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此该病又被称为禽出血性巴氏杆菌病。由于该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因此应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及防治。本文对禽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意在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3.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秋、冬两季为发病高峰期,病死率高达85%以上,本病特征为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病而骤死,是威胁我县农村养禽业的主要禽病之一,为此,必须及时有效地防治禽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浅谈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鸡、鸭、鹅、鸽、鹌鹑等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为2~9天,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病型。  相似文献   

6.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禽型菌株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1990年10月兰州某鸡场暴发该病,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禽类的一种常见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类型的禽均可感染并导致死亡。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1病原1.1形态染色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卵圆形的短小杆菌,少数近于球形,长约0.6~2.5μm,宽约0.2~0.4μm,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呈单个或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是鸡、鸭、鹅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又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俗称"禽出败",是由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急性暴发时,可引起禽类大批死亡。本病的  相似文献   

10.
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又是鸡、鸭、鹅和鸽的一种出血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称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由于病禽常有剧烈的下痢症状,所以又统称为禽霍乱。近年来是威胁家禽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流行病学:主要由带菌家禽所传播,  相似文献   

11.
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市各养鸡场、养鸭场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笔者指导养禽业主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该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现将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市各养鸡场、养鸭场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笔者指导养禽业主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现将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的特征为突然发病、下泻,出现急性败血症病状,病死率极高。剖检表现为各器官出现败血性炎症和肝脏出现小点坏死。笔者在乡村从事兽医工作多年,曾多次接触和诊治过该病,现将最近诊治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以急性败血性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又名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摇头瘟等[1].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以急性败血性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又名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市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市养鹅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火鸡等禽类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多有发生,对养禽业危害很大.这是一起典型的鸡鸭同时感染禽巴氏杆菌病例,特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  相似文献   

18.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的急性、出血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工作中发现,该病目前在养禽业中零星散发,一旦发病,给养禽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一起禽巴氏杆菌病,主要表现鸡冠发紫,排白色稀粪,急性死亡等症状,通过发病情况、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等手段综合分析后进行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腹泻、呼吸困难为特征,最急性病例死亡迅速。该病是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多种家禽、野禽。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  相似文献   

20.
鸭霍乱又称鸭出血性败血病、巴氏杆菌病 ,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表现为败血性 ,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慢性型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 ,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比较低。1病原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 tocida)禽型菌株引起 ,多杀性巴氏杆菌又称禽巴氏杆菌(Pasteurellaaviseptica)。菌体呈卵圆形或短杆状 ,宽约0.25~0.4μm ,长约0.6~2.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 ,不形成芽胞 ,无鞭毛、不运动。以病禽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