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63年,第一届世界兽医大会于西德汉堡举行。会议的发起人是爱丁堡的Gamgee。讨论了家畜传染病,尤其是牛痘的国际防治问题。会议上确定了哪些家畜传染病可以通过社会力量来控制。首先是牛痘的问题。会议还就家畜进出口检疫、防止传染病传入国外及统计学在传染病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会议由斯图加特市的Eduard Hernig主持。与会代表99人。  相似文献   

2.
奶牛假牛痘(伪牛痘)又叫副牛痘,在人称挤奶者结节,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副牛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其病的特征是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在厚痂皮下愈合的破损区.  相似文献   

3.
奶牛假牛痘伪牛痘又叫副牛痘,在人称挤奶者结节,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副牛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其病的特征是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在厚痂皮下愈合的破损区。假牛痘病毒是于1963年Moscovici等分离到。病毒大小为190nm×296nm,形态是两端呈圆形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年会,于1992年11月23日—28日在广州市召开。出席这次年会的有来自全国37所农业院校的代表101人。兽医界老前辈邝荣禄、冯其辉教授等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60篇,包括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禽及其它动物传染病。论文反映了2年多来,各院校家畜传染病学教研室在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推广中所取得显著成绩,这是检阅家畜传染病教学、科研成果及交流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家畜传染病防治研究会1989年学术年会于1989年11月3日至5日在大庆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省生产、数学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及技术骨干60人。会议由家畜传染病防治研究会理事长焦殿鹏主持。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5篇。会议就我省家禽的传染病,特别是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法氏囊病等做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对这些疾病的传播方式和途经、注射疫苗的时间及影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假牛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假牛痘(伪牛痘)又叫副牛痘,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副牛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特征是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传染性强、速度快.假牛痘病毒是于1963年由Moscovici等分离到.病毒大小为190 nm×296 nm,呈纺锤形,属DNA型.笔者于2003年5~8月,先后收治假牛痘58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八日至十四日在山东省泰安县召开了全国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科研单位、高等农业院校、兽医防检机构、生物药品厂的代表共一百五十五人。我国一些著名的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专家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一些盟、  相似文献   

8.
奶牛爆发性痘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痘是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系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中的牛痘苗病毒、牛痘病毒或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现已被公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种。但对牛痘苗病毒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痘苗病毒是天花病毒长期经过牛体,从而适应牛体而对人的毒力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兽医重要传染病研究的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诊断技术的建立、如聚合酶链反应、ELISA中重组抗原的应用及为根本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家畜的疾病状况的遗传工程菌的应用。新的疫苗如弱毒苗,已成功地用于伪 狂犬病、本文也描述了病毒的应用,如牛痘病毒作为疫苗载体,可从病原体(如狂犬病和牛瘟)携带基因编码有效免疫原。同时也讨论了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和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猫牛痘病毒感染是由牛痘病毒引起的猫及其他猫科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猫的皮肤结块、口腔溃疡、系统性疾病或坏死性肺炎,偶尔还可引起人的皮肤损伤和淋巴炎。文章就猫牛痘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研究和防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次会议于1991年9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市召开,到会代表165人。会议由正副理事长费思阁、蔡宝祥教授主持。共收学术论文332篇,其中猪传染病111篇,禽类传染病100篇,牛羊传染病33篇,其他动物传染病33篇。这些论文反映了五个方面的重点:①家畜传染病新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已在高校和科研所中建立起来。②畜禽传染病的诊断新技术及免疫学研究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成立 2 0周年暨第 10次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0月 12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约450人。本次会议规模宏大 ,共征集论文 483篇 ,编成上、下二册的会议论文集 ,论文中包括文献综述 49篇 ,猪病 175篇 ,禽病 95篇 ,牛、马、羊病48篇 ,犬病 2 8篇 ,其他论文 2 8篇。这些论文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近年来畜禽传染病的研究成果。会议期间有 14位专家作专题报告 ,56位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 ,除了畜禽疾病以外 ,会议对人畜共患病 ,特别是SARS病毒在畜禽、野生动物的流行病学的研究等进行了研讨 ,对人畜共患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家畜传染病分会成立 2 0周年纪念 ,老、中、青三代预防兽医学的科技工作者欢聚一堂 ,述情怀旧 ,展望未来 ,为科教兴国 ,为民致富而努力奋斗。大会评审出优秀论文 60篇 ,广西代表荣获3篇。会议对为我国预防兽医学作出贡献的老专家进行表扬 ,对 85名优秀会员进行颁奖 ,广西有 4人获奖。中国家畜传染病分会会议@李康然$广西大学  相似文献   

13.
马崇文同志在《有关家畜传染病流行基本条件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指出:以往各教科书关于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只提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实际上是将传播过程代替了传染过程,抺去了  相似文献   

14.
家畜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互相传染,构成流行。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3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  相似文献   

15.
1956年6月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农业科学工作者们的会议中,兽医组详细地讨论关于1956年兽医方面的研究工作,根据苏联兽医科学研究计划的拟定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的任务是继续提高兽医措施的效力,改善和研究新的方法以予防和消灭苏联家畜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非传染病。同时也必须充分注意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家畜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生物或非生物的传播媒介)互相传染,构成流行。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蓟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当全国人民热烈欢庆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全国家畜普通病学术讨论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持,于1979年6月29日至7月5日在江西省星子县秀峰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有关家畜非传染病方面的第二次全国性学术活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袁圆咨询台     
《畜牧市场》2009,(8):56-57
山东曾琴:如何防治牛痘?袁圆:牛痘是由牛痘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奶牛。病原:牛痘病毒为DNA型病毒。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直射阳光、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较敏感,在58℃下5分钟即可死亡;3%石炭酸、2%甲醛溶液等能很快将其杀灭,但耐干燥,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星期。流行特点:病牛和新接种牛痘苗的人都是本病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西藏牧区地理位置特殊,其边境线长达4000km,野生动物穿梭于边境线上;加之,高原上风大,有的病原微生物随风传播,使家畜易患传染疫病。该地区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条件差,牧草生长低矮、产量低,家畜在冬春季处于半饥饿状态,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发传染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加强家畜饲养管理,建立饲料工业基地;加强家畜传染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建立边境动物免疫隔离带;切断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加强国境口岸检疫;加强兽医法规宣传教育以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家畜传染病,保障西藏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伪牛痘(pseudo-cowpox)在国外早有记载,而国内仅见人医皮肤病杂志上曾有报道人的伪牛痘。无锡市某乳牛场于80年9月份发生一种与牛痘极为相似的传染病。全场50头泌乳牛有48头被感染,12个饲养员中有10人被感染发病。经电镜检查确诊为伪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