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留 《农村电工》1999,(5):15-15
1 10kV线路改造 从目前我市10kV线路现状看,可将10kV线路分为主干线、分干线、大分支线和单台配变小分支线四种类型。由于近几年的不断改造,10kV主干线线径多在70mm~2以上。从目前各条线路带的负荷看,多数在1000kW以下。农村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在3000h以下,按经济电流1.65A/mm~2计算,LGJ-70导线可输送2025kW负荷,目前还处在经济运行状态。若考虑5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产生"低电压"现象的原因造成10 kV配电线路末端"低电压"主要原因是电源点分散、线路长、供电半径大、线路主干线径细、所带负荷大等。造成配电变压器"低电压"主要是配电变压器处于超出10 kV线路供电半径的末端,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过长、线径普遍过细,超负荷运行;配变无功补偿能力不足,造成功率因数低,致使部分用户端电压偏低。  相似文献   

3.
<正>国网辽宁沈阳市沈北新区供电公司本着"建设规划适度超前、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工艺水平标准规范、工程质量安全可靠"的建设要求,以精品优质示范台区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典型设计和标准化工艺要求,全面提高农网工程建设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结合我地实际做法谈点经验,供参考。1设备选型(1)10 kV架空线路部分。架空线路导线型号的选择满足负荷自然增长和用户负荷接入的需求,主干线选定JKLYJ-240绝缘导线,对有可能发展成主干线或  相似文献   

4.
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双层保护层的绝缘导线。具有良好的防潮、耐酸和防腐蚀等性能。室内电气布线中常采用双芯和三芯的塑料护套线,最大标称截面为10mm2。常用的线芯截面有1.5、2.5和 4mm2等几种规格。1 护套线配线的施工步骤塑料护套线大部分用来直敷明设,一般用钢精扎头固定。其施工步骤如下。(1)划线:用粉线袋按导线敷设线径弹出水平或垂直施工基准线,同时标出所有线路装置和用电器具的安装位置;(2)固定钢精扎头;(3)放线;(4)敷设导线;(5)安装各种用电装置和线路装置;(6)检查线路的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10 k V配电网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直接输送电能为用户供电,其运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农村居民用电负荷的增大,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电网投资,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如何在电网改造中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10 k V配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至关重要。1 10 k V农村配电网现状分析(1)部分线路运行时间长,供电半径长、线径小、老化严重,耐久性和机械强度不能满足要求。(2)线路路径规划和导线截面积选择不合理、近电远送、电网接线复杂,10 k V配电线路迂回供电,线路  相似文献   

6.
1 存在问题我们抽取了同一座 35kV吕良变电所供出的两条路时考虑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 0 5km ,高压深入负荷中心或地理中心 ,进一步加大 10kV线路投入比例 ,改表 1 两条线路的基本情况线路名称 线路长度 (km)供电半径月供电量(万kW·h)理论线损1- 5月份统计结果10kV线路线损率综合配变率0 4kV线损综合线损10kV吕良线 2 5 810 4 5 6 5 9 12 995 72 10 84 11 3210kV孙集线 4 2 315 2 5 8 4 11 85 0 6 6 0 314 82 16 7610kV线路— 10kV吕良线和 10kV孙集线作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情况见表 1。从表 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吕良线和…  相似文献   

7.
1我省农网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在初建时缺乏统一和长远的规划,变电所布点较少,供电半径较大,高能耗设备较多;变电设备运行年代已久,设备陈旧,绝缘老化,供电能力低;网架基础薄弱,没有形成110 kV主网架,也未能构成35 kV环网,多数是辐射状供电的单电源,运行方式单一;线路分支多,走径不合理,两线一地线路、迂回线、卡脖线较多;导线截面小,线损率高,电能质量差.  相似文献   

8.
1农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农村电网是从60、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网多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配电线路线径较细,10kV导线截面一般为35~70mm2,一部分支线截面为25mm2。线路经长期运行,普遍存在老化严重的问题。二是线路迂回供电多。由于用电村受资金限制,上电时间不一致,线路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迂回供电。三是同一乡镇供电线路布局不合理,交叉跨越多。由于前些年电力紧张,为确保乡镇驻地用电,不少乡镇专设乡镇供电线路。与周围农村供电线路重复架设,形成交叉跨越多的现状。四是配变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较为…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气化》1997,(4):9-10
1电网结构电网建设和改造要注重总体布局和电网结构的优化,尽量增加变电站布点,逐步实现“一乡(镇)一站”;负荷大的地区可以一乡(镇)两站。66kV输电线路供电半径应在50~70km,导线截面可按10年以上负荷考虑,以降低损失,减少重复投资。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应在12~15km以内,负荷密较大的发达地区应实行环网供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经济运行水平。农村低压电网建设和改造要实行高压深人,以减少低压线路长度,降低损失,减轻农民负担。2两线—地线路目前全省两线一地线路2.1万km,占配电线路总数的25%。其主要问题是干扰通讯…  相似文献   

