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根据中国集体林区特点,提出林纸结合——林纸一体化经营模式,阐述了建设3.5万吨胶印新闻纸厂与划定和建设20万亩造纸林基地同步发展的设想,遵循林纸利益均衡原则,选择股份制形式,提出林地和林木折股折价入股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论证了林纸联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林纸联合的必要性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林纸联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林纸联合利益分配、政策体制、思想认识、规模和技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说明我国林业和造纸工业由分割走向联合是实现林兴纸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对福建省林纸林板企业办原料林基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及契约理论.从微观行为层次揭示了福建集体林区林纸林板企业40多年来林板纸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与障碍等行为机理;得出林纸林板企业林板纸一体化动力的收益最大化机制,分析了企业林板纸一体化历年来主要实施的6种模式的机理及特点,指出阻碍企业实施林板纸一体化的3个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概述西南四省区资源状况和林业、造纸工业现状的基础上,从造纸工业原料结构转变、制浆基地林建设、工业废水治理和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证了林纸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林纸联合的形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根据世界“环发”大会的持续发展理论已为世界所接受并正在实践中的精神,本文就持续林业中一个新的林纸结合的“吨纸田”生产模式,从形势要求和天津的现实情况到模式本身以及其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说明了吨纸田生产模式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浙江省集体林区4县(市)16个村庄192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 在对集体林区农户林业生产经营与技术需求状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农户林业生产技术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集体林区农户户均林地面积为1.6 hm2, 近5 a有超过1/3的农户参与造林, 但人均林业收入在居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8.2%。②林区农户林业生产技术来源以自身经验积累为主, 通过参加培训获得技术的比例仅为4.5%。同时, 对新品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程度较高, 分别为40.3%和31.3%。③林种结构、收入水平、培训经历、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林区农户林业生产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著者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表7参15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柞水县加大营林生产工作力度,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防林建设等有关林业工程建设,林区面积不断增大,林木蓄积逐年增加,是陕西省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县之一。柞水堪作为陕西省的林业大县之一,森林防火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林区长期以来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和政策,忽视森林的生态作用,违背了林业发展规律和永续利用的原则,使林业出现了“两危”。大兴安岭面临“两危”潜伏状态。作者根据大兴安岭林区的实际情况,从“避危兴林”出发,制定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发展利用;调整林业区划;加速新林区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林区经济新格局及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战略目标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黔东南地区都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但是,近年来,该地区的林业产区中存在了较高比例的低效林,严重地影响到该地区的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林业管理方式不断改革,林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有效加强。基于此,结合当前贵州省黔东南州低效林的成因以及改造现状,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低效林改造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造成天津市造纸工业不景气现状的主要原因,以及国家对发展造纸工业的战略布署.结合天津市所具备的一些优势,充分利用我国目前林业和造纸工业最新的科技成果,提出了能缓解造纸用木材原料紧缺矛盾和调整造纸原料结构的大胆设想——中国道路——天津模式。即在天津周边地区,迅速地建立起一个大规模的造纸林(纸浆林)基地,以“天纸”等现有设备为基础逐步发展成新型的林纸联合企业,从而使天津造纸工业发生质的飞跃,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制浆造纸产业中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扼要叙述了林价的意义,推行林价制度的作用及林价计算的经济实质,重点讨论东北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有关立木基础林价的计算方法,考虑营林生产中基本建设期及生产期的全部投入,并考虑物价及其它变动因素,对目前已有的立木林价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求林价计算方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内陆立地区——非岩成土地区山地丘陵的立地为研究对象,用998个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作为建模样本,以单位面积生物量年生产量为因变量,采用以生物量为指标的直接评价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立地质量主导因子,根据数量化理论I模型,构建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内各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等级,估算区域内各等级林地面积。结果表明:海拔、坡位、坡向、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5个因子可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以生物量作为立地质量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构建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能有效评定研究区的立地质量等级,在林业生产应用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汉中地区林业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中地区特殊的地理区域和丰富的生物种群多样性,形成了其独特的林业生产格局。本文阐述了汉中地区林业经济现状,分析了林业结构布局、林业经济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经济发展思路,为汉中地区的林业生产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以辽宁丹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悦  翟印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830-1832
在创建集体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基础上,采取定性要素赋值、数据标准化、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等方法,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标指数。再根据收集的数据,通过改革前后均值的显著性分析以及改革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要素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和结论:①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集体林可持续经营指数改革后比改革前上升了0.0454;②林权改革对集体林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可持续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对集体林经济可持续影响最为显著,对集体林社会可持续的影响为其次,对集体林生态可持续的影响最小;③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3-2014年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面板数据,采用窗口DEA模型测算了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都具可比较性的2种技术效率指数,发现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偏低,且4家森工集团之间、森工企业之间的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若仅考虑森工企业的经济产出,其技术效率会被严重低估。进一步对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1)经营面积越小、在岗职工占比越高、非政府投资越低、第一产业产值占比越低、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越高、地区人均GDP越低时,森工企业的单属性技术效率指数越高;2)经营面积、非政府投资、第一产出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地区人均GDP 5个因素对多属性技术效率的影响方向与单属性技术效率一致,但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与地区人均GDP对多属性技术效率指数的影响不显著;3)在岗职工占比对多属性技术效率指数的影响方向与单属性技术效率指数相反。  相似文献   

16.
鉴于森林认证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中国的起步态势,建立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的囚徒困境、古诺模型及离散型贝叶斯博弈模型,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行为的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对于实施森林认证的林业企业而言,其类型应属于强类型,即在林产品贸易过程中同林产品的需求者的讨价还价占据优势地位。相对而言保持强势的价格谈判姿态有利于实施森林认证的林业企业在林产品的经营过程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总结了我国集体林业企业,国营林业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做法,分别提出集体林业企业实行“股份制加承包制”,国营林业企业实行划小核算单位,进行股份制组合,形成企业集团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8.
苏蕾  曹玉昆  陈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77-7779,7792
介绍了森林认证的现状,分析了开展森林认证对我国木地板出口企业的影响,指出了开展森林认证面临的问题,提出木地板出口企业自己建立木材原料基地、采用多种方式解决森林认证费用问题、市场调节与政策调节并举、健全我国木地板市场、保证交易规范等推动我国森林认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老山林场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山林场水源涵养林生态适应性管理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指出从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林区林业生产和非林业生产行为等方面进行管理,最后根据管理内容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3个角度和层次提出了其适应性管理的评鉴和监控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荆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099-3102
分析了可持续森林管理概念的起源、意义、全球治理及法律要求,指出可持续森林管理概念的形成、界定和衡量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涉及到概念的实施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全球治理安排非常分散,需要采取综合的全球治理方法明确森林保护权利和加强森林保护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