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棉花新品系冀668,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继冀棉25号之后最新培育出的又一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系。自1996年进入品系比较试验,1997年参加河北省区试预备试验;1998年推荐参加省区试,并开始生产示范;1999年推荐参加河北省区试生产试验及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参加了新疆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并于1999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棉花新品种选育苗头品系项目资助。1 生物学特征特性该品系出苗快且整齐,苗势壮,苗期和花铃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株高中等,茎秆粗壮,株型松紧适中,叶片大小…  相似文献   

2.
一、选育经过赣棉78—7系我所1975年用徐州142为母本,与辽宁3号杂交,经F_2代圃株选和南繁加代,于1978年F_4代参加品系预备试验,1979年定名为“赣棉78—7”。1980年为F_6代。现各种性状巳基本稳定,正在我省参加区域化鉴定,1981年并选拔参加了长江流域耕作改制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二、产量表现1978年在所内新品系预试圃中,折合亩产皮棉147.03斤,比对照种(沪棉204原种,下同)增产18.29%,居全试验20个品系的第三位。1979年在所内两个新品系比较试验中,(4/10及4/11播种),亩产皮棉为153.44斤及160.67斤,分别比对照种增产6.8%及  相似文献   

3.
中棉所 43(中 2 2 30 - 35 )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 ,亲本组合为石远 32 1×5 71 6,1 994年配置杂交组合 ,2 0 0 0 - 2 0 0 2年参加河南省春播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2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春播品种生产试验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中棉所 43生育期 1 33天 ,比对照中棉所 41早熟 1天 ,属于中早熟棉品种 ,株高 94cm,植株塔形 ,叶片中等偏小 ,叶色淡绿 ,出苗快 ,前中期长势强健 ,结铃性强 ,铃长卵圆形 ,单铃重 5 .2 g,衣分 39.6% ,子指1 0 .9g,吐絮畅而集中 ,易收摘 ,纤维洁白 ,有丝光。2产量表现2 0 0 0— 2…  相似文献   

4.
中棉所 40 (中 95 71 82 )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优质丰产品系 5 2 1为母本 ,以丰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品系 383为父本杂交 ,并以 5 2 1为父本回交选育而成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山东省区域试验 ,同期获得农业部农发基金项目资助 ,1 999~2 0 0 0年参加生产试验 ,2 0 0 1年分别通过上述两省审定并命名 ,其相应抗虫系也已育成。1特征特性中棉所 40属中熟品种 ,生育期 1 32天 ,比中棉所 1 2早熟 2天。出苗良好 ,苗期生长健壮 ,茎叶有茸毛 ,叶片淡绿色 ,大小中等 ,有皱折 ,株高 1 m左右 ,植株塔型 ,松紧适中 ,透光性好 ,茎秆红色 ,第…  相似文献   

5.
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豫棉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过程豫棉 1 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主要目的 ,采用 Co60辐射创造矮源 ,采用多亲本复交、姊妹交创造变异 ,结合环境诱导、鉴定和人工定向选择 ,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高效棉花新品种。 1 996~ 1 997年参加河南省麦套棉区域试验 ,1 998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产量性状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两年 1 8点次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 3463.5kg,皮棉产量 1 345.5kg,霜前皮棉产量 …  相似文献   

6.
短季棉杂交种中棉所68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棉所68(中夏杂04)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育种中间材料MC502系为母本,与抗虫棉品系MK428杂交育成的早熟、丰产、抗病杂交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本所短季杂交棉比较试验,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同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在河南省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07)第130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8014.  相似文献   

7.
早熟高产棉花新品种新农棉1号系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从新陆早13号棉田发现的变异单株,当年在海南种植,并观察选择。2003—2006年连续南繁北育,定向择优选择出编号为779-1株系;2007—2008年参加本所的早熟棉品系比较试验;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农棉1号。  相似文献   

8.
赣棉 1 0号 (92 - 67)是九江市农科所于 1 991年用徐以 1 84作母本、与华农 0 9作父本配组杂交 ,经多代单株选择 ,连续筛选培育而成。 1 994年进入本所品系比较试验 ,1 995年推荐参加九江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1 996~ 1 997年参加江西省第九轮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1 998年在省、市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 1 999年 6月 1 0日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 ,1 999年 1 1月2 0日通过省、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1 特征特性1 .1 产量水平。本所品系比较试验每公顷产皮棉1 0 83.75kg,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 0 .74% ;九江市新…  相似文献   

