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灵台县马铃薯品系结构,本文以陇薯7号为对照品系,分别对定薯3号和定薯4号进行马铃薯新品系引进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灵台县推广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系。试验结果显示:定薯3号性状优良,抗性较好,大薯率及商品薯率较高,产量可达19 969.5 kg/hm2,在本地区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新品系LX2-2的选育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新品系LX2-2由西昌学院新近选育,总结了其选育经过,通过对该品系进行晚疫病抗性及病毒性退化的鉴定表明,该品系抗晚疫病、抗病毒病、生长势强、矮健,结薯十分集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采取肥促化控、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产量测产达到了46.911 t/hm2。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晚疫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于2021年4~9月进行了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的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V7、沃土5号、实验1号和雪川红4个品种产量高、晚疫病抗性强,可在张家口市一季作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照育种马铃薯新品系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60Co-γ射线辐照育种马铃薯新品系进行了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F8-02比对照品种费乌瑞它小区增产17.9kg,增产率为79.2%,产量居第1位,F8-01比对照增产5.8kg,增产率为25.7%,产量居第2位。小区产量居前两位的品系均比对照抗马铃薯晚疫病,且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宜渭源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系,2015年8月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引进马铃薯新品系15个,以陇薯6号为对照,在渭源县五竹镇开展了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2015-41和C2015-31综合性状表现优良,C2015-41产量达到36 496.05 kg/hm~2,比对照增产13.72%;C2015-31产量达到33 605.7 kg/hm~2,比对照增产4.71%,为下一步品种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系评价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引自欧美的马铃薯加工专用型品种资源,在云南马铃薯晚疫病危害较重的大春生产季节进行初步评价筛选试验,以观察其抗病性、丰产性及加工用途等性能。试验结果初步表明:SD28、SD4、SD11、SD20、SD8、SD37、SD2、SD42和SD3等9个新品系是较有高产潜力的品种类型;其中,SD28可以作为高产高淀粉含量的抗病品种类型进行试验研究或开发,其余新品系则可分别作为油炸加工、菜用鲜食或油炸薯条加工等品种类型进一步地评价筛选。  相似文献   

7.
 1997~1999年,在昆明地区对马铃薯中心提供的马铃薯群体B育种材料进行了晚疫病水平抗性遗传稳定性的田间检验。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RCBD)的方法,在当地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存在的条件下,经过3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筛选,获得了Pn-01、Pn-06等表现水平抗性遗传稳定性与优良农艺性状相结合的品系,为进—步进行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颜兴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41-142
通过对20个马铃薯参试品种的晚疫病品种抗性监测研究试验,旨在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强、产量高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会-2、威芋3号、威芋5号、冀章薯8号、威薯002、X-24、滇薯3号等7个为代表的品种抗性较强,产量较高,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BPHF101、20—4—5、合作88、BP05-003、BP06、滇黔薯6号、滇黔薯23号、20—4—9、宣薯2号等9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较弱,但产量高,可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轻的地区搭配使用。2-30和费乌瑞它2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差,但大、中薯比例高,较均匀,商品性价比高,种植时,需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预警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于大通县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并对参试地品种特征特性、产量、晚疫病抗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薯1号、互薯4号两品种产量高,薯型好,高抗晚疫病,值得全县示范推广,9-33黄皮黄肉,薯型好,抗晚疫病,互薯5号、7-74、3-5、8-76红皮黄肉与青薯9号相比晚疫病抗性差,产量低,五个品种继续进一步试验,鉴定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南二季作区马铃薯新品系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SJD2002等4个马铃薯新品系与河南主栽品种郑薯5号进行田间对比试验,从中选育出比郑薯5号更适宜河南二季作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系。结果表明:参试4个品系的块茎生物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为60~64 d,属于早熟品种,其中SJD2002、商睢mLsh-2006、商研ZPB-2007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均优于郑薯5号(CK),产量较郑薯5号增产12.5%~28.4%,可作为主栽品种替代郑薯5号。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优质并适宜于昭阳区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初步筛选一批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高世代品系,结果表明:C3、C16、C29、C31、C131都比对照会-2号增产12.55%~53.78%。其中C16、C29、C31这3个种既增产综合性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大理州小春种植的优良、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对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新选育的15个马铃薯新品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004、07.8.10、07.8.28、52#、07.22.4、15#这6个材料的综合评价较高,具有产量高、商品薯率高、高抗、优质、生育期短等优点,可作为优良品系进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8个高世代新品系进行筛选试验研究,筛选综合表现较好的烤烟新品系。[方法]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以K326为对照进行小区比较试验,对参试烤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经济学性状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4个高世代新品系(141、144、146和147)综合性状略优于对照K326。[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推荐新品系参加省区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88-14-3是当前我省选育出高维生素C,淀粉含量较高的马铃薯新品系,适宜菜粮兼用。该品系高抗病毒病,晚疫病,较抗环腐病,一般产量18525 ̄31665kg/hm^2,适应范围广,在天水市二阴,高寒阴湿地区及一般山区都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会泽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做法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从2000年以来,会泽县植保植检站把马铃薯晚疫病列入重点课题重点工作来抓,主要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品种抗病性试验、流行规律监测、各种不同种植方法试验、进行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等,最终筛选出防效好的防治药剂、最佳施药时期、喷雾次数等,并总结出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及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晚疫病,对1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接种晚疫病菌试验比较及防治药剂室内平皿测定和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坝薯10号与豫张薯5号是较抗晚疫病的品种,而中薯5号、中薯4号、紫花白851、鲁引1号、本9305-3和具夏坡帝为中抗,其余为易感晚疫病的品种。室内平皿测定灭克、安克和霜霉疫净对晚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田间药效试验安克、灭克和霜霉疫净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83%和81%。  相似文献   

17.
抗病、高产、优质是马铃薯育种的主要目标,而商品薯率高低是确定新品种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方中心")在品种选育工作中,根据西南山区气候特点,着手选育抗晚疫病和商品薯率高的品种,从1996年起,利用CIP抗晚疫病杂交组合实生种籽筛选的优系与新型栽培种轮回选择优系作亲本有性杂交,选育出抗晚疫病、适宜套种、高产稳产、优质、商品薯率高的新品种鄂马铃薯8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抗晚疫病、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本试验以CIP引进晚疫病抗性强的材料388676.1为母本,以克新23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杂种F1群体,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优良株系进行DNA鉴定.结果表明:结合植株形态、单株产量、淀粉含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评价,选育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系7和品系8.利用筛选出的2对SSR特...  相似文献   

19.
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马铃薯新品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TOPSIS法对10个马铃薯新品系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5—7—35等4个品系的a值较大,综合性状良好。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马铃薯新品系比单用产量分析更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20.
用碘量法对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提供的23个马铃薯新品系进行淀粉含量的测定,目的是在储存状况和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同一套分析鉴定方法,筛选适合淀粉加工企业专用的淀粉加工型原料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有4个新品系的淀粉含量超过20%,最高淀粉含量达到25.4%,可作为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作进一步的研究或开发。在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青睐的情况下,发展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