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球果产量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投产后连续6a不同产地和产地内无性系的球果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产地和无性系是球果产量的重要变异来源,但产地内无性系的方差分量是产地的5倍;产地和无性系平均遗传力都较高,分别为0.73-0.79和0.70-0.85,种子园在不同年份间的球果产量变化很大,在群体总变异中所占的方差分量比例最大,具有 大小年,种了园内无性 对球果总产量的贡献率因组成的无性系没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初期异交水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3年和1994年测定数据,采用球果饱满种子百分率方法估算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异交率。研究发现8 ̄9年生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在结实初期自交率较高,异交水平较低。利用不同杂交组合估算的各亲本无性系在自由授粉情况下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两年中分别为44.7% ̄98.1%和30.8% ̄96.8%,平均为73.5%(标准误差SE=17.3%)和69.2%(标准误差SE=21.3%)。异交率在无性系间变异较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黄平县地处马尾松中心产区,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7°51',北纬26°54',海拔890~910m;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肥力中上,pH5.0~6.5;年均降雨量898gmm;年均温14.7℃,很适合马尾松的生长发育。1990年5月首次在黄平县桃子冲种子团发现马尾松幼果被害,经调查平均幼果被害率为67%。球果的被害直接影响了种子园生产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为有效地控制马尾松球果害虫危害,保证种子园稳产、高产,于1990~1992年在黄平县横坡林场进行球果害虫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现将有关结果通报如下。1研究方法门)害虫种类及发生时间的调查黄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马尾松种子园建立的技术,以及种子园植株树体管理,土壤管理,花粉管理和虫害防治的方法和效果,并对不同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球果发芽率、种子发芽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的这些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分析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①种子园无性系的平均种子潜能为132,平均种子效率为40.66%;②球果长、宽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每个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种子效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③球果长和宽、种子千粒重的重复力分别为0.144,0.179和0.139;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的重复力分别为0.652,0.626和0.745;重点讨论了现有种子园种子生产潜力及提高产量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害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观察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和害鼠的种类有21种,严重危害的有机松瘿纹,马尾松窃蠹,芽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微红梢斑螟和社鼠。根据马尾松生殖发育规律,观察了 主要种实害虫、害鼠的 危害顺序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7.
芽梢斑螟幼虫危害特点及其密度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7,33(3):247-251
芽梢斑螟是马尾松二年生球果的重要害虫。根据种子园雄花发生特点,研究了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危害及其在树冠和林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7轮生枝的马尾松树冠上,芽梢斑螟越冬幼虫集中侵害第六、七轮生枝上的二年生球果,球果被害率达53.6%,幼虫数量占总数的58.8%。种子园内不同无性系有少雄(花)、中雄和多雄树之别,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后的危害率及其数量分布,随马尾松雄梢率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危害率(y1)和幼虫数量(y2)与雄梢率(X)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0.660+0.473X,y2=-0.829+0.303X  相似文献   

