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臭氧制造、水中溶解及水中溶解浓度的检测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一些作用和应用特性。介绍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消毒杀菌、氧化有机物、凝聚悬浮物、除臭与除色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臭氧水处理在甲鱼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处理技术是甲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臭氧水处理是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中较为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臭氧水处理的原理,对水质改善的作用机理和臭氧,臭氧水的制作工艺;着重阐述了甲鱼养殖工厂的臭氧水处理结构,臭氧水的作用,以及臭氧水应用在甲鱼工厂化养殖水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有效途径,并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反应副产物进行分析。利用臭氧发生器和催化反应设备,把加入5mg/L NaBr的养殖水体与臭氧充分混合,在Br^-的催化作用下,使臭氧与氨氮产生氧化反应,产生氮气,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实验在一个9.2m^3水体、养殖密度为10kg/m^3的封闭循环式冷水鱼养殖系统中,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动物,在192h的换水周期内,每24小时采水样1次,检测养殖水体中的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悬浮物等水质指标,确定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能力和使用方法。研究表明,在Br^-的催化作用下臭氧可有效氧化降解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效率可达50.11%,比臭氧直接氧化法高24.31%;降解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都有一定积累,但在臭氧的作用下亚硝酸能转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在192h降至0.089mg/L,硝酸盐为主要副产物;pH值逐渐下降,192h降至5.55,养殖过程中可用NaOH-NaHCO3缓冲液进行适当调节。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式,对于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体处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臭氧改善水产养殖水体质量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水体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渔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亟待改善。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和无二次污染特性,在臭氧水处理原理的基础上,把臭氧用于改善水产养殖水体质量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对臭氧改善水产养殖水体质量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探索了臭氧在水中分解机理,及其氧化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氨氮、硫化氢、蓝绿藻、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为臭氧氧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萍  王秀江 《齐鲁渔业》2006,23(4):17-18
以臭氧在大菱鲆亲鱼养殖回用水系统中的工程实例数据,分析臭氧在养殖水处理系统中的杀菌效果、脱除转化氨氮的效能。结果表明,臭氧在该工艺流程中杀菌率可达51.82%,对氨氮 亚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达56.30%,这表明臭氧应用于工厂化养殖水处理中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工厂化养鱼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厂化养鱼是在全封闭水循环条件下的高密度养鱼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能否改善和净化养殖水质,则是工厂化养鱼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工厂化养鱼系统中加入了臭氧水处理环节,对水体进行强化处理,鱼体生长正常,并可预防病害,提高成活率。1系统原理与结构1.1臭氧特性与水质净化原理犤1犦臭氧(O3)以其特有的气味而得名,它是氧气(O2)的同素异构体。臭氧在常温下是略带青色的气体。它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氧化能力很强,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见…  相似文献   

7.
高效臭氧水处理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臭氧具有高效、广谱、无残留污染及应用方便等特点,在环保、食品、化工、医疗卫生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应用臭氧进行消毒净化,具有无毒、无害、无任何残留的特点.目前臭氧在水产行业中的应用迅速增加,尤其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育苗中的使用效果得到普遍认可.笔者经反复试验,研制出高效臭氧水处理装置,并且在水产养殖、育苗、贝类净化中进行中试应用,有效地促进了臭氧水处理装置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8.
冷水性鱼类水产养殖消毒装置由紫外线辐射产生臭氧的发生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臭氧、水反应罐等组成,本研究同时利用了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消毒两种消毒机理,对养殖水体进行杀菌与灭活,解决了工厂化养殖中的生产安全与鱼病防治的消毒杀菌问题。与目前使用的其他消毒方式比较,具有无药物残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向健康、安全方向发展,促进臭氧消毒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臭氧特性及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前 言臭氧可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脱色、除嗅、杀菌、灭藻与病毒灭活 ;除铁、锰、除硫化物、除酚、氰、除农药、除石油及合成洗涤剂、水中致癌物质 ,降解 BOD、COD等 ,都具特殊的效果。近年来 ,臭氧在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水产养殖或育苗用水处理及杀菌消毒效果的专题研究还不多。本文对臭氧水质净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 ,对水产养殖育苗试验中的水处理测试数据进行总结 ,并分析效果。以试图为在水产养殖与育苗生产中应用臭氧 ,为在设计水产业适用的臭氧水处理系统提供依据。1 臭氧的性质1 .1 臭氧的一般性质臭氧 (O3)是氧气 (…  相似文献   

10.
臭氧在18世纪就被发现,以其强氧化性,达到消毒、杀菌,净化水质作用,并且可以自身分解产生氧气,不会产生残留,因而在水产养殖领域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臭氧主要应用于鱼虾育苗、养殖加工过程中的水体消毒及水质净化。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水体臭氧催化氧化法降解氨氮的水化学评价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 ,氨氮是水生动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水体中氨氮随着pH值和温度的变化 ,以离子氨和非离子氨形式存在 ,而非离子氨对水生动物具有高毒性 ,因此氨氮降解是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水处理工艺过程。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氨氮降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研究了多种氨氮降解的方法 ,主要有离子交换法、生物膜法和臭氧氧化法等 ,但以上方法都存在氨氮降解不彻底、所需费用较高等缺陷 ,亟待开发更为有效的氨氮降解方法。臭氧氧化降解氨氮法虽具有同时对水体杀菌消毒的功效 ,但氨氮降解效率低于 3 0 % ,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2.
