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酱油渣毛油为原料,采用先甘油预酯化反应后醇解反应的工艺生产生物柴油。结果表明:酸值25.7(KOH)/(mg/g)的酱油渣毛油,在较优的反应条件下,经过甘油预酯化反应,酸值能降到1(KOH)/(mg/g)以下,而且不涉及常规的预酯化反应所需要的大量甲醇,避免了耗能的甲醇回收和精制的过程,而且反应可以利用粗甘油,降低了生产成本;自制的固体酸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的重复利用3批次;高酸值的酱油渣油经过甘油预酯化反应以后,可以有效的、快速的转化为脂肪酸甲酯。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光皮树油在磷酸-乙醇作用下的脱胶、脱酸效果,酸值由23.18(KOH)/(mg/g)降到0.35(KOH)/(mg/g),磷脂含量由0.110%降至0.012%。在自制的K2CO3负载于ZrO2固体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单因素分析,精炼的光皮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n(甲醇):n(光皮树油)=6: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光皮树油与甲醇发生了酯交换反应,所得产物为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油茶籽油用于注射的深加工工艺,对油脂碱炼和脱色工序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碱炼工艺为:超量碱量0.12%、碱液浓度10%、搅拌时间30min和碱炼温度60℃。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的油茶籽油的酸值为0.24(KOH)/(mg/g),损耗率9.65%。得出最佳脱色工艺:吸附剂用量6.0%、吸附剂种类为活性炭和白土混合物(比例为质量比1∶1)、搅拌时间35min和脱色温度80℃。对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油茶籽油的吸光度0.021,脱色损失率9.84%。  相似文献   

4.
按照GB/T14488.1-2008《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和GB/T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的测定》,对大豆粗脂肪酸值进行测定,对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量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当大豆粗脂肪酸值为1.1(KOH)/(mg/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2(KOH)/(mg/g)(K=2)。  相似文献   

5.
高酸值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高酸值米糠油酯化脱酸进行了研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脱酸条件.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米糠油酯化脱酸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质量分数1.1%、甘油添加量0.42 mg、温度56.4℃、反应时间23.2 h.实际测得脱酸后米糠油酸值(KOH)由56 mg/g降为5.04 mg/g,游离脂肪酸酯化率达到9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预酯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沟油和丙三醇为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脂肪酸与丙三醇的反应,以降低原料油的酸值。探讨以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预酯化的动力学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摩尔比对原料酸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应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8h和丙三醇与地沟油的摩尔比4:1,在此条件下地沟油的酸值为1.4(KOH)/(mg/g),游离脂肪酸转化率为98.1%。同时也提出了地沟油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且根据试验数据得到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酯化反应的活化能为67.194kJ/mol,指数前因子为5.67×103L/(kmol.h)。  相似文献   

7.
本文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和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89s和微波功率298W,此时瓜蒌籽油得率为53.38%;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瓜蒌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831,折光指数为1.467,皂化值为193.44(KOH)/(mg/g),酸值为0.436(KOH)/(mg/g),过氧化值为0.768mmol/kg。  相似文献   

8.
周延智  谢茹 《农业机械》2012,(33):64-66
利用酸碱指示剂在稻谷提取液中所显色的差别,通过肉眼快速定性稻谷的脂肪酸值。研究了稻谷提取液罗维朋色泽、溶液pH值及脂肪酸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敏感地鉴别稻谷脂肪酸值高低,尤其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脂肪酸值是否低于21(KOH)/(mg/100g)及脂肪酸值是否高于30(KOH)/(mg/100g)。  相似文献   

9.
魏贞伟 《农业机械》2012,(15):42-43
脱色后的废白土采用直接蒸汽蒸烘15~20min,水分控制18%~20%,经过压榨后,回收率在55%~59%。压榨油酸值0.93(KOH)/(mg/g),过氧化值0.02mmol/kg,色泽深棕色,水分及挥发物0.93%。由于油脂颜色深,质量差,可用于生产酸化油或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分别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和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CO2流量18L/h、原料粒径范围20~40目,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和萃取时间240min;超临界CO2萃取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5MPa、萃取温度53℃和萃取时间2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分别为87.7%和95.3%,脱皮白芝麻油色泽Y12.1、R0.5,酸值<0.6(KOH)/(mg/g),过氧化值2.7mmol/kg均优于黑芝麻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芝麻毛油品质明显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取油。  相似文献   

