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蟹种的越冬技术1.越冬前的准备。①强化投喂:在蟹种进入越冬休眠期前,应强化投喂,让蟹种积累一定能量,以供休眠期的消耗。投喂多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畜禽血、鱼粉、昆虫幼体、浮游动物、蚯蚓等,也可投喂添加动物性饵料的人工配合饵  相似文献   

2.
不同开口饵料对丁[鱼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抖对丁<鱼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经过21d的试验.投喂水蚯蚓 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高,而投喂蛋黄 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低.丁<鱼岁>仔鱼的最适饵料是水蚯蚓 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3.
吴凡 《农家致富》2004,(24):42-43
强化投喂 在蟹种进入越冬休眠期间,应强化投喂,让蟹种积累一定能量,以供其休眠期的消耗。投喂多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鱼粉、昆虫幼体、浮游动物、丝蚯蚓等,也可投喂添加了动物性饵料的人工配合饵料。要尽量延长投喂期,不能因整体摄食量下降而过早停喂。  相似文献   

4.
不同开口饵料对中华鲟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人工孵化的同亲本中华鲟仔鱼苗,用不同的饵料饲养25 d,研究中华鲟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及对仔鱼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配合饲料作为开口饵料时,中华鲟仔鱼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水蚯蚓和丰年虫试验组;单用丰年虫投喂的试验组成活率最高(87.00%),但生长较慢;单用水蚯蚓投喂的试验组生长速度比丰年虫快,但成活率仅为78.33%.用丰年虫 水蚯蚓投喂的试验组生长和成活率都较好;中华鲟仔鱼最合适的开口饵料为丰年虫.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料对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经过21d的试验,投喂水蚯蚓+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高,而投喂蛋黄+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低。丁仔鱼的最适饵料是水蚯蚓+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殖黄鳝是城乡人民的一条致富门路,增大密度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25克左右的幼鳝60尾。密养黄鳝的高产饲养管理如下: 一、合理投喂饲料。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小杂鱼、小虾、蚯蚓、螺、蚌(切碎)、蝇蛆以及切碎的动物内脏等,其中以蚯蚓为最好。每7—8克可增肉1克。6—8月还可在池上点灯诱引各种虫蛾入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不同饵料对大口鲇鱼苗生长速度的影响,采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饵料的投喂试验.结果:孵化出5d的鱼苗以喂水蚤较好;鱼苗达到3~5cm后,分别投喂鱼浆和水蚯蚓,以投喂水蚯蚓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一、饲料品种要固定.鳖的饲料以小鱼、小虾、蚯蚓、蝇蛆、动物内脏、熟动物血、蚕蛹、蚌肉等动物饲料为主,也可喂些熟麦粒、饼类、瓜类等植物饲料.鳖习惯某种饲料后,若变更新的饲饵,须逐步改变,使鳖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免采食减少、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9.
人工养殖黄鳝,增大密度是提高饲养效益的重要措施,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5克左右的幼鳝60尾。密养黄鳝的高产饲养管理要求如下: 一、合理投喂饲料。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小杂鱼、小虾、蚯蚓、螺、蚌(切碎)、蝇蛆、及切碎的动物内脏等,其中以蚯蚓最好,每7~8克蚯蚓可增肉1克。6~8月还可在池上点灯引诱各种虫蛾入池让鳝鱼食用。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兼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芽、麸皮、豆饼、豆渣、米饭、蒿草根、豆渣、菜叶及经过发酵的瓜果皮等。为了将黄鳝由肉食性逐  相似文献   