8.
连续3年对安化县马尾松种子园64个建园无性系球果鲜重及出籽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评选出桂阳48、桂阳44、桂阳28等16个高产稳产无性系,年产球果鲜重5.14 kg·株-1,是其他48个较低产无性系的2.5倍;通过择伐种子园内低产无性系,补植该批无性系容器嫁接苗,实现了种子园无性系更新;同时开展了不同方法的人工辅助授粉试验,总结出采用喷粉机喷施多无性系混合花粉加滑石粉的配套技术,种子产量及发芽率相比对照增益分别达25.5%和6.4%。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的生长结实性状进行定点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球果产量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但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树高和胸经在种源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冠幅仅在无性系间有差异,枝下高差异不明显;树高、冠幅与球果呈极显著相关.胸经与球果呈显著相关,枝下高与球果相关不明显.偏北种源较偏南种源球果产量高.种源和无性系的球果重复力偏低.据此,对种子园的营建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常见的害虫有16种,隶属4目12科。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芽梢斑螟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嫩梢、花芽、雌雄花、球果、种子等,使球果产量降低。采用营林措施和辅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油松球果小卷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国外松种子园主要种实害虫之一。1年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下越夏过冬;2月上旬至4月上旬,幼虫为害雌花、1年生球果和嫩梢;害虫各虫态出现与寄生物候关系密切;成虫产卵多选择长叶烯、海松酸含量低,枞酸含量高的无性系植株。在成虫羽化始盛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1万倍液或前者2万倍与50%甲胺磷乳油0.4万倍混合液喷雾,能有效防治害虫,而且对雌花、球果正常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表明:在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侧枝总数方面,杂交组合普遍好于对照;在生长性状冠幅方面大部分杂交组合种好于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少部分比当地马尾松好;在生长性状方面杂交组合间和杂交组合内存在差异。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相关,因此间接选择也是有效的。在抗寒性方面,加勒比松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2抗寒性最差,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抗寒能力较强,没有受冻,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3、当地马尾松、杂交组合种较抗寒且抗寒性相近;在抗虫(松梢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特征、花期同步性、结实状况及气候影响因子,评价无性系花期同步性规律,指导种子园经营生产及提高种子遗传品质与产量。【方法】连续2年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矮化种子园的22个无性系进行花期、花量和结实性状调查,分析其开花物候与花期同步指数。【结果】各无性系雌雄球花整体花期持续时间为8~17天, 2014年始花期相对于2013年滞后约6天,且持续时间缩短约6天。整体水平上,年度内雌球花及雄球花的各花期时长差异较小;无性系的始花期和盛花期的物候特征年度间存在差异, 2014年无性系内雌雄球花开花的同步性更强。无性系的开花物候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这使得无性系间开花同步程度降低,花期同步指数变异增加, 2013年和2014年花期同步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0.556和0.284~0.802,无性系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2.3%和16.8%。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年度内无性系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差异较小,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年度间无性系作为父、母本及自交的花期同步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 2014年各无性系的花期同步指数在整体水平均高于2013年,但自交指数在年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雌球花越多的无性系的球果数越多;而雌球花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的无性系座果率越高;不同年度的雌球花盛花期和花期的持续时间均与千粒质量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浙江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无性系间没有出现花期不遇现象。无性系交配组合的雌球花可授粉期和雄球花的散粉期影响了种子园无性系的种实品质及座果率。连续2年的观测表明无性系间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亲本遗传背景有关。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无性系作为父本和母本时花期同步指数呈负相关,且种子园内存在1/3无性系具有高于异交平均水平的自交可能性,是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管理和无性系再选择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引进两广马尾松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方面明显好于福建选出的马尾松优良家系对照,引进的马尾松优良无性系间、区组间、无性系与区组互作存在极显著差异。入选的12个优良无性系生长优势非常明显,遗传增益大,效益显著,可作为第二代种子园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种子园花期观察与分析吴强单翠英(重庆市忠县林业局)易东谭定群(忠县国营巴云林场前言本文通过对马尾松种子园27个无性系花期的观察,结果表明:雌雄花期历时13天,雄球花散粉盛期只有3.3天,雌球花可授粉盛期有6天;无性系间及无性系内分株间花期差异明...  相似文献   

16.
对嫁接7年生的杉木1.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结果表明:(1)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Ⅲ、Ⅳ、Ⅴ和Ⅵ4个年龄段,占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78.8%,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其着果比例为23.2%。(2)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着果量变异由无性系的遗传因素和种子园的地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平均变异系数无性系间为53.7%(38.9%~75.2%),无性系内分株间为59.2%(6.7%~  相似文献   

17.
果梢斑螟对马尾松球果和雄花序枝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 Ragonot是我国马尾松雄花、球果和枝梢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幼虫钻蛀主梢,引起枯萎,树干弯曲,影响高生长和材质;钻蛀雄花枝,引起雄花枯萎,影响雌花受粉,雄花枝遭蛀大量折断后,枝基当年萌芽,形成众多的细枝,钻蛀球果,引起萎蔫、落果,造成马尾松种子园种子产量严重歉收。果梢斑螟在浙江省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翌年3月上旬至5月中旬,是马尾松雄花含苞、开放和二年生球果逐渐膨大时期,果梢斑螟越冬幼虫随即蛀入雄花序枝和球果,但有关该虫对马尾松球果、雄花序枝生长发育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索果梢斑螟危害对马尾松增枝、枝的生长量等的关系,为确定该虫的防治指标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施肥管理对马尾松球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种子园进行12种施肥管理试验表明:不同的施肥管理措施对马尾松球果产量产生显著差异,合理施肥可以提高马尾松球果产量和种子品质。  相似文献   

19.
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为害规律研究李占秋(辽阳参窝国际猎场管理处)油松球果螟是油松、黑松、赤松、樟子松等球果和嫩梢的主要害虫。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呈聚集型分布,低龄林的种子园林分密度对为害无显著影响;樟子松的不同无性系受害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0.
通过1991年9月和1992年5月两次对黄平、省林科院马尾松种子因病虫情况进行的全面详细调查,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园中现有的病虫种类少,优势种明显.现阶段病害对母树的为害程度不大,但分布广,肩害在整个基地中为聚集型分布,有一定的发病中心.采穗圊中相对集中在一起的各来源无性系间感病指数有明显差异:虫害公布无明显规律,黄平种子园基地的主要虫种──油松球果小卷蛾已成为影响该种子园产量的主要因子。本文根据种子园中主要病虫的发生情况提出了部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