11.
餐厨废油脂肪酸固体酸催化气相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高酸值油料更加高效、绿色的生物柴油制备,以餐厨废油水解后脂肪酸为原料,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体酸催化剂,在气相反应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效果的综合影响,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质量分数15%,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105℃。在此条件下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制备的生物柴油酸值(以KOH计)仅为0.64 mg/g,酯化率可达99.65%,产品达到GB/T 20828—2007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建议对现行稻米油国家标准(GB19112-2003)进行必要的修改,主要包括放宽对稻米原油酸值的要求,将现行标准规定的≤4(KOH)/(mg/g)放宽到≤30~35(KOH)/(mg/g),减少成品稻米油等级,可将现行的4个等级减少到2个,去除现行标准中对一级成品稻米油不必要的过高要求,增加对成品稻米油含蜡量的要求,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稻米油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以液体石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混合致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磺化后得到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SEM/EDS、BET、IR等手段对其形貌、磺化程度进行表征,并通过酸值为63.0 mg/g(以KOH计)煎炸油的酯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磺酸根基团成功接到PS分子链上;在聚合条件为360 r/min、1.0%分散剂、1.0%引发剂、75℃保温4 h、升温至85℃保温6 h时,混合致孔剂的最佳添加量为40.0%液体石蜡、5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磺化条件为二氯乙烷1.0 m L/g、硫酸5.0 m L/g、70℃磺化1 h后升温至80~85℃磺化3 h时的最佳溶胀时间为1 h、硫酸体积分数98%,得到阳离子交换树脂W2的最大交换容量为5.2 mmol/g;在40.0%甲醇、10.0%W2、70℃搅拌下酯化反应1.5 h,W2的破碎率仅10.0%,FFA转化率达到86.8%,优于市售阳离子交换树脂PC101,且可重复使用5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植物甾醇为原料,建立植物甾醇羟基值的测定方法,探讨了称样量、反应时间、温度及正丁醇的用量等因素对植物甾醇羟基值测定的影响,并做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甾醇称样量1.70g,吡啶-乙酸酐5mL/g(植物甾醇),吡啶与乙酸酐的体积比为3∶1,反应时间50min,温度80℃,正丁醇5mL,测得的植物甾醇的羟基值稳定在125~130(KOH)/(mg/g),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以大豆油为原料,研究在KOH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甲醇与菜籽油的摩尔比等操作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加入量为油脂质量的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最高转化率为96.87%。  相似文献   

16.
以石榴皮为原料,以水为溶剂,恒温振荡提取多酚,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了最适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min、液固比为10、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率可达到222.47mg/g。  相似文献   

17.
吴琼  代永刚  陈星 《农业机械》2011,(11):87-90
本研究采用醇碱皂化法从大豆油脚中提取辅酶Q10,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焦性没食子酸添加量8%、皂化时间50min、皂化温度70℃、NaOH浓度0.2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辅酶Q10的提取含量为294g/g。本研究证明此方法提取大豆油脚中的辅酶Q10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获取氧化钙催化小桐子油裂化制备燃料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以产率和酸值为试验指标,以反应温度、催化剂粒径和质量空速为试验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平衡分析,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490 ℃,催化剂粒径2.5~5 mm,质量空速为1.56 h-1,在此条件下液态烃类的产率可达64.38%,产物酸值为1.3 mgKOH/g。氧化钙作为催化剂得到的液体产物酸值较低,其主要成分为烯烃、烷烃和醇类,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合酶法提取蓝靛果色素,考察了混合酶用量、pH值、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单因素的试验,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混合酶法提取蓝靛果色素的条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4.0、酶解时间50min、酶解温度40℃、混合酶用量7mg/g,色素提取量为63.24mg/g。  相似文献   

20.
以黑色糙米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酶解法提取糙米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酶添加量6%、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350 W、超声温度55℃,此条件下糙米多酚提取量为5.301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