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桃园镇是睢宁县重点蚕区。近年来,桃园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通过加强领导、优化布局、政策扶持、培育载体等措施,使桃园镇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蚕桑是梓桐镇的一大传统支柱产业,在全面发展效益农业的新时期,该镇紧紧抓住这一传统产业优势,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大田连片种桑、建立优良品种桑基地等措施,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使蚕桑产业向规模化、高效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种品种桑、产品牌茧、建出口丝基地”的蚕桑发展思路已在梓桐镇初步形成。2003年全镇饲养蚕种13157张,产茧556.5t,产值963.5万元,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3.
<正>便仓镇是盐城市蚕桑重点乡镇之一,该镇养蚕布局优化调整之早、茧质之优、张单产之高、亩桑发种之多、亩效益之好,均居全市前列,而在2005年养蚕伊始,却出现了毁桑、减桑、减种的异常现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多次深入该镇走访调查技术部门和村组干部及蚕农,初步摸清了原因,找到了制约该镇蚕桑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桃园镇是睢宁县重点蚕区。近年来,桃园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通过加强领导、优化布局、政策扶持、培育载体等措施,使桃园镇蚕桑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形成了五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钮信晓 《蚕桑通报》2003,34(2):49-50
丰达公司位于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区的一个贫困山区镇———寺湾镇。历史上该镇农民也有养蚕的习惯,但都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发展模式,蚕桑生产一直徘徊不前。2000年,在陈天培的倡议并组织下,发起成立了丰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蚕桑、蚕茧及综合利用等。在公司的带领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镇蚕业驶入快速发展之路,成为镇里富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截止2001年已发展800hm2桑园,全年每张蚕种平均产茧32kg以上,春蚕茧40kg以上,每亩(667m2)产值达到1800元。2001年全镇共发放蚕种3.7万张,生产蚕茧120t,产值超过2000万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40%…  相似文献   

6.
<正> 南郑县青树公社地处浅山丘陵,有着发展蚕桑的自然优势,公社党委和管委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具体措施,狠抓兴桑养蚕,发展蚕桑开始起步。他们主要抓了三条: 一是狠抓蚕桑基础建设。蚕桑要发展,植桑是关键。去年,这个公社队队育苗,全社育苗41.4亩。建立生产责任制后,公社采取了以队育苗、联户育苗和专户育苗的办法,决定今后每年队队育苗3—5分,保证年年有实生桑,年年嫁接培育,到1988年实现户均100株桑,1985  相似文献   

7.
<正> 位于金沙江畔,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的宁南县华弹镇,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该镇有人口16000多人,耕地面积8000倾,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该镇提出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狠抓甘蔗、蚕桑、畜牧、亚热带水果四根支柱”的发展战略,通过十多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甘蔗、蚕桑、畜牧上均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蚕桑收入占到了四分之  相似文献   

8.
陈河凭 《蚕学通讯》2000,20(2):61-62
丰都县兴义镇党委政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政府蚕桑基地建设会议精神。抓住机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了中山村社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决定实施“1555”工程目标,即:年发种1000张以上的基地村10个,年发种300张以上的基地社50个,年养蚕10张以上的专业大户500户,到2002年全镇实现产茧2.5万公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l 建立班子,强化领导 该镇成立了蚕桑基地建设指挥部,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长,镇长、人大主席任副指挥长,三个办事处主任、蚕业…  相似文献   

9.
1 抓住机遇 ,恢复发展江西蚕桑生产江西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很多 ,有的条件要比江、浙蚕区条件优越。我省目前面临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 ,要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民脱贫致富目标 ,蚕桑生产仍在是一个较好的项目。  1.1 蚕桑生产仍是我省贫困地区一条脱贫的好途径 据修水县白岭镇调查 ,该镇是较偏僻的丘陵山区 ,土壤属沙质土、保水能力差 ,旱地以种大豆、花生为主 ,亩产值 2 0 0~ 40 0元。 1995年该镇邓家村首先改种桑树 5 0 0亩 ,1998年平均亩产鲜茧 10 0kg以上 ,亩产值可达 10 0 0~ 15 0 0元 ,是种大豆、花生产值的 4…  相似文献   

10.
<正> 句容县在抗日前蚕茧产量曾达750吨。但以后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残,蚕桑生产被破坏殆尽,建国前夕,桑田面积仅存72亩,年产茧仅有1.35吨。建国后,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并领导下,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9年桑田面积曾一度扩大到39,000多亩,并出现了“桑海”、“桑带”。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巩固。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才出现新的局面。目前全县有桑田12,000多亩,其中新投产的速成密植桑园占50%,1986年产茧324吨,  相似文献   

11.
姜堰市蒋垛镇始终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致富老区人民摆在突出位置,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力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争取发展的主动权,大力实施两万亩桑园工程,推进桑、茧、丝一体化进程,初步展现了老区经济新特色。在立足本地优势,以建立蚕桑基地为抓手,推进该镇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 市场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不但要掌握了解市场的行情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对市场要有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能力,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要由近及远,要有超前意识,正确掌握市场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抢先一拍、快人一步抓住商…  相似文献   

12.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发展到1994年28.895万公斤。该镇农户仅养蚕一项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就在20余户;5000元以上的500余  相似文献   

13.
《四川蚕业》2007,35(3):17-17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石佛镇在发展蚕桑产业中,积极发挥民兵的带动和宣传作用,使蚕桑业得到快速推进。一年来,该镇发挥民兵的先锋作用,强力推进标准化养蚕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小蚕专用饲养室15处,建设大蚕专用饲养室467处,增添固定蚕台405副、活动蚕台92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蚕茧价格下跌,部分地方出现毁桑、砍桑现象。金堂县福兴镇在抓好小春播育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掀起秋植秋管桑树高潮。到95年11月3日。全镇新款良桑60多万株,并对现有桑树普施一次肥,普治一次病虫。 该镇党政一班入在帮助蚕农认真分析丝绸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姜堰市蒋垛镇地处黄桥老区,辖17个行政村、5.6万人。该镇60年代开始号召农民栽桑养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为了使蚕桑生产成为致富一方农民,振兴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2000年该镇提出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利用2~3年时间,将全镇桑园面积发展到1333hm2,逐步建成集中栽桑、养蚕、缫丝、丝织加工于一体的茧丝绸一体化经营的路子,此方案被列入泰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根据蚕桑产业发展实际和传统优势,坚持"精品蚕桑、高档丝绸"的发展定位,坚持"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发展目标,坚持"集群化、规模化、设施化、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江苏蚕桑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我市蚕桑规模经营现状 农业规模经营是指按照专业化、商品化的要求,发展当地一品一业为主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主导产业,并通过对土地、劳力、设备、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形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它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程度,弥补农民个体素质缺陷和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  相似文献   

19.
广西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明确优势,看清问题,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以同期国内蚕桑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为背景,分析近年广西蚕桑多元化发展的类型、规模等数据,显示广西在桑枝、蚕蛹、蚕沙肥料的利用规模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在桑叶茶、蛹蛋白、丝胶丝素、桑果酒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方面需进一步拓展。广西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提升可在优势方向创建广西特色品牌,深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重视蚕桑文化产业发展,鼓励优势生态桑、蚕品种与技术应走出广西,面向全国、全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09,37(2):14-15
<正>宁南县是我国太阳能二级利用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极为丰富。宁南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改革开放以来,宁南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建成了独具优势、布局合理、规模较大的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