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结合6-311G(d,p)基组和自洽反应场(SCRG)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对1,7-二氧杂螺[5.5]十一烷的异头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7-二氧杂螺[5.5]十一烷的3种异构体中,A表现为双异头效应,B表现为单异头效应,C没有明显的异头效应.在气相条件下,A和B的异头效应能分别为36.0和19.7 kJ/mol.在水溶液中,A和B的异头效应能分别为26.4和14.0 kJ/mol.溶剂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越大,A和B的异头效应能越大. 相似文献
2.
3.
报道了锰卟啉系列化合物被PhIO氧化开环的反应动力学和取代基效应对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锰卟啉被PhIO氧化反应在动力学上为一级反应,且反应动力学常数k与取代基特性常数σ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H与C2H5Br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B3LYP/6-31G*,UB3LYP/6-311+G(2df,2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UB3LYP/6-31G*水平上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UCCSD(T)/6-311+G(2d,2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量计算,并确定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主要产物为CH2CH2Br和H2O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和高级电子相关耦合簇CCSD(T)/6-311G++(d,p)方法研究了SiH3与NO在单重态势能面上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的各驻点的几何构型,用内禀反应坐标(IRC)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找到以下反应路径R→IM01→TS01→P1(HSiNO+H2);R→IM01→TS02→IM02→TS03→IM04→TS06→P2(HSiN+H2O),产物P2经过1-2位氢迁移转化为最稳定的产物P3(HNSi+H2O);R→IM01→TS11→IM06→TS16→IM10→TS17→P4(HSiON+H2);R→IM01→TS11→IM06→TS18→P5(H2SiONH);R→IM01→TS11→IM06→TS19→P6(HSiONH2)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和高级电子相关耦合簇CCSD(T)/6-311G++(d,p)方法研究了SiH3与NO在单重态势能面上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的各驻点的几何构型,用内禀反应坐标(IRC)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找到以下反应路径R→IM01→TS01→P1(HSiNO+H2); R→IM01→TS02→IM02→TS03→IM04→TS06→P2(HSiN+H2O),产物P2经过1-2位氢迁移转化为最稳定的产物P3(HNSi+H2O); R→IM01→TS11→IM06→TS16→IM10→TS17→P4(HSiON+H2); R→IM01→TS11→IM06→TS18→P5(H2SiONH); R→IM01→TS11→IM06→TS19→P6(HSiONH2)等. 相似文献
7.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H与C2H5Br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B3LYP/6-31G*,UB3LYP/6-311+G(2df,2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UB3LYP/6-31G*水平上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UCCSD(T)/6-311+G(2d,2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量计算,并确定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主要产物为CH2CH2Br和H2O.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具有良好相关性和稳定性的取代芳烃对大型蚤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方法]采用Gaussian03程序包中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计算取代芳烃的部分结构参数和毒性参数。[结果]-lgEC50的回归方程为-lgEC50=4.496+1.5×10-2MM+9.958×EHOMO+0.677×ΔQR;方程中各自变量的变异膨胀因子(VIF)分别为:1.508、1.364和1.157。取代芳烃对大型蚤急性毒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分子量MM、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和苯环上净电荷增量ΔQR,且这3个结构参数与-lgEC50正相关,其标准系数分别为0.986、0.289和0.175。分子量越大,分子总能量(能量为负值)越低,化合物越稳定,毒性越大;分子量越大,lgP越大,化合物的脂溶性越大,毒性越大。[结论]该试验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很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毛竹林分密度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本文研究了福建毛竹最适宜区,一般经营不钩梢的竹林立竹密度对毛竹林平均胸径、竹高、枝下高、单株杆重,重量蓄积以及新竹产量等所产生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立竹密度与上述竹林结构因子存在非线性函数关系。在一般经营管理条件下,立竹密度2700~3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11.
6种药剂防治3代三化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更好地为防治水稻三化螟的危害提供指导。[方法]在水稻破口期,以不同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的6种市售药剂进行防治3代三化螟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一次用药效果较差,以破口期两次用药,防效最好。第一次用50%赛利EC 100 ml,第二次20%强杀螟EC 80 ml组合防治效果最好,白穗率为0.87%,相对防效为96.51%;第一次20%三唑磷EC 150 ml,第二次20%强杀螟EC 80 ml白穗率为0.94%,相对防效为96.24%。[结论]50%赛利、20%三唑磷、20%强杀螟是防治三化螟的高效药剂,杀虫双不能作为防治三化螟的主体药剂。以破口期为标准来指导防治较为恰当,只有破口期两次用药,才能达到控制3代三化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分别用25%阿密西达SC、2%菌克毒克AS、4%农抗120AS防治平贝母锈病,与化学农药粉锈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阿密西达防效为90.1%;菌克毒克防效为88.1%;农抗120防效为85.2%,粉锈宁防效为74.7%.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比化学农药提高10.5-15.7个百分点,与对照比较均达到差异显著、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聚吡啶PPY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对聚吡啶分子PPY进行计算,找出了结构稳定性与电子性质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能带结构与态密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明确了各种试验药剂对苹果主要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昆虫的安全性,筛选出高毒农药替代产品,为安全、合理使用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一定理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几种不同药剂田间防治斜纹夜蛾的效果。[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5%锐劲特2000倍液,虫瘟一号2000倍液,10%除尽2000倍液,20%米满2000倍液,4.5%菜蛾速杀2000倍液,1%威克达2000倍液,清水对照。施药时间为7:00~8:00。每小区施药前定点调查20棵卷心菜,调查斜纹夜蛾药前虫口基数,药后24、48、72h分别调查各区各点残留虫量,计算出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结果]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菜蛾速杀和威克达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且见效快,药后24h的防效分别达97.5%和85.0%,药后72h的防效均达100%。[结论]菜蛾速杀和威克达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不同温度(25、30和35℃)对拟环纹豹蛛的捕食功能及寻找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环纹豹蛛对褐飞虱的捕食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模型,其中在30℃下,拟环纹豹蛛对褐飞虱的控制效果最好,雌、雄成蛛对褐飞虱的捕食上限分别为100头和166.67头。在不同温度下捕食量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龄期拟环纹豹蛛随着褐飞虱密度增加寻找效应呈下降趋势。3龄、5龄幼蛛随着猎物的增多搜寻效应值呈急剧下降趋势,而雌、雄成蛛下降相对平缓。研究表明,雌雄成蛛的寻找效应比幼株的搜寻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市场上可同时控制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不同药剂的防效,并检验其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选用适宜的药剂提供参考。[方法]以清水为对照,进行了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等5种药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秧田灰飞虱成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灰飞虱大发生年份,秧田第4次药后7 d防效均在75.00%以上;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也较好,大多在70.00%以上。[结论]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平板培养基质中杀虫剂含量敌敌畏420~3200ppm、三氯除虫菊酯63~500ppm、辛硫磷200~1000ppm、氧化乐果160~1600ppm、菊乐合酯100~1000ppm、甲氧DDT100~1000ppm对平菇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平菇菌丝对三氯除虫菊酯最为敏感,250~500ppm为致死剂量。氧化乐果160ppm抑制性最弱。药剂拌料生料发菌试验结果表明:敌敌畏400ppm、800ppm、氧化乐果200ppm、菊东合酯125ppm和甲氧DDT125ppm及250ppm水溶液拌料,对平菇发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其中甲氧DDT125ppm溶液拌料有利于平菇菌丝在生料中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在生料栽培中一些杀虫剂低剂量拌种防治害虫是可以考虑的,但高剂量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