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对水稻包衣种子不同的浸种育秧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包衣种子早育秧的成秧率、秧苗素质、产量明显高于水秧,其主要是通过提高667m^2,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的,而直播、浸种露白、浸种催芽三种浸种方式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即水稻包衣种子既可直播,也可浸种到露白或催芽。  相似文献   

2.
分析本地区的土壤质地的特点,对稻后直播麦的影响。探讨研究大麦浸种催芽技术,提出合理掌握浸种时间、浸种方法及催芽温度,抢墒播种,及时补水,能充分利用冬前积温,提前出苗,提高田间成苗率,达到一播全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双季直播稻的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播稻是指将经过处理的种子不经过育秧和移栽的程序,直接播种于大田培育水稻的一种栽培技术。双季直播稻是指在同年同一丘田内,连作早稻和晚稻两季均采用直播栽培。直播稻按不同播种方式可分为撒直播、点直播和条直播,目前采用的多为撤直播。  相似文献   

4.
不同直播方式下种子处理方式对直播稻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合理的种子处理方式,解决水稻机直播全苗问题,选择杂交稻川优6203、常规稻金农丝苗,在水直播、旱直播方式下,比较了干种子直播、浸泡48 h后直播、浸泡48h催芽至露白后直播、浸泡48 h催芽至半粒谷长后直播等方式对水稻出苗率、基本苗数、有效穗数、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浸泡48 h催芽至露白时播种,有较高的出苗率,可以确保较高的基本苗数。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颖花数及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在水直播方式下浸泡48 h,催芽露白或至半粒谷长时直播,不仅有利于增加群体数量,还有利于改善产量性状。无论采用水直播还是旱直播方式,宜将种子浸种48 h后催芽至露白时进行机直播,出苗率高,群体足,产量性状合理,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温玉珍 《杂交水稻》2006,21(4):34-36
针对杂交水稻种子检测发芽率高,而田间出苗率低的现象,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浸种催芽技术和免催芽直接播种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长沙县黄花、干杉、金井、开慧等乡镇的部分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又开展了直接播种浸种后的湿谷进行早稻育秧的尝试.例如:黄花镇观塘村龙塘组,有15户农户直接播种浸湿后的种谷,占88.2%.据调查,2004年长沙县各乡镇早稻育秧实施该项技术的农户有10%左右.为证实该技术的效果,笔者于2004年进行了早稻沼气池水浸种直接播种与普通催芽播种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子包衣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旱地作物种衣剂和种子包衣技术已较成熟,由于水稻栽培的特殊性,水稻的种衣剂及应用技术平炉处于试验阶段。为及时了解种衣剂对水稻的效果及应用技术,于1997年进行本研究。1材料与方法选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水稻种衣剂,水稻组合为汕优77。水稻种子包衣后,在常规贮藏条件下,用培养皿培养,隔一星期测定一次发芽率,共进行6次,设4个处理:①包衣浸种催芽;②包衣浸种不催芽;③包衣不浸种不催芽;④无包衣浸种催芽(CK).小区面积13.34m2,随机排列,3次重复。湿润育秧,并预作标记点播100粒进行发芽率、出苗率、秧苗素质调查。…  相似文献   

