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多糖复合酶法提取及其脱色工艺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香菇多糖的脱色工艺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为2,酶解反应的温度55℃,pH值6.5,反应时间3 h,提取率可达16.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温度30℃、酶解液pH值4.0、脱色时间90 min,多糖损失率和脱色率分别为8.09%和71.21%.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鲤鱼皮为原料,通过蒸煮法制备明胶,选用水解度高的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明胶进行酶解,研究了D4006、D3520、X-5、AB-8四种吸附树脂对鲤鱼皮明胶水解液脱腥、脱色的效果;测定吸附后产物的蛋白损失率,并进行感官评价,筛选出树脂类型。通过测定,胰蛋白酶水解度为19.19%,中性蛋白酶为15.25%;D4006树脂对中性蛋白酶的明胶水解液脱腥、脱色的效果最佳,此时条件为树脂与酶解液之比为5g∶100ml,脱腥、脱色时间为3h,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玉米蛋白粉预处理及碱性蛋白酶水解研究的基础上,将碱性蛋白酶作用后的水解液为底物,进行了风味蛋白酶最佳降解条件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最佳条件为酶浓度(E/S)4.0%、水解时间4h、温度50℃和在pH值为7,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水解液经活性炭吸附,F寡值从3.32升到29.8。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解及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制备脱色血浆蛋白粉。比较在不同酶解、脱色条件下的脱色效果,以确定最适酶及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酶为动物蛋白水解酶,猪血浆酶解液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30min、脱色温度50℃、活性炭(粉末状)添加量2.0%。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沙果渣膳食纤维的颜色和品质,以H_2O_2溶液浓度、脱色温度、pH、脱色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吸光度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H_2O_2溶液对沙果渣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条件。由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H_2O_2浓度3%,脱色时间1.5 h,脱色温度65℃,pH为9,此时吸光度值为0.897。  相似文献   

6.
利用风味蛋白酶进行了鳕鱼蛋白水解产物脱苦的试验研究。运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水解温度,酶的添加量和pH值对鳕鱼蛋白水解液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55℃、酶的添加量3%、pH值5.5的条件下,能获得苦味低和鲜味高的脱苦产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油茶籽油用于注射的深加工工艺,对油脂碱炼和脱色工序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碱炼工艺为:超量碱量0.12%、碱液浓度10%、搅拌时间30min和碱炼温度60℃。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的油茶籽油的酸值为0.24(KOH)/(mg/g),损耗率9.65%。得出最佳脱色工艺:吸附剂用量6.0%、吸附剂种类为活性炭和白土混合物(比例为质量比1∶1)、搅拌时间35min和脱色温度80℃。对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油茶籽油的吸光度0.021,脱色损失率9.84%。  相似文献   

8.
蛋黄油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酶法提取的蛋黄油为原料,选择活性炭与活性白土为脱色剂,对蛋黄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蛋黄油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性炭与活性白土比例2∶1,脱色剂添加量5%,脱色温度70 ℃,脱色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蛋黄油的脱色率可达42%以上.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利用超声波协同树脂对香蕉果胶脱色的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试验确立了超声波协同树脂对香蕉果胶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50W、超声时间420s、果胶液温度20℃、上柱液pH值4.0、流速50mL/h,脱色率76.6%。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茶籽油脱色工艺的影响,确定了茶籽油最佳脱色条件,即在活性白土:活性炭=18:1,脱色剂用量为4.5%,脱色温度为110℃,脱色时间为20min,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茶籽油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菜籽蛋白,考察了料液比、pH值、超声功率、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pH值12.5、超声功率800W、提取温度35℃、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提取率达76.57%,提取的蛋白质纯度达72.08%。其中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超声功率的影响最小,且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5个单因素对芡实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芡实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解p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在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2 h,pH值5.0,酶添加量0.35%,酶解温度49 ℃的优化条件下,芡实蛋白平均提取率达80.38%。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鲜的牛蒡作为原料提取菊糖,采用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研究了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加酶量、pH值、固液比、酶作用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牛蒡菊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在加酶量10%、固液比1:15(m/V)、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为50℃和pH值8的条件下菊糖提取率最高,为64.45%。然后采用D202、966、D208、D205、D309和XDA-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牛蒡菊糖的脱色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966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为93.65%,菊糖保留率为57.72%。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优化碱性蛋白酶提取棉籽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冲  王承明 《农业机械》2011,(14):68-71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棉籽蛋白提取工艺。以棉籽蛋白提取率为优化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定加酶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4个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以及岭嵴分析得到了优化组合条件。最佳工艺条件是:液料比10:1、加酶量1.8%、提取温度65.2℃、提取时间3.7h、提取pH值10.1,此时棉籽蛋白提取率为62.5%。  相似文献   

15.
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因素对菠萝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影响菠萝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影响因素顺次为酶浓度、温度、底物浓度和pH值。最佳参数组合是酶浓度为6%、温度为65℃、底物浓度为5%和pH值为8.0。在此条件下,菠萝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在30min内可以达到8.18%。  相似文献   

16.
以野生蒲公英为材料,研究提取蒲公英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考虑加热温度、pH值、料液比和加热时间等单因素对叶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pH值为9、温度为40℃、料液比为1:25、时间为1h的提取条件下,蒲公英叶蛋白可溶性蛋白提取率可达84.1%。该研究确定了蒲公英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蒲公英天然叶蛋白生产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醇洗花生浓缩蛋白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pH值、料液比、温度及改性时间对花生浓缩蛋白氮溶解指数(NSI)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9.0、加热7min、温度75℃、料液比1:11。在此条件下得到水浴加热改性的花生浓缩蛋白的NSI值为72.33%。  相似文献   

18.
猪骨蛋白的风味蛋白酶酶解工艺及其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猪骨蛋白风味蛋白酶水解度为目标值,以酶解时间、pH值和酶解温度为因素的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拟合较好。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计算,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2h、pH值7和酶解温度48.5℃。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水解度为20.08%,与理论值20.03%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猪骨蛋白的水解度;当浓度75~375μg/mL和120~600μg/mL的范围内,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14.95%~33.18%和21.74%~81.42%,且清除效果与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油葵饼粕中提取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粕液比、pH值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的蛋白质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油葵饼粕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5、温度40℃、粕液比1:15和乙醇浓度95%,在此条件下油葵饼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到12.86%。  相似文献   

20.
武莹浣 《农业机械》2012,(12):53-55
中性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利用微波法缩短水解时间,测定酶解液中氨基氮的含量判断酶解效率。通过单因素和优化酶解条件正交试验,分析酶用量、pH值、底物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解的影响,筛选出中性蛋白酶的最适酶解条件:在温度50℃、pH值7.0、酶用量12%、底物浓度5%和酶解时间20min,氨基氮含量为42.98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