10.
将杂交鲶分为夏花阶段、鱼种阶段和成鱼3个阶段进行养殖,每个阶段投喂不同的饵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蚯蚓是杂交鲶苗种阶段最好的饵料,其成活率高,体质强,增重快;其次为小鱼虾。杂交鲶鱼种长到7 cm后,可以对其进行转食驯化,一般经过10 d左右驯食,杂交鲶可以投食人工配合饲料,但其培育效果差于纯动物性饵料培育。用小鱼虾投喂养殖杂交鲶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等都明显高于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养殖,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黄鳝能够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在大规模(1000平方米以上)、高密度(投苗量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养殖时,投喂这类饵料,就有明显的弊病,如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等。因此,进行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人工驯养,使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国内已有黄鳝灶生产专用饲料,具有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驯养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下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Logistic曲线和蜕壳规律,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结果表明,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大豆、玉米等)的综合饵料系数分别为4.5、1.0、0.6.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可以做好全年饵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可得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红线虫、蚯蚓、玉米面对月鳢幼鱼进行120d的生长试验。通过对增重率和成活率变化,探讨4种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可影响月鳢幼鱼生长,投喂人工配合饲的试验组月鳢幼苗长势最好,增重率为1024.00%;其次依序为蚯蚓、红线虫。投喂玉米面的试验组最低,增重率为-6.00%。除投喂玉米面的月鳢幼苗成活率为15.28%,其他组均为100%。对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幼鱼的体重与日龄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模型是:H=0.518D~(0.5593),全长与日龄的相关关系:L=0.519D~(0.5588),体重与全长的相关式:H=0.019L2.7856。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养殖,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黄鳝能够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在大规模 (1000平方米以上 )高密度 (投苗量在 1公斤 /平方米以上 )养殖时,投喂这类饵料,就有明显的弊病,如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等。因此,进行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人工驯养,使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国内已有黄鳝专用饲料,具有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野生黄鳝苗人工驯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驯养前的准备工作   河蚌。收购鲜活河蚌置于池塘暂养贮存。   黄鳝专…  相似文献   

15.
3.饲喂 一般在鳝种放养后的3天内不投喂,让其适应环境,从第3天傍晚前开始驯食,用60%~70%的鲜饵浆,如新鲜鱼浆,加30%~40%的配合饲料拌和均匀后放置30分钟,按黄鳝体重1%投喂于网箱内的食台上,一般经7天左右驯化黄鳝能正常摄食。正常摄食后,逐渐将投喂时间前移,直至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17时分两次投喂,并逐步减少鲜饵浆的比例,相应增加配合饲料比例,最后使两种料的比例达到4:6或3:7,投喂量增加到黄鳝体重的3%~4%。  相似文献   

16.
一、单养 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进排水方便、面积2--3亩、水深1~2米的池塘,安装好进排水棚栏及护网.对池塘进行清淤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后.每亩放养长3厘米左右的黄颡鱼种2500--3000尾.也可搭放体长12厘米的花白鲢100--200尾。放养后,投喂新鲜的蚯蚓、蚌肉、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6%。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鲟鱼仔鱼的养殖成活率,挑选适宜的开口饵料,以水蚯蚓、配合饲料、水蚯蚓+配合饲料(混合饲料)为开口饵料,分别投喂5日龄杂交鲟仔鱼28d,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杂交鲟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水蚯蚓28d后,杂交鲟仔鱼体重为(0.52±0.15)g,体长为(5.81±0.25)cm,比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饲料组分别提高16.0%、52.94%和92.38%、40%;成活率以投喂水蚯蚓的最高,为73%,比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组提高19百分点和33百分点。天然饵料水蚯蚓作为鲟鱼仔鱼开口饲料更具有适口性,其饲喂仔鱼的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合作杂交鲟仔鱼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8.
蚯蚓低成本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成本规模化养殖蚯蚓技术体系的精髓是三群(产卵群、孵化群、生长群)分养、鲜料直接投喂、无动力调控养殖小气候、高密度饲养、快速采收等。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6,(9)
正黄鳝属底栖鱼类,适应性强,耐低氧,多栖息于稻田、池塘、沟渠、湖泊的底层泥土中,昼伏夜出,夜间活动觅食。自然水域中主要摄食鲜活水陆生昆虫及幼虫,或捕食蝌蚪、幼蛙、小鱼、小虾及贝类。人工饲养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颗粒饲料。黄鳝贪食,在夏季活动频繁时,日食量可占体重的15%左右,且较耐饥饿,当饵料缺乏时,黄鳝会同类残食。近年来,不少地方采用新型人工制作网箱养  相似文献   

20.
为防鳝病,可在饲料中定期加一些保肝宁、利骨散、复合维生素之类的药品.6月~9月是黄鳝生长旺季,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一般为黄鳝总体重的5%~8%(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配合饲料为黄鳝体重的2%~4%(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要减少投喂量.残饵要隔天清理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