10.
<正>10 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长、导线线径细、用电负荷分散、遍布在广大农村,所处路径地形复杂,受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故障频发。仅2015年,国网辽宁喀左县供电公司10 kV线路就发生故障247次,其中雷暴原因81次、树害原因44次,落异物原因37次,外力破坏原因28次,设备本体原因16次,大风原因10次,鸟害原因9次,粘雪原因7次,不明原因15次。10 kV线路故障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1选题理由国网沁县供电公司2016年城网供电可靠率为99.90%,离省公司同业对标A区段指标为99.94%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导致城网供电可靠率低的主要原因为10 kV线路平均故障停电时间长,因此QC小组将"减少10 kV线路故障停电时间"确定为QC课题。2现状调查对2015年长治地区各县10 kV线路故障平均停电时间进行了调查,发现公司10 kV线路故障平均停电时间处  相似文献   

12.
<正>1基本情况四川省广元供电公司下属9个县级供电企业,农村供电所76个,2011年,全公司农村供电所低压综合线损率11.01%,经过一年整改,2012年线损率降至10.5%。2农村供电所线损形成因素分析2.1技术线损原因分析2.1.1农村配网发展相对滞后广元供电公司农网10 kV线路供电半径平均值23.2 km,个别特殊偏远地区甚至达到30 km以上。此外,近年来农村用电负荷急剧攀升,造成局部农网线路、设备过负荷运行、非经济运行。2.1.2农网设备陈旧老化农网存在线路线径不足,裸导线、破股线、退股线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所在的电力公司地处四川西南一偏远县城,10 kV以下的配电架空导线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近年在配电线路上发生了几起因电压升高造成居民家用电器损坏的事故,笔者现就发生此类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谈点浅见,供农电朋友参考。1造成配电线路电压升高的原因(1)高电压等级线路对低电压等级线路放电或因各种原因接触低压线路,造成配电线路电压升高遂致居民家用电器损坏。如35 kV线路跨越10 kV线路、10 kV线路跨越380 V线路,因电流过大或环境温度过高,导线弧垂增大,造成线间放电或接触。  相似文献   

14.
王莉  赵伟 《农村电气化》2013,(12):44-44
现有的10kV导线普遍采用185、240mm2绝缘导线,线径粗、重量大,185mm2绝缘导线重量约为867kg/km,240mm2绝缘导线重量约为1120kg/km。使用横担长度一般有1.9m和2.7m两种规格,导线施放完毕后,需要工作人员用肩扛导线的方法把导线放自线滑转移至绝缘子顶端,然后再进行绑扎。随着导线重量加大,横担长度加长,人员杆上操作难度加大,危险系数增加。由于人员体力有限,多数情况下需两人共同操作才可完成此项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延长了工期。  相似文献   

15.
刘仁洪 《农村电工》2006,14(4):30-31
2005年6月20日,一场罕见的雷电袭击了我局供电区,造成19条馈线的柱上断路器跳闸,导线断线5条次,配电变压器损坏5台(一次绕组层间、匝间绝缘击穿),线路绝缘子击穿40只。1雷击事故的原因1.1绝缘导线本身存在的弊端。近几年的城网改造,城镇10kV配电线路基本上都换成了架空绝缘导线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论述了新农村电气化示范村——九堡村的选择、规划、改造情况、改造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点阐述了10kV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的改造,智能箱变的选择,机井配变的改造,低压线路的改造,接户线、进户线及配电装置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1 农电企业技术降损的潜力(1) 高耗能设备带来了严重的电力浪费。在 70年代我县有 18座变电所 ,共有 30台主变 ,都是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大多是高能耗 ,用户大量使用 J(JD)系列高耗能电动机 ,占设备总容量的 75%。(2 ) 电网结构不合理。变电所布局当时受资金限制不尽完善 ,其中有一条 35k V送电线路超 50 km,低压 0 .5km线路占 36 .8%。(3) 导线截面小 ,L J-2 5mm2 .35mm2 导线少数采用LGJ- 16 mm2 .2 5mm2导线。低压线路中 8# 铁线和 LJ-16 mm2 导线占 50 % ,线径达到经济运行要求的占 55%。(4 ) 用电计量装置有待改造。电能表…  相似文献   

18.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1)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不匹配等。(2) 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早期农村架设的10kV线路的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损耗较为严重,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则表现的尤为突出。(3)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农闲季节时,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  相似文献   

19.
张培  贾元元 《农村电工》2011,19(11):29-30
1深州城区供电可靠性现状截至2010年,河北省深州市城区(市区供电所)共有10kV公用配电线路14条,架空线路长度27.05km(其中绝缘导线5.43km),电缆线路长度6.88km,城区10kV线路电缆化率为20.3%,城区10kV导线绝缘化率为36.3%,10kV配电线路平均长度2.4km。城区共  相似文献   

20.
1临湘电网6~10kV无功分析临湘农网目前共有6~10kV配电线路31条,1016km,配电变压器956台,103490kVA。除6条用户专屏专线外,其余25条均属公用线路。该25条线路广泛采用树干多分支单向辐射供电方式。绝大部分公用线路的特点是:负荷率低,季节性波动大,供电半径长,功率因数偏低,导线主干分支线径偏小,线路损耗高,末端电压质量差。长期以来,由于配网无功补偿只限于大用户及周okw以上力率考核户,对大多数用户、农业负荷没有严格执行力率考核及无功补偿的要求,同时农网在自身发展中没有无功容量投入,致使目前农网的力率较低。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