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臭氧及臭氧在水中不断发生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均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的破坏病原体细胞膜并渗透到细胞膜内杀死病原体的能力。臭氧的制作方法有光化学法、电化学法、紫外线法和电晕放电法,其中电晕放电法是目前最为经济实用的工业化生产方法。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用途是:杀菌;增氧;氧化、分解氨态氮;氧化降解水体中的不毒物质;应用于生物饵料的培养和冰鲜饲料鱼的储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精养程度的逐年提升,对虾养殖的自我污染和病害的传播蔓延也日益加剧,严重危及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和开发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通过优化和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减少对虾养殖废水的排放,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快速分解水中有机物,杀菌力较强.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通过其氧化反应起到灭菌、分解有机物和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的作用,从而净化和改善池塘养殖水质.近几年,臭氧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孙广明等(2000)曾采用臭氧处理水进行海胆育苗及单细胞藻类培养试验;陈淑琴等(2001)曾利用臭氧处理水开展虾、蟹幼体培育试验;柳超等(2009)将臭氧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生产;他们的试验研究均取得明显的效果,为臭氧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积累大量的有用数据.本试验通过在凡纳滨对虾的精养池塘中通入微量臭氧,监测养殖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虾摄食生长状况,探讨臭氧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对养殖水质和对虾养殖效果的影响,为臭氧在水产养殖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臭氧在水族馆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集约化滋润养殖和水族馆闭路水循环的水处理中,利用臭氧具有高效、快速的氧化能力,使有机物降解,有毒物质分解,微生物得到控制,从而取得水质净化的功效。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用臭氧进行水处理的优点,对水质改善2的作用机理,臭氧的制作工艺,以及臭氧在赤潮水解毒、防治鱼病、贝类净化等方面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
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冷水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累积问题,根据低温生物滤器及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氨氮的特点,设计了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氨氮处理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试验基于以臭氧氧化为主、低温生物处理为辅的处理工艺,试验鱼为虹鳟鱼,养殖密度为23 kg/m3,试验水体约为10 m3,试验周期为7 d。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冷水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有关氨氮处理的水质指标要求,处理后的养殖池进水口的水质指标总氨氮≤0.18 mg/L,硝酸盐氮氮≤29.43 mg/L,亚硝酸盐氮氮≤0.1 mg/L;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监测表明,臭氧在水中残留低于0.008 mg/L,符合养殖鱼类对水体臭氧浓度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循环水调控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臭氧仪、泡沫分离器和粗滤器等组成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养殖初始用水及在每次循环处理前的来自虾池的循环水,均置于消毒池以臭氧处理4 h、曝气2 h,初始水经处理细菌总数约杀灭99%,弧菌量小于1 cell·mL-1.试验期间,按4~6 d间隔,以水处理系统循环处理养殖水12 h,以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有机物、悬浮物与细菌等.养殖约60 d后,视水质监测结果增加粗滤和泡沫分离次数,并辅以生石灰水调节循环水pH.在128d全程养殖中,未用药和换水,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养殖水质指标在虾生长合适范围内,试验池各指标平均值为:浑浊度13.9 NTU,pH 8.08,氧化还原电位399 mV,NH3-Nt(NH3-Nm)0.267(0.015)mg·L-1.,NO2--N 0.203 mg·L-1,CODMn10.34 mg·L-1.同时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收获虾平均体重13.56 g,成活率59.6%,单位水体产量4.27 k·m-3,饵料系数1.01.据试验结果与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提出了虾类室内工厂化养殖循环水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臭氧,研究其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450 mV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去除率达39.9%,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8.2%,生物膜菌群的平均存活率为88.1%,生物膜对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处理效果良好;当氧化还原电位为500 mV时,经过臭氧24 h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36.5%、28.1%降到12.2%、8.4%,而臭氧4h处理后,生物膜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47.5%、32.1%降到5.0%、3.3%,水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生物膜菌群存活率由88.1%降到31.5%.由此可见臭氧添加浓度对生物膜及净化效能有重大影响.综合试验结果和分析评估,建议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臭氧添加量以控制生物滤池内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400 mV为宜,可保证循环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精养程度的逐年提升,对虾养殖的自我污染和病害的传播蔓延也日益加剧,严重危及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和开发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通过优化和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减少对虾养殖废水的排放,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快速分解水中有机物,杀菌力较强。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通过其氧化反应起到灭菌、分解有机物和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养殖生物用水净化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前言水是养殖生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水质的好坏是水产养殖及育苗生长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养殖生物用水处理的净化过程是:沉淀一过滤一加氯杀菌的模式。这种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保证了水的澄清和无菌。但随着渔域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中溶解大量的有机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用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已无法清除。当前的水质问题、养殖病害问题是困扰水产养殖发展的难题。因此,改革养殖用水净化的旧模式、探讨和应用水处理新技术、切实做好养殖生物用水杀菌消毒的净化处理、改善养殖水体的质量及生态环境,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有着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如砂滤、微生物净化、紫外线杀菌消毒、泡沫分离等.但随着工业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的应用,高密度、小水体的生产条件对水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应用具有高效、快速特点的臭氧进行水质处理的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