8.
种子包衣是一项新型有效的种子处理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种子包衣 ,对于防治秧苗期病虫害 ,提高出苗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 ,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 ,具有积极的作用。鉴于水稻良种包衣后要通过浸种催芽水田育秧过程 ,目前能适应这种传统育秧方式的水稻种衣剂尚不多见。为了满足种子产业化建设的需要 ,南平市农科所研制出水稻浸种催芽型种衣剂“南衣 1号” ,经比较试验 ,初步认为其药效能达到或好于F - 3药剂 ,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种衣剂 南衣 1号 (南平市农科所 )、 14 %安丰牌F - 3(安徽六安地区种子公司 )。药种…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双季双直播的含义、难点及特点(一)含义水稻直播技术是对传统育秧移栽方式的改革,实践证明收到了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效果。1997年全市推广直播稻3.0万hm’。水稻双季双直播是指双季连作稻两季均采用直播的方法。即连作早、晚稻都将已催芽的种子直接插入大田,并进行相应的田间作业管理,两季都省去育秧、拔秧、插秧等工序,简化了作业环节,是水稻直播技术的又一发展。(二)难点地处浙江省北部的嘉兴市,年均气温15.4~16.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出现初日在3月21日至4月2日,平均终日在11月18~21日,>10C活动积温为49…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地耐寒育秧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1992,(1):11-12
文章从秧地准备、浸种催芽、播种、苗床管理及插秧等方面,介绍了日本稻作专家原正市先生的旱地耐寒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稻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水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转基因水稻的选育。本文着重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方法及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的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2.
水稻香味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味是水稻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本文介绍了香稻的种植历史、分布及香味测定方法;并就国内外水稻香味遗传研究和香稻育种进行全面综述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水稻香味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沈希宏 《中国稻米》2021,27(4):122-126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与粳两个亚种,籼与粳之间在形态指标和生理机能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分分合合,颇为传奇。本文就其形态与基因型区别、地理分布、历史演化、籼粳桥梁基因、籼粳杂交育种、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探讨,期望对籼粳融合的现代籼粳亚种间杂交稻育种与关键基因发掘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饲料用稻谷和糙米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8个饲料用水稻样品的稻谷和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有效能值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稻谷和糙米含蛋白质分别为(8.85±1.23)%, (10.35±1.33)%,含总能分别为(15.83±0.28) MJ/kg, (15.95±0.20) MJ/kg, 含消化能10.28 MJ/kg 和 13.48 MJ/kg。稻谷的养分消化率明显低于糙米的相应值。主要是由于稻谷含粗纤维8.94%,而糙米的相应值为1.19%。稻谷和糙米分别含赖氨酸0.29%和0.44%,蛋氨酸0.10%和0.18%,苏氨酸0.26%和0.30%。用作猪饲料时,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异亮氨酸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以2005年辽宁省审定的3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近况进行了分析。在所有的材料中,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的有3个,达标率为9.38%;达标率最高的是糙米率,其次是胶稠度、整精米率,最低的是直链淀粉含量。同时对辽宁省水稻品质改良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海南山栏稻种质类缘与杂交育种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浮毛,谷粒酚反应,1-2穗节长度,谷粒长/宽比值,抽穗时谷壳颜色等5项指标,测验海南山栏稻20份原始的稻种类缘,证明属偏籼型的占15%,偏粳型占75%,粳型占10%,以山栏稻为亲本,分别与2型和粳型水稻品种杂交,在特定杂交组合中,某些性状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分析研究山栏稻与水稻杂种后代9项农艺性状的亲子相关性与遗传力,结果表明,千粒重,谷粒长度比值的遗传率很高,可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穗颈长,株  相似文献   

17.
主食米饭作为食品,应具有三个特征功能,即"营养"功能,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源、维持生命,称之为第一功能;"美味"功能,应具备嗜好性、好的味道和口感、有增进食欲的作用,称之为第二功能;"调节身体机能"功能,是指具有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功效,称之为第三功能。现在,食品的三个功能理论受到欧美等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第三功能对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已从基础研究转向为应用研究。如具有抑制血压上升,缓解紧张情绪,缓和初老期精神障碍及更年期综合症等作用的功能性食品。其中,发芽糙米和GABA米是备受关注的功能性食品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混栽和单一栽培与稻瘟病的分布(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稻瘟病害在寄主单一和混合栽培条件下的发生规律。研究表明,病害在各供试品种上的严重度与寄主的群体结构密切相关。在单一栽培的条件下,同一抗性遗传性的捕孢植株上的病害往往最重,而在不同抗性遗传特性的植株上的病害则明显下降。在混栽条件下相应的捕孢值株则明显减轻。这种现象说明,相同的垂直抗性基因能使亲和性病原菌小种群体得以增加,从而导致病害的严重流行。而在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上,非亲和性的病原菌小种受到抑制,使病害趋于明显减轻。v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计用废弃菌料(生产黑木耳后的废弃物)来代替或部分代替育苗基质,以解决水稻育苗基质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用废弃菌料来代替部分育苗基质是可行的,废弃菌料的填充比例控制在30%~5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5个品种连续十年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39.18%的年份品种组合叶瘟颈瘟在田间抗感表现出质的不同,有的叶瘟感病而颈瘟表现抗病,有的叶瘟抗病而颈瘟表现感病。叶瘟颈瘟表现一致的品种均出现在严重感病或抗性较强的品种。水稻本身的遗传背景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的表现有影响。本文还就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