靖西村陈屋队陈基龙户,是我县、地区种桑养蚕致富的先进典型.他全家有21人,其中劳动力11人,承包田13亩,四年来,蚕业收入达77356元,人均收入达3683元.生产持续发展,收入逐年增加.84年试种杂交桑2亩,养蚕12张,产茧665.2斤,收入1250元;85年扩种到6.5亩,养蚕5张,产茧307.5斤,收入599.62元,小蚕共育657.5张,收入6083元,播杂交良种桑种子20斤,出圃75万株,收入6000元.代收蚕茧费,9900元,合计收入22582元;86年桑园面积6.5亩,养蚕4.3张,产茧276.7  相似文献   

15.
<正> 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互助村第三合作社农民张金文,去年四季养蚕25张,产茧912.5公斤,鲜茧产值8500元,另为当地蚕农小蚕共育100张,收入3700元,全年养蚕收入共达12200元,成为巴南区养蚕大户中的状元。 张金文,年近五旬,小学文化,在多年的养蚕实践中,勤学习,肯钻研。摸索和积累了一套科学养蚕方法:一、管好桑树。对种植的8200多株桑树,经过逐年改造,良桑已达100%,去年在四季养蚕中,对  相似文献   

16.
<正> 汉中市新沟桥公社地处平川,属于人多地少,粮油高产地区。这个公社从1977年冬季开始兴桑,到1980年底已栽植桑园459.1亩,48.66万株。其中成片密植桑园359.3亩,“四边桑”5500多株。1978年养蚕10张,到1981年全社养蚕达到237.5张,产茧11693.6斤,收入23551.31元。一些重点队,例如打钟寺大队第四生产队有84户,81年养蚕收入户均己达54.88元,为今后更快地发展蚕桑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我区桑蚕持续增产,比1988年增产36.9%,各地都有不少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如合浦县常乐镇,有19户农民养蚕收入超万元,人均收入2142.45元平均养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4.06%;浦北县泉水乡黄建清户种桑20.3亩,产鲜茧3270公斤,收入34664元,亩桑产值1707元(户请7个日工).永福县马坡村是种桑养蚕新区,1985年前原人均收入仅210元,至88年已达640元。希望各地重视类似调查,为农村开拓脱贫致富门路提供样板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奕仁 《中国蚕业》2004,25(2):16-18
蚕桑产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宽带地区适应性、广泛社会基础和国际市场上具有数量优势的传统种养殖业.我国现有26个省(市、区)1000多个县栽桑养蚕,桑园面积67万hm2,养蚕农户1000多万户,生产蚕茧50万t(年饲养1500多万张蚕种),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丝绸企业2000多家,丝绸工业年产值已逾1000亿元;2003年茧丝绸产品出口创汇已达50多亿美元;茧丝绸产量、出口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9.
能否在海拔超过1000米,坡度大于25度的低山区栽桑养蚕,万源县科技扶贫课题组经三年的实践,给了肯定的回答,该县大竹河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是从前几乎没有养蚕。全区25000人,占51.9%的人口还处于贫困之中。1989年全县养蚕660张,收入茧款16.5万元,涌现出年收入上千元的蚕桑户17户。其主要经验是:选题准确是关键;科学技术是致富的保证;综合开发能拓宽致富的门路;干部带头、典型引路是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