9.
皖棉28号(皖杂8号)系安徽省爱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选用丰产大桃品系AD 168与抗病性强品系S081杂交配组,2000年参加棉花新品系比较试验;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同步参加安徽省棉花生产试验。2005年1月30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棉28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属中熟陆地棉。株高108.5 cm,植株中等偏高,株型松散,呈塔形。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茸毛少。叶片较大,缺刻较浅,叶色较深。苞叶大、花冠长。铃较大,圆形,结铃性强。吐絮畅而集中,絮色洁白。出苗整齐,子叶肥大,棉苗素…  相似文献   

10.
棉花新品系中164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1985年开始,采用新的混选——混交育种方法,在一轮群体中选育,1989年成系。组合为{[(5658×5245)×4067]×中10}×石1724。1991~1992年参加国家第16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子、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参试8个品种的首位,并且与对照(中棉12)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1990年江苏省常熟市农业局从中棉所直接引进中164。1990~1991年参加苏州市市级棉花抗枯、  相似文献   

11.
中棉所9C01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3.0,黄萎病病情指数17.3;生育期108 d,株高108.7 cm,第一果枝节位6.5,单株结铃17.1个,铃重6.7 g,衣分43.9%,籽指11.1 g,霜前花率93.3%,纤维品质达国家审定棉花品种Ⅱ型要求;2年籽棉单产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4.5%和5.6%。基于中棉所9C01在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宛8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从南通市农科所的徐86×(泗棉2号×南通棉4号)F8的天然变异株中连续选择而成.1997~1998年参加所内品比试验,农艺性、综合性、抗病性和产量、品质都符合育种目标,定名为宛801-8;1999年参加河南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被推荐参加河南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表现较好,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均较对照明显增产.2002年3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3.
辽棉13(辽无2152)是辽宁省经济作物所于1981年以本所早熟大铃品系7440为母本,以海陆杂交的早熟育种中间材料01101、456和6051的混合花粉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和复交,连续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丰产、低酚的棉花新品种,是继辽棉11后我省育成的又一个低酚棉花新品种。1990~1991年参加全国特早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92年参加并通过特早熟棉区生产试验。1992~1993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大面积示范。1994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1 特征特性1.1 植物学性状。植株呈塔形,1.5式果枝,株高52…  相似文献   

14.
高产抗病长绒棉新品种——新海35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海35号(原代号K-366)由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长绒棉育种组以丰产性强的新海12号优系为母本,以具有埃及吉扎棉、中亚长绒棉血缘的早熟优质新品系97—145作父本,于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的南繁北育、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产量连续2年居参试品系第1位,2007年参加新疆长绒棉预备试验,  相似文献   

15.
开棉21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开封市新科研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母本是自育品系商37-8-1,具有高产、抗病、纤维品质好等特点。父本SR93-8是从GK12中系选而成的抗虫棉品系,具有生长健壮,高抗棉铃虫,抗枯萎,耐黄萎,纤维洁白等特点。1998年配制杂交组合商37-8-1×SR93-8。2005-200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同年获得农业部转基因安全证书。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在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中,2005年8点汇总,平均每公顷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16.
《江西棉花》2006,28(6):F0004-F0004
高产品种赣杂棉3号(原名九杂939)简介 赣杂棉3号系江西九江鑫田农作物良种研究所和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合作选配的杂交棉新组合。该组合参加2004-2005年江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籽,皮棉单产分别列第2位和第3位,比对照中棉所29分别增产17.9%和14.97%,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新品种区试,籽,皮棉产量分别居B组的第1位和第2位。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88(原代号中29218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品系293为母本、以奥3503为父本培育的杂交组合。该组合2010—2011年参加甘肃省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甘肃省早熟棉生产试验,2013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棉所88,审定编号为甘审棉2013003。  相似文献   

19.
高产杂交棉新品种开棉五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选育过程。开棉五号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针对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育种目标 ,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 1 998年利用开 1 6- 1作母本 ,HR32作父本组配杂交组合。 1 999-2 0 0 0年参加本所产比试验 ,2 0 0 1 - 2 0 0 2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2 0 0 2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2 0 0 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生物学特性。开棉五号生育期1 2 9天 ,霜前花率 95 % ,适合麦套种植 ,株高 90~ 1 0 0 cm,植株塔形 ,较松…  相似文献   

20.
山农丰抗棉 6号 (原系 97- 5 2 )来源于 91 - 2 8∥ 2 69/植 480 ,1 999~ 2 0 0 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皮棉、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1 336.5 kg和 1 2 4 3.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 2增产1 2 .76%和 1 4.1 % ,均居第一位 ;2 0 0 0年参加区试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 ,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 2增产 1 4.2 %和 1 6.3% ,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高抗棉铃虫 ,生育期 1 31天 ,出苗势强 ,苗期生长势强 ,叶较大 ,叶色浅绿 ;蕾期生长稳健 ,果枝外伸能力强 ;花期株型清秀 